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梁柱節點不同等級混凝土施工質量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土地資源緊缺,在城市發展中高層建筑已成為城市的地標,為滿足抗震要求,通常采用“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強錨固”的設計原則,柱混凝土強度等級比梁板混凝土強度高兩個等級以上,梁柱節點核心區施工難度大,質量不易保證,以某醫院門診醫技綜合樓工程為例,總結梁柱節點處混凝土施工工藝。
關鍵詞:梁柱節點;混凝土施工質量
1工程背景
某醫院門診醫技綜合樓工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33層,地下1層,梁、板及其他與主體同時現澆的構件,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柱、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范圍是C40~C60,梁柱節點核心區混凝土施工難度是工程難點。
2梁柱節點處砼鄰接面隔離方法
2.1梁柱節點
梁柱節點處混凝土鄰界面隔離通常采用2mm網眼的密目鉛絲網分隔(作為高低等級砼的分界),但梁柱核心區鋼筋較密,密目鉛絲網安裝固定較難,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密目鉛絲網易堆積在梁底形成斷梁,密目鉛絲網固定和鋼筋綁扎同時進行,在進行梁柱節點處主梁鋼筋綁扎時,在梁柱節點附近距離柱邊≥500mm,且≥1/2梁高處,從梁頂面到梁底面,用密目鉛絲網分隔,并且將密目鉛絲網牢牢固定(詳見圖1)。
2.2梁柱(墻)節點處樓板
在梁柱(墻)節點處樓板施工時,在梁柱(墻)節點附近距離柱邊≥500mm,且≥1/2梁高處安裝梳子模板,用梳子模板來作為高強度混凝土和低強度混凝土的分界,在澆筑低強度混凝土時再將模板拆除。
3梁柱節點核心區的砼澆搗方法
3.1組織措施
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的要求,某工程梁柱節點處砼實行“先高后低”的澆筑順序實施,在柱節點區分開澆筑梁板時,為了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成立混凝土澆筑工作小組: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技術負責人;成員: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木工班組、鋼筋班組、混凝土班組;組長全面負責協調項目部各項混凝土澆筑工作;副組長負責對混凝土澆筑前隔離措施落實情況、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隔離模板拆除工作等進行監督檢查;施工員負責繪制混凝土澆筑前混凝土澆筑流向圖,計算不同流水強度和混凝土放量,負責落實混凝土申請和現場澆筑過程中的方案,負責核對后臺供應混凝土與現場實際澆筑區域混凝土的強度;質量員、安全員按照自己崗位職責巡檢,質量員負責混凝土取樣和坍落度測量;木工班組在混凝土澆筑前負責落實模板隔離措施及拆除澆筑低強度區的隔離模板;鋼筋工負責落實梁節點處隔離措施;混凝土工,后臺與前臺必須緊密配合,步調一致,聽從現場值班人員指揮,按照事先規劃來澆筑混凝土。
3.2混凝土澆筑
墻、柱與板分別進行澆筑,如果混凝土澆筑未提前確定科學的方案,不同強度級別的混凝土接槎部位就會容易出現冷縫,導致在混凝土強度差異區域產生誤澆現象。為讓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在同一個作業面有效接槎,在流水段進行澆筑的過程中,依據澆筑面的寬度與澆筑效率,分別核算出梁板混凝土與梁柱節點區域混凝土的面積,合理部署澆筑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所需的澆灌車且核算每一種混凝土澆筑的時長,保證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接槎在兩個小時內完工,經計算,各層混凝土劃分七個區域,嚴格按照附圖《各樓層梁柱節點處不同砼強度等級砼澆筑區段劃分示意圖》和附表《各層不同砼強度等級澆筑順序統計表》實施。砼按照先高后低的準則進行作業,即先完成高強度等級砼的澆筑,再進行低強度等級砼的澆筑,嚴格控制在高強度等級砼初次凝結之前持續澆搗梁砼、板砼,應先利用泵疏松柱等將砼運送到指定位置,再逐層搗實。在砼初次凝結之前,運用砼運送泵澆筑樓面梁板的砼,在其初次凝結以前嚴格控制兩種強度等級砼的相鄰面,不能產生冷縫。另外對梁柱節點鋼筋緊密的中心部位以小規模插入型振搗棒進行振搗作業,一定要確保振搗到位,防止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保證中心區域砼的緊密度。商品砼配比中,高強度等級砼中的水泥占比較大,其水灰比、含砂率、坍落度也都比較大,板、柱、梁連接位置的砼采用二次振搗,即在砼初次凝結之前再進行一次振搗,以提升不同強度級別砼連接面的密實度,降低砼收縮程度。
4質量管控舉措
4.1梁柱節點處開裂問題成因剖析
