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淺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淺談

      法律意識是建構法律秩序的首要環節,是人們對于法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知識和心理態度的總稱,是構成法律文化深層結構的組成部分,對法的制定實施是非常重要的。其內容包括對法所持的態度,對法的作用的了解,對自己權利義務的認知等。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其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我們整個社會法治文明進程的推進。

      一、培養非法律專業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法治文明是治理國家的最佳制度選擇。高校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精英群體,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不管他們以后在哪個領域工作,遵紀守法都是從業人員的最基本要求,其法律意識之狀態是衡量該國和該民族法治文明的尺度,其法律意識之養成事關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教育家蔡元培曾經說過:“要知道明天的社會,先看看今日之校園。”在校大學生犯罪率逐年攀升是高校管理和社會治安面臨的一個難題。大學生違法犯罪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從側面也反映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學生法律意識不高、法制觀念淡薄。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對于加快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預防大學生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二)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的內在需要

      思想政治素質、專業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是大學生素質表現的三個方面。其中,法律素質是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愈來愈深刻地認識到,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己成為衡量人才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大學生是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梁之才,應具有與法治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意識,做人做事,處處都應將其納入國家法治的軌道。

      (三)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人們的衣食住行與法律聯系越來越緊密。若想適應現代社會,做一個現代公民,就必須要做到基本的知法、懂法和用法。如果不具備基本的法律觀念,就不能依法辦事,不能根據法律常識判斷是非曲折甚至誤入歧途而釀成大錯。法治社會對普通公民的要求如此,對大學生公民的要求更高。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大學生健康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努力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使其對違法犯罪有更深刻的認識,做到自覺守法、自覺用法,自覺讓自己的行為合法。

      二、非法律專業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律知識匱乏

      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通過高校開設的“兩課”,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法律知識,但這種對法律的理解水平是很低的,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哪怕是對于我國母法憲法的認知,認真通讀的大學生達不到三分之一,有超過三分之二學生對民法不了解或僅僅略知一二。至于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則了解的人更少,這種情形下,大部分大學生在自身權利遭到侵害時,沒有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有一部分大學生雖然有想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但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做才能保護自己的權益。

      (二)法律意識淡薄

      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有以下幾種表現:一是維權意識低。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曾經的《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因為要上課,時間、精力有限,維權經費不足等原因,“大學生維權率低于全國平均數,維權率只有10%”,“在投訴渠道選擇上,被侵權大學生48%自認倒霉,24%到網站論壇上,5%向媒體或維權組織求助,1%到法院訴訟,另有18%求助于家長、老師和同學等。”二是權利義務認知的片面性。對于自己的基本權益要么不了解,要么過分強調自身權益而忽視對他人權益的基本尊重。不關心也知道自己有哪些義務,權利義務發生嚴重偏差。三是不相信法律。對法律持懷疑、不信任的態度,認為很多情況下會出現“贏了官司、輸了錢”,兩相權衡而被迫選擇私了或忍受;也有極少數大學生法律意識近乎空白,認為法律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解決問題就要“以牙還牙”,放棄法律武器,而去采用報復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四是誤解法律。有部分同學雖然也認識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知道違法犯罪的危害性,但僅僅把法看成是一種神圣威嚴而遠離自己的東西,認為它純粹是一種統治工具,只要不殺人放火,就與自己沒關系。

      (三)法律觀念比較落后

      有媒體公布了一組有關大學生法律觀念的數據,權大于法的思想在大學生中依然存在,例如在回答“您認為打贏官司主要靠什么?”這一問題時,53.4%的學生認為主要靠關系好,學不學法無所謂,認為有理有據的占32.4%,認同有好律師的占15.2%。不難看出,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沒有擺正“法”的位置,將其置于“關系”、“背景”之下。這種扭曲的觀念若不加以矯正,其社會危害性是不可估量的。

      三、非法律專業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途徑

      (一)課堂教學是法律意識培養最有效的途徑

      法律基礎課是高校向大學生傳播法律知識的主渠道。我國高校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但由于學時有限,而包括內容相對較多,學生們的法律基礎知識又很薄弱,在此種情況下,不可能對法律知識進行系統的講解,學生們能從中學到的法律知識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別說法律意識的構建了。筆者認為,根據已有的條件,高校應從兩方面下手:一應加強法律基礎課程建設。需對目前高校“兩課”教學課時結構進行調整,要適當壓縮思想道德修養內容所占課時比例,相應增加法律基礎課的課時;二應增設法律方面的選修課程。增加一些如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繼承法、訴訟法等在大學生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關乎大學生切身利益的法律課程供學生們選修。

      (二)通過校園法治環境的熏陶來拓展大學生的法律視野

      意識的形成需要環境的熏陶,法律意識的形成自然不例外。校園作為大學生主要活動的場所,應多管齊下,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通過專題講座、報告、法律知識競賽等形式加強法制宣傳,讓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深入到學生心中,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價值觀和法律信仰,增強學生用法律解決問題的信心,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學校要加強組織法制宣傳活動,通過成立法律協會和研究會等手段進行經常的、持久的法律宣傳教育,提升學生們的法律水平,使大學校園形成并保持一種學法、守法、用法的熱潮。加強建設校園法治環境,堅持依法治校。學校的各項工作的開展,從學校紀律、學籍管理、學位管理等方面都應該做到有規章制度可依,依章嚴格執行,違章必究。與學生相關的各項信息都應該公開,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做到公平,既要做到權利的公平,也要做到機會的公平。高校要使學生從入校的第一天起,就認識到學校規章制度的重要性,感受到規章制度的約束力,養成依規章制度辦事的氛圍。

      作者:唐平 單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