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學生法律修養提高路徑舉措探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法律修養提高路徑舉措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學生法律修養提高路徑舉措探究

      本文作者:王永堅作者單位:德州學院社科部

      當前在校大學生法律素養現狀

      (一)具有強烈的提升欲求,但感覺無從下手。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對法律感興趣、想通過學習提高自己法律儲備的占到被調查學生的96.3%,但是有相當學生認為單純依靠《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教材中的簡介性內容,很難達到他們的心理預期。學生從自身素質提高,亦或是就業、創業的需要出發,認為學法懂法確有必要,特別是非法律專業的學生興趣更濃厚一些。在這一學生群體中感覺法律難學的更多一些,通過與他們交談,發現他們居多僅僅是停留在法條字面的閱讀上,很難深入到其中的權利義務配置的平衡感這一層面,更鮮有溯及到內在的法理,總體感覺是無從下手、不入門。短短兩章法律內容的設置(第七、八章),學生們感覺對法律知識很難掌握系統,更難說獲得一種非常熟稔的感覺,仍停留在被普法的層次上,教材在內容和時間的分配上和學生的主觀欲求存在著較大反差。

      (二)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相關法律屬性識別判斷能力較差。經由了中學教育的一年級大學生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儲備,再通過大學第一學期的相關法律知識學習,90%的學生都能對我國的憲法、民法、刑法和勞動法等實體法法條有一定的閱讀和了解,但是一旦遇到具體的法律關系,需要其加以梳理、應對時,又明顯暴露出力不從心和功底不足,往往對相關法律關系的識別判斷較差。例如工傷和第三人致害重疊時的相容性競合關系、一般侵權和違約的不相容競合關系、一般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界分,這些現象大多反映出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定向的、有針對性的和真正實務性的案例教學鏈接、剖析,理論和實踐呈現出脫節現象,導致學生感覺所學無用武之地,識別、判斷缺乏法律支撐。

      (三)意識中有法律救濟的選項,但具體操作性、技巧性差。通過問卷調查顯示,當學生遭遇糾紛爭端乃至突發事件時,首選法律救濟的學生占到89.4%,表現出一種令人可喜的理性傾向,但是一旦具體到問題環境中,學生在相關操作層面卻暴露出無所適從的弱點,或是雖然知道一點法條的規定,但是相關技術性的把握卻無從談起,學生這種程序法知識儲備和積累的現狀,也使得其實體法律知識處于休眠狀態,二者不能有機對接使用。如對于民事法律關系中時效即將屆滿的問題,如何能使之“歸零”重新計算,即訴訟時效的中斷情形的實際運用,學生比較生疏;借條和欠條的形式差別所帶來的時效起算點的差異問題;勞動合同履行中,勞動者在程序上如何合法的單方解約;等等。

      提高在校大學生法律素養的路徑、措施

      (一)案例教學精、準、透,實體、程序法結合。高等學校要充分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作用。在法律基礎部分講授中,案例教學無疑是比較能深化教學和教育理念的手段,但是在遴選案例時必須注意精準,解析時做到透徹實體法和程序結合。精,是指能典型性地反映法理內涵或升華人文理念。在講授勞動合同專題時,所選用的案例,都是緊貼法條和現實中的較多爭點,有的是關乎書面勞動合同的,有的是關乎用人單位違法扣證或扣錢的,有的是涉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有的是在勞務派遣中澄清主體角色的。準,是指在分析、把握時,將內容滲透到數字層面。在講解工傷賠償待遇時,相關工殘等級的項目、標準(包括大法的規定以及省立法的標準)、數字都必須是最新的,精確到地方(德州市)統籌數字。為了能讓學生以后真正能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維權,筆者還特意將如何確定各地方統籌標準的方法和時間等細節教給學生。透,在解析法條時,不僅要把字面的意思給學生解釋透徹,使其能準確把握,而且還要把立法初衷給學生解釋清楚,以增強學生對法律平衡的感覺。例如,在講授新勞動法第46條第(五)項時,學生中不少把字面意思讀反了,通過對立法初衷的示明,學生明白了該條是保護弱勢勞動者的,因而也就理解了為什么應該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的設置。此外,還必須把實體規定和程序層面的操作結合起來,完整地把握法律的應用技術。例如,在講授勞動者欲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合同法第37、38條),在講解了可以單方解除的情形之后,筆者以發“EMS”為例子,著重地給學生演示了如何做到“以書面形式”、“提前30日”等程序性細節,而且提示學生特別要注意保存、固定證據。