確保節點的品質,施工步驟十分關鍵。為加強對框架結構梁柱節點建設效果的管控,對施工之前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剖析。梁柱節點位置,砼的強度級別有很大差異,砼的強度級別不同,水泥和水的使用數量、水灰比也不一樣。柱子體積大,所需水泥數量多,出現的水泥水化熱過多,不同強度級別砼在收縮程度方面也存在差別,在其連接面周邊較易出現開裂。柱子斷面面積大,硬度突出,梁截面較小,在柱子的制約下,梁砼的收縮受到很大的影響,也較易出現開裂。現澆梁板的梁位于板的下面,上部養護混凝土的水幾乎全部滲透板中,而梁無法得到水的濕潤,導致梁內部與外部收縮程度不同,也較易使梁的兩邊出現開裂。
4.2梁柱節點處裂縫的防范舉措
作業之前需要砼企業優化配置比,在達到強度級別、具有可泵性的前提下,降低柱子砼所用水泥數量、降低含砂率、增大石子使用數量、減小坍落度、降低水占比,并且調節粉煤灰與添加劑的使用數量。澆筑完成后應當加強對砼的養護,尤其是梁,不但要將水噴灑到板的表面,還要將水噴灑到板的左側與右側,并且延遲梁側邊模板的拆卸時長。4.3砼質量控制措施
4.3.1混凝土澆筑與振搗的管控
在正式澆筑砼之前,應當首先查看模板硬度與設計規定是否一致、接縫是否密實、油漬是否全部清除完畢、空隙是否全部堵住。此外還應當采用淋水的方式讓模板浸濕,確定好砼自由下落高度,若高度>2.0m,應當使用溜槽、串筒等下料入模。
(1)混凝土入模之前的質量管控
將砼運輸到澆筑位置后,先檢查砼是否產生分層、離析問題,再檢查坍落度、和易性與設計規定是否一致。若產生泌水、分層等問題,砼在進入模板之前先要以人力的方式對其進行攪拌,確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勻稱。
(2)混凝土澆筑方式的選取
為了將砼振搗緊密,在澆筑砼的過程中應當逐層澆筑、逐層振搗,并且在下層砼初次凝結以前,完成上層砼的澆筑、振搗工作。澆筑活動應當不間斷進行,如果在澆筑過程中需要暫停,間隔時長應當管控在上層砼初次凝結以前。澆筑大體積砼構件的過程中,因為砼體積大,需要一次性完成全部澆筑,但是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較易出現溫度應力,致使砼產生開裂問題。為避免大體積砼澆筑后出現開裂,可選擇水化熱少的水泥,添加恰當數量的粉煤灰,縮減澆筑層層厚,保持合適的澆筑速度。此外,還要對混凝土進行人工降溫。
(3)振搗質量的管控
1)選用恰當的振搗設施。以作業模式為依據,可以把振搗機械分成外部振動器、內部振動器、表面振動器等。在振搗砼的過程中,需要依據砼構件的規格、形狀、配筋率選取振搗機械。在項目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是內部振動器和外部振動器。
2)振搗地點與振搗時長的管控。在振搗砼過程中,振動設備插點一定要均勻。可以運用交錯式或者行列式的布點方式,但不可混合運用,避免產生漏振問題。在操控振動設備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則,快插的目的是把表面砼振搗充分,以避免在下部產生離析、分層問題,慢拔的目的是讓砼全部填充振搗棒外拔過程中產生的空洞。對于硬度較大的、比較干燥的一般砼,在振搗棒外拔的過程中產生的空洞周邊重插振搗棒,只有這樣才能將空洞填充到位。若逐層澆筑砼,每一層的厚度不應當大于振搗棒長度的125%。在搗合上層砼的過程中,應當把振搗棒插進下部砼5cm深的位置,清除不同層間的接縫,讓接縫位置的砼達到設計標準。另外在振搗上部砼的過程中,一定要在下部砼初次凝結以前完成振搗。所有的振搗點均應管控好振搗時長。振搗時間不足,砼密實度達不到要求,搗合時間太長,砼就出現離析問題。一般的方法是:所有振搗點的振搗時長都要控制在30s左右,若使用的是高頻振搗器,振時間應當在10s以上,將砼表層保持水平,不存在明顯下沉、沒有氣泡產生、沒有產生灰漿等作為標準。
4.3.2混凝土試塊控制
對于澆筑砼坍落度,做到每車必檢,發現異常立即退回并進行記錄,避免因砼坍落度太大而出現開裂問題,梁柱節點位置必須要留出試驗區域。
4.3.3混凝土養護的管理
混凝土養護最關鍵的是維持恰當的溫度與恰當的濕度。保持溫度可以降低混凝土表層熱量散發的程度,減小混凝土表層的溫度差異,避免表層出現開裂。在澆筑混凝土完成后,立即用含水量較大的麻袋等遮蓋,并且采用灑水養護方式增長養護時長,確保混凝土表層溫度逐漸下降。在溫度較高的夏季進行混凝土泵送的過程中,應當立即用濕潤的麻袋遮蓋剛建筑的混凝土,特別是在中午太陽直射時,應當加強覆蓋養護,防止表面水分蒸發過快,避免出現開裂。在溫度較低的冬季,應當用草簾覆蓋混凝土表層來保持溫度,以免受寒潮影響。
4.3.4混凝土拆模
在砼拆模時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具體要求時,應符合相應的砼施工規范,并且在拆除模板時,不得影響砼的養護工作。
5結語
在某醫院門診醫技綜合樓工程施工中,梁柱節點核心區混凝土施工中的模板隔離措施的設計與實施、混凝土澆筑組織與振搗、養護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都達到相應的規范要求,混凝土強度全部合格,為后續同類工程施工積累了經驗。
參考文獻:
[1]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1.
[2]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5.
作者:李新平 單位:甘肅第一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