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球物理在航道工程勘察中的運用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球物理在航道工程勘察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地球物理在航道工程勘察中的運用

      摘要:伴隨航道工程建設的迅猛發展,對勘察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相較于其他勘察方法,地球物理勘察技術因其動態連續作業,成果資料的連續性較高,具有較大的技術優勢。本文以某航道工程勘察為依托,分析地震映像法的技術原理、測試過程及成果解譯效果,提出了帶狀航道工程勘察的新思路,并對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進行總結。

      關鍵詞:航道工程勘察;地球物理;地震映像法

      伴隨國家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提出,航道工程建設在交通建設領域的比重日益加大。隨著沿線經濟的發展,水運行業發展突飛猛進,運輸船舶大型化、運輸航線遠程化的趨勢日趨明顯。其中,長江干線貨運量2015年增至21.8億t,黃金水道的地位日益凸顯。航道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干線航運能力,整治浚深下游航道,緩解中上游航道瓶頸,改善支流通航條件。工程實踐中涉及較多的為航道整治工程。相較于其他工程,航道整治工程的研究重點是論證河床演變特點,揭示河段內水沙運動規律、預測航道條件變化趨勢等。由此可見,航道整治工程的研究對象多為線性且具面狀特征。航道工程實踐中的勘察方法多為工程鉆探、原位測試、工程地質測繪等方式。其中工程鉆探具有經驗豐富、直觀可靠的特點,但其局限于鉆探點位的分析,對于面狀工程而言其信息可靠度值得商榷;原位測試方法較多,相對而言靜力觸探測試法具有連續性,且受外界干擾較小等優點,但其貫入度較小,僅適用于松軟地層,且仍局限于測試點位的分析;工程地質測繪通過對工程建設場地的地質調查,研究擬建場地的地層、巖性、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及不良地質作用[1],但其應用范圍為陸域,水域勘察中實施難度較大。相較于上述勘察方法,地球物理勘察技術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較少。地球物理勘察方法多為線性作業,揭露對象為帶狀,相對于其他勘察方法,其信息可靠度較高。地球物理勘察方法為動態連續作業,無需拋錨定位,施工過程對航道的通航影響幾乎為零。地震映像法是近年來應用領域較廣的地球物理技術,它利用了水中無面波干擾的特點,采用了小偏移距與等偏移距、單點高速激發,單點接收或多點接收,經過實時數據處理,以大屏幕密集顯示波阻抗界面的方法形成彩色數字剖面,再現地下結構形態[2]。地震映像法可有效消除氣泡效應且穿透能力較強[3]。地震映像法主要應用彈性波的動力學特征對波場進行解釋,沒有繁雜的資料處理流程,是一種能適應各種工作環境、簡便、快速的地球物理勘察技術[4]。鑒于地球物理勘察技術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積累的工程經驗較少,現以長江流域某工程為例進行分析、總結。

      一、項目概況

      該項目為長江流域航道工程,因工程建設需要,勘察范圍涵蓋主航道(見圖1),受限于工程鉆探對航道通航安全的影響,采用地震映像法進行線狀勘察,并補充鉆探工作進行成果驗證分析。

      二、測試操作

      為消除氣泡效應,本項目采用船載式水域連續沖擊震源船。數據采集使用SWS數字映像剖面儀,具12通道高速采集功能,與船載連續沖擊震源配合,實現高速密點距采集地震波場記錄。12通道高速采集,有利于在具有波場特征的記錄上識別有效波與多次波等干擾波。該震源由觀測船上發電機供應激發能量,設置于觀測船船頭外側舷。船舶定位及水深測量采用中海達IRTKGPS及海鷹測深儀HY1601,其中GPS天線及水深探頭距震源7.66m,水上電纜第一道距震源22m.震源激發采用快速連續沖擊方式,沖擊時間間隔控制在1s之內,1h內連續激發3,600次,激發同時將觀測船的走航速度控制在8km/h之內。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儀器采集參數,以保證信號采集質量。船舶工作中震動大,為抑制環境噪音和走航噪音干擾,同時兼顧最大限度地提取地層深部反射信號,儀器在采集工作時選用高通濾波檔,高通檔的頻率為75Hz,對噪音干擾波的抑制效果較好。水上地震對采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時頻轉換和頻譜分析。采集有效信號的主頻為600Hz左右,干擾信號(主要為船舶馬達的震動及快速水流)的主頻為100Hz,在頻域有很大的可分性。對資料進行帶通濾波,頻帶為200~850Hz,濾波后信號效果較好。此外,在時間-空間域及頻率-波數域對錘擊及船舶馬達產生的聲波干擾進行預測,在資料處理工作中通過各種處理方法消除或抑制該干擾。由于采集中觀測系統不規則,速度分析主要是基于炮集。根據對反射界面速度的準確分析,得到反射波的動校正速度組。動校正將不同偏移距的地震信號都校正為自激自收的零偏移距,這樣有利于后期資料的分析和解譯。考慮到采集過程中行船速度與路線原因造成觀測系統不規則,形成共中心點道集并進行多次疊加有一定的困難,一般抽取共偏移距剖面進行分析。根據速度分析結果,可以計算不同地層的地震波速度并對地震時間剖面進行時深轉換,形成深度剖面。

      三、測試效果分析

      現場采集數據工作完成后,濾波及多次波消除后進行深度衰減補償,最終進行地震映像的成圖工作。本區域的地震映像成果見圖3,其中ZK03為驗證鉆孔。通過地震映像解譯圖與ZK03的鉆探資料的對比分析,兩者成果基本吻合。勘探水域中覆蓋層分為兩層,上部為粉細砂,褐灰色,松散-稍密,厚度介于18~20m之間,波速為1,000m/s;下部為細砂夾卵礫石,褐灰色,稍密-中密,厚度介于15~22m之間,波速為1,800m/s。覆蓋層底部平緩。基巖為泥質粉砂巖,灰-褐灰色,較完整,波速約4,500m/s。

      四、結語

      相較于其他勘察方法,地球物理勘察技術因其動態連續作業特點,對航道通航安全影響較小,成果資料的連續性較高,在航道工程勘察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其中地震映像法在淺部地層解譯判別領域已積累一定經驗,可作為航道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一種驗證、補強手段。地震映像測試船舶走航過程中的GPS定位與水深測量存在延時現象,需重視現場延時的修正工作,準確確定河床表面高程后方可進行震映像測試成果的解譯工作。地震映像法在測試過程中對水深小于5m地段成圖效果較差,尚需調試震源激發能量進行試驗性論證工作。

      參考文獻

      [1]常士驃,張蘇民.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李哲生,顏志宏,林榕.水域工程物探勘察的新方法-地震映象法[J].工程勘察,1998,3:70-73.

      [3]熊章強,張學強,李修忠等.高密度地震映象勘查方法及應用實例[J].地震學報,2004,3:313-317.

      [4]王治華,仇恒永,楊振濤等.地震映像法及其應用[J].物探與化探,2008,6:696-700.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力設計院寧夏銀川750016

      作者:趙志達 孫愛國 程江濤 唐正濤 熊榮軍 單位:長江航道規劃設計研究院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男同gay片|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