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凈水廠排泥水處理工藝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分析總結了凈水廠排泥水規模確定及常用工藝流程,以甘肅碌曲縣某凈水廠排泥水處理系統為例,介紹了排泥水處理系統各建(構)筑物的主要功能和設計計算要點,以期為排泥水處理系統的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凈水廠;排泥水;干泥量
我國凈水廠排泥水的處理和處置工作起步較晚,1990年以前幾乎一片空白。凈水廠排泥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或附近其他水域,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隨著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不斷發展,凈水廠排泥水的處理和處置工作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1干泥量確定
凈水廠排泥水主要由絮凝、沉淀池排泥水和濾池反沖洗廢水組成,占水廠總產水量的4%~7%。凈水廠排泥水處理規模是由處理系統的干泥量決定的。干泥量的計算方法很多,根據GB50013—2018《室外給水設計標準》的規定。
2排泥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
凈水廠排泥水處理系統一般包括調節、濃縮、脫水3道工序組成。濾池反沖洗廢水和沉淀池排泥水都是間歇排放,設置調節池可使后續構筑物負荷均勻,有利于后續構筑物的正常運行。濾池反沖洗廢水一般濃度較低,平均含固率僅0.02%~0.05%,如考慮反沖洗廢水回用,還應考慮生物安全性及鐵、錳等金屬離子富集因素。沉淀池排泥水一般含水率在98%~99.9%,因此需進行濃縮處理,以提高污泥濃度,減少污泥體積,減輕后續污泥脫水機的負荷。濃縮后的污泥含水率還是很高,需進一步脫水形成泥餅后外運。當采用機械脫水時,需投加高分子絮凝劑或石灰。濃縮池產生的上清液可回流至反沖洗廢水調節池。脫水機產生的濾液因含有高分子絮凝劑,不能直接排放至凈水廠廠區排水管網,可回流至排泥水調節池循環處理。
3某水廠排泥水系統設計
甘肅碌曲某水廠設計規模1.6萬m3/d,自用水系數取0.05,采用網格絮凝、斜管沉淀、自動曝氣復合介質精濾機(以下簡稱“精濾機”)做為凈水工藝,根據水質監測資料,確定本次設計的原水濁度為100NTU,藥劑投加量30mg/L。采用式(1)計算干泥量,其中K1取1.2,K2取0.584(AlCl3分子式78,Al(OH)3分子式133.5,78/133.5=0.584),計算得本工程干泥量2.3t/d。
3.1反沖洗廢水調節池
反沖洗廢水調節池接納和調節精濾機反沖洗廢水及濃縮池上清液。本工程設計3臺精濾機,單臺處理水量250m3/d。由于精濾機為自動虹吸反沖洗,反沖洗頻率和水量受進水濁度和濾料年限的控制,設計按最不利情況考慮,即3臺精濾機同時進行反沖洗,單次反沖洗時間為10min,則一次反沖洗水量Q1=250/60×10×3=125m3,濃縮池上清液Q2=345m3/d,故反沖洗廢水調節池的有效容積為470m3,為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內設潛水攪拌機1臺,N=7.5kW,為使反沖洗廢水調節池的水連續均勻提升至水廠前端,設潛水排污泵2臺(1用1備),Q=20m3/h,H=16m。
3.2排泥水調節池
排泥水調節池接納和調節沉淀池排泥水和脫水機濾液。排泥水調節池的容積受排泥頻率和時序影響較大,容積不易確定,因此本設計按儲存1d沉淀池排泥水計算排泥水調節池容積。沉淀池排泥水含水率一般在98%~99.9%,沉淀池下部設有錐形泥斗,有一定的調節和濃縮功能,因此本次設計取沉淀池排泥水含水率為99.5%,故排泥水調節池容積V=2.3/0.5%=460m3。排泥水調節池分為2格,并聯運行,每格池內設潛水攪拌機1臺,N=4.0kW,整池設潛水排污泵3臺(2用1備),Q=40m3/h,H=12m,將排泥水提升至污泥濃縮池。
3.3污泥濃縮池
機械脫水要求進泥含固率在2%以上,排泥水調節池污泥含水率遠小于2%,必須進行濃縮。濃縮分為重力濃縮和離心濃縮,離心濃縮耗能較多,且日常運行和維護較麻煩,所以本次設計采用重力濃縮。設計輻流式濃縮池1座,液面負荷取0.4m3(m2•h),計算得出濃縮池直徑8m,有效水深5m。濃縮池上清液排至反沖洗廢水回用水池,底泥由螺桿泵提升至污泥脫水間。
3.4污泥脫水間
由于本工程用地比較緊張,故將污泥脫水間設計在凈水車間的附屬房屋內。凈水廠污泥脫水機一般有離心脫水機、帶式脫水機和疊螺式脫水機。離心脫水機因占地較大、耗能較多,在中小型水廠中應用不多;凈水廠污泥親水性較強,使用帶式脫水機往往擠壓不成泥餅,跑泥現象嚴重,故帶式脫水機在凈水廠中應用也較少,本次設計采用疊螺式脫水機。濃縮后污泥含水率小于等于98%,按干泥量2.3t/d,計算得出污泥脫水機進泥量115m3/d,污泥脫水機每天運行16h,則進泥螺桿泵流量Q=115/16=7.2m3/h,疊螺式脫水機處理量為90~150kgDS/h,污泥脫水間還設計脫水機絮凝劑投加系統,絮凝劑選擇PAM,投加量為污泥干重的0.3%。
4結語
(1)凈水廠排泥水處理規模受原水濁度和絮凝效果影響較大,確定規模時除應考慮年平均濁度外,還應對汛期高濁度時的持續大泥量給予高度重視,考慮應急排泥措施。(2)排泥水處理系統一般包括調節、濃縮、脫水三道工序組成,選擇處理流程時應結合凈水廠用地限制、污泥含水率等因素,合理確定排泥水處理流程。(3)凈水廠污泥相對污水廠污泥對環境的危害較小,但也不應忽視,最終的處置應實現資源化。
參考文獻:
[1]王軍.凈水廠排泥水處理系統工藝設計[J].供水技術,2017,11(2):46-48.
[2]GB50013—2018,室外給水設計標準[S].
[3]許嘉炯.凈水廠生產排泥水處理工藝研究與設計[J].給水排水,2011,37(1):34-38.
[4]何純提.凈水廠排泥水處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馮麗梅 單位:甘肅甘蘭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