      (二)實踐教學激活理論認知、演化,提升能力。為了能把課堂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向課外、生活延伸,我們積極地利用各種實踐教學形式,如放映實際案例短片,帶學生去法院觀摩開庭,參加學生的辯論賽,給學生布置法律調查課題等,使學生能把課堂所學所記的理論和現實的利益紛爭具體結合起來,找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需要積累,課堂的傳授能為學生提供一種思維訓練,但是要真正和現實生活結合,還必須把學生放在一個相對典型的利益沖突的問題情境中,“身臨其境”地糾結一番,平板的知識漸漸立體、活化起來,課堂的東西便向生活中有目的地延伸,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逐漸得以增長。我們通過布置“我身邊的勞動法律關系調查”這一實踐調查論文(七個模塊供學生任選),學生有目的性地梳理自己身邊的社會關系,從中找出相關的典型事例,從頭到尾地進行了解、分析和思考,生活中反饋上來不少實際問題,如“不簽書面勞動合同的問題”、“拖欠工資的問題”、“加班費的計算問題”、“競業禁止條款”、“社保待遇問題”等,沿著“發現問題”—“尋找救濟路徑”—“解決問題”的路線,學生的法律素養深化了不少,也的確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維權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對法律的信仰,消弱了“權大于法”的社會負面影響,規則意識和法律理性逐漸被培養起來,同時更難能可貴的是學生深層次的求知欲被激發出來,這也為其今后的自覺學習和積累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三)借思政體系,綜合發力。自2005年以來,德州學院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各部門聯動、院領導和具體院系結對子、專業任課教師和系部輔導員相互配合,課堂傳授和校外實踐基地延伸。例如,專門負責思教的分管副院長主講“大學生行為習慣和公民素養養成”,系主任開設“大學禮儀與社交”,團工委舉辦“大學生的公民法律素質提高”講座,形成了多層次的大學生行為規則意識的培養體系。德州學院社科部還利用校外實踐基地之一德州監獄,通過帶學生到監獄去和服刑人員見面,聽他們現身說法談自己的切身感受,學生觸動很大,能夠反思、檢點自身的日常行為,進一步加深、強化了自身的規則意識。大思政平臺的搭建和不斷完善,使得投入到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兵力越來越多,將社會生活所需的理性、人文規則意識,源源不斷地融入到校園正態文化之中。并且從大一的思修課中的法律專題板塊,到大二、大三的高級選修課,到大四的就業指導以及每個學期的“形勢與政策”課,都有涉及法律的內容,這樣大學教育的各個時段,都有對大學生法律素養進行提高和強化的相關內容,形成一種長效的作用機制。

      法律和道德作為兩種社會行為規范,行為引導和要求是有區別的,法律要求人們做“守法”的公民;道德則要求人們做“有德”的公民,大思政教育體制的建立旨在強化對大學生規則意識的強化,只有在夯實第一個“守法”的層次上,才能進而順利地誘導學生“有德”,馬加爵、藥家鑫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們,道德不合格,校園出產的將是“危險品”。就全國范圍來看,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占到社會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學生犯罪占到17%,而盜竊罪約占到大學生犯罪的70%[3]。可見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構筑其社會行為的基本底線是個社會問題,大學生教育中“德商”先行,“情商”和“智商”并重,法律的有機融入必不可少。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熟妇无码AV|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