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案例教學法在汽車制造課程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汽車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質量,對汽車制造技術課程設計進行了案例教學法的實踐和探討,通過案例教學在課程設計中的實施,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密切聯系起來,通過師生研討互動,加強了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實際的教學結果表明,新的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引言
汽車制造技術課程設計是車輛工程專業進行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它要求學生全面地綜合運用本課程及有關先修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進行零件加工工藝規程的設計和機床夾具的設計等。學生通過設計能獲得綜合運用過去所學過的全部課程進行制造工藝及結構設計的基本能力,為做好畢業設計、走上工作崗位進行一次綜合訓練和準備。現有的汽車制造技術課程設計采用研究式創新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創新和興趣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但對整體學生課程設計質量的提高還需有研討、督促的環節,以期達到提高本課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汽車制造技術課程設計改革的必要性
傳統的汽車制造技術課程設計是安排在汽車制造技術理論課考試之后,包括熟悉內容、查閱資料到最終的設計和答辯,學生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提出具有創新性的思想和方法,在進行研究式創新教學方法后我們采取了和傳統教學完全不同的方法,即在汽車制造技術理論課開始時就把課程設計題目公布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醞釀;公布課程設計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即汽車制造技術、材料力學、機械零件、三維建模軟件、三維建模標準庫、有限元分析、仿真軟件等;公布設計的要求及考核的方式。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發現這種方法對于學習自覺性好的同學是非常有效的,他們針對教師介紹的課程設計內容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把需要的前續課程進行復習,并且隨著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學生在課外學習的各種三維建模軟件、生產企業實習的知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運用,對提高學生創新思維有較大的作用,但是對于自覺性欠佳的學生,缺乏課程設計過程的監控,部分學生做課程設計僅是參考學長或者教師給的資料,不假思索,設計內容和手段幾乎沒有什么改變,有的甚至存在部分抄襲的現象。對這樣的學生,整個課程設計就毫無效果、毫無意義了。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有必要增加課程設計過程中的監控,通過面對面的討論,督促學生自己動手,積極思考。因此,將案例教學法引入汽車制造技術課程設計中,應用工程案例來說明理論,從現實事件出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舉一反三、理論聯系實際、融會貫通、增強知識、提高能力,避免抄襲,杜絕拷貝,提高學生獨立的設計能力,以期達到師生互動、優秀的學生更加優秀、學習不主動的學生也能加強動手能力、提高設計水平的目的,從而提高整個班級的課程設計質量。
三、案例教學法方案的具體實施
(一)案例教學法特點案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盛名于哈佛大學商學院,現已成為美國學校所有專業和職業教育的主要教學方法,并被廣泛應用到許多國家不同領域的教育培訓實踐中,為世界各國教育界所仿效。簡單地說,案例教學法就是運用案例來說明理論,強調討論交流、人人參與、小班制。通過案例教學法在課程中的實施,將書本的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生對該課程內容的學習和理解,有利于激發學生探討工程實踐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案例教學法廣泛引入機械和其他工程類專業的課程教學,將有利于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
(二)案例來源
一是從生產實際中挑選案例;二是從學生的作業中挑選案例;三是深入到生產第一線收集案例。目前的零件加工工藝規程的設計和機床夾具的課程設計采用這樣的步驟。1.在汽車制造技術課程講解緒論后即公布課程設計題目。2.公布課程設計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汽車制造技術、材料力學、機械零件、三維建模軟件、三維建模標準庫、有限元分析、仿真軟件等。3.進行分組,每八人一小組,按組組織案例可以是學生的作業或教師預選準備好的材料。4.課程設計前期學生獨立設計,有了設計基礎后再按案例教學法進行研討。5.公布設計的要求及考核的方式。
(三)案例研討方式
課程設計班級以40人為限,8人一組共5組,教師先準備5個不同的案例。學生在選題時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愿選題選組,完成預定的資料收集及設計工作。在預定時間組織研討(通常在課程設計前2周),基礎好、能力強、學習自覺性好的同學在研討時會表現出他的創新能力,教師指出存在的問題,討論引導各小組的設計進度,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和小組間的相互討論,對設計中的關鍵問題進行講解指導,這時就能發現學習不主動的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加強指導和督促,促使其掌握本課程的基本技能,同時也向優秀的學生學習,學習其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教學實踐表明,案例教學法對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精神等方面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
(四)考核方法
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引導學生積極完成課程設計內容的方式,學生的最終成績代表了學生對課程設計的完成程度和最終的學習效果。每個學生的成績分為設計過程和設計結果兩部分考核。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在小組中的研討表現及設計的最終結果給出成績。
四、新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的比較分析
(一)方法比較
第一,案例教學法在課程設計題目選擇上與傳統題目不同,它是教師經過精心準備的科研和教學有機結合的案例,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課程的重點和知識點理解提高。第二,案例教學法執行過程和傳統課程設計完全不同。新的教學方式是創新教學方法加案例教學法的優勢合成,在學生上汽車制造技術課期間把問題布置給學生,從一開始提高學生的創新和設計興趣,時間跨度長達一個學期,完全能夠體現學生的創新思想和設計,后期的研討過程既可提高優秀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又可帶動學習不主動學生的學習,以便及時加強指導和督促,提高整個班級的課程設計質量。第三,案例教學法注重逐漸積累學生自我設計的結果,并在課程設計階段向其他同學展示,讓學生自我介紹設計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轉變學生學習觀念,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使用效果
案例教學法在汽車制造課程設計中的應用是把教師、本科生以及教材、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的系統,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誘發學習動機以及督促學生學習、監控學習質量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將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案例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呂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M].第二版.武漢理工大學出版,2010.
[2]李杰.案例教學法在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2,34(6):153-156.
[3]王青梅.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3):7-11.
[4]孫躍東.汽車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和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0):26-28.
[5]陳潭.Seminar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其課堂教學模型構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3(4):57-59
作者:周萍 孫躍東 張振東 孫濤 王小燕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