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汽車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機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已逝的30年里,我國汽車制造從小型產業成功發展到大型產業的關鍵在于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同時采用了與國外汽車企業合資合作的方式。由此可見,我國汽車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國外企業的,無論是制造技術還是資金投入方面,我國汽車企業都沒有獨立研究的能力。目前,雖然我國已經是汽車產銷量排名世界第一的國家,但是跟世界發達國家的汽車產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就傳統汽車的核心技術而言,很大部分還掌握在外國商人的手里,離開外國企業的技術支持,我國汽車制造產業很難得到發展,甚至無法維持現有狀態。我國汽車制造企業雖然規模龐大,但實力不強,既不具備特有的核心技術,也不具備其他汽車產業不能匹敵的核心競爭力。綜上所述,我國汽車制造企業想要擺脫目前這種受制于國外企業的現狀,必須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爭取制度創新和技術突破。
(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根據研究角度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們將“創新”一詞賦予了很多不同的概念。其中研究者們根據產品管理方法、技術和服務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分為產品自主創新能力、流程自主創新能力、產品及流程自主創新能力、混合自主創新能力四種。前三種屬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方面沒有涉及。因此,前三者一旦涉及管理就可以歸為混合自主創新能力。針對自主創新資源要素,研究者認為自主創新能力的要素主要有三個,包括活動過程能力、企業技術創新支持能力以及自主創新的投入和產出能力,其中企業技術創新支持能力又包括企業內部支持能力和外部社會支持能力。針對企業技術創新方面,又有研究者認為自主創新能力由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包括技術人員、高級技工技能、技術系統統一能力和管理能力。總而言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就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表現的各種能力。
(二)內涵分析。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交互影響的動態發展過程,此過程較為漫長。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因素在相互作用的同時彼此聯系,逐步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階段性演變。同時,在演變過程中,這些因素僅對企業本身產生作用,還對同類企業組成的相關產業產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主要由企業內部因素決定,企業家精神、企業研發投入等都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重要的形成動力。
(三)構架設計。
系統科學理論認為,一個系統的穩定存在具備內因和外因,其中內部矛盾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是內因,系統不斷與外界其他系統進行能量交換是外因,后者通過前者發生作用。同樣,就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而言,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原理與發展方式同樣符合系統科學理論。內因方面,企業各部門既相互配合又各自為政,在工作機制指導下針對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周期的不同進行資源調配,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外因方面,企業自主創新活動的完成需要市場因素進行指導。其中不僅需要科技人才、技術流動等技術因素的支撐,還需要高等院校的援助。只有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時,才能完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整體構架。
三、汽車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動力
(一)企業家。
作為社會生產和技術創新共同主體的企業想要提升汽車制造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家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在汽車性能知識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家的指導和參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推動了創新成果向產業化發展的進程。眾所周知,企業家精神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往往具有決定性作用,該作用在很多方面都有具體體現。在企業觀念方面,如果企業家將創新作為汽車技術管理和制造的重中之重,將其體現在所有事項中,企業創新觀念則會逐步形成,從而有利于汽車制造改革創新工作的開展。在技術創新方面,如果企業家決策錯誤或是指導失誤,那么企業非但無法跨越現階段的技術障礙,甚至有可能對現有技術產生誤導,導致現有技術的后退,增加技術創新難度。那么汽車創造想要得到進一步的突破,則會難上加難。同樣,在資源投入方面,企業家通過積極溝通協調,不僅能夠調動創新團隊成員的積極性,還能確保資源和信息有效投入。因此,企業家在汽車制造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確實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二)研發投入。
企業研發投入的本質就是汽車制造企業R&D活動的投入。R&D活動包括基礎性汽車研發活動和新型汽車產品的研發,前者主要為了擴大知識積累,在原來汽車性能和構造上進行基礎性研發。后者主要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不斷對汽車進行創新,將人們的需求切實加入到汽車構造之中。一般來說,企業R&D投入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很多,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手段方面。
作為汽車制造企業自主創新的主要手段,R&D活動被認為是企業自主創新過程中非常關鍵的環節。通常情況下,R&D活動包括汽車企業內部R&D活動和汽車企業外部R&D活動。在R&D活動過程中,汽車企業創新能力能夠通過知識存量和學習模式等發生動態變化被表現和激發出來。
2.有效載體。
企業R&D活動不但能夠承載企業開展新技術學習,還能有效提升學習效果,是技術學習視角下重要的技術學習形式。同時,企業技術學習方式能在R&D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得到激發,學習手段也能得到優化。
3.能力體現。
R&D活動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體現作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越強,R&D活動的進行則越有效,反之則效果不明顯。
(三)企業動態能力。
由于汽車制造企業的動態能力具有度量難的特性,導致企業動態能力與自主創新能力之間的具體關系至今無人能詳細說明,有的只是模糊概念,沒有系統認知。綜合各方面文獻和研究成果,本文將汽車制造企業中,企業動態能力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從以下幾點進行說明。
1.整合能力。
從知識基礎理論的角度看,整合能力是汽車制造企業的核心功能。將原有的汽車制造技術和資源進行整合,通過新的方式或途徑進行表達,而這種表達的過程本身就是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的過程。
2.組織學習能力。
學習是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是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汽車制造企業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加強組織學習,從而提升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常規的學習途徑有知識累積途徑、知識結構和知識資源整合途徑。
3.重構能力。
組織學習理論認為,在外界環境變化的過程中,組織能夠進行組織內外部活動的重構,組織的重構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新知識的不斷吸收,另一種是通過共同學習。這種組織本能的重構能力對組織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影響。而汽車制造企業作為組織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樣具備這種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構能力。
四、結語
本文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概念、形成原理進行了詳細了解,并分析了汽車制造企業中企業家、研發投入和企業動態能力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的影響,以期對各大汽車制造企業有所幫助,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而加快汽車制造產業的發展。
作者:宋廣輝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