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討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的SWOT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的優勢(strength)和劣勢(weakness)分析
航空材料工程學院雖然擁有大量的儲備人才,堅實的專業基礎,但缺乏可持續性發展所必需的團隊精神、創新觀念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機制。目前,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的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生產性實驗條件不夠。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就是校企合作。如果說前幾年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口號上,停留在“合”上,那么近幾年校企合作已進入實質性的融合階段,“合”后如何進行“作”,任重而道遠。
(2)教師之間團隊作戰能力較弱。現有的航空材料工程學院是在原有的模具教研室(原模具專業、材控專業、焊接專業)等的基礎上成立的一個具有活力的新的教學單位,但是目前的管理過程中,過多的強調專業分工,各個專業之間的教學資源、人力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地配比,教師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因此,目前學院教學成果、科研成果較少,已有的成果多是可以通過部分教師的單槍匹馬可以完成的小成果,無法完成較大的項目。
(3)職稱結構較低。航空材料工程學院,雖然師資力量中研究生以上所占比例較大,但是整體平均年齡小(平均年齡不到33歲),職稱結構低(初級、中級職稱占教師總數的88%),副高以上職稱中僅有5人(其中2人為人事),較低的職稱結構嚴重制約了學院在科研項目申請、教改項目申請等方面的發展。
(4)教科研標志性成果欠缺,國家級獎項、科研項目暫無。目前,航空材料工程學院所承擔的科研、教改及精品課程建設等多方面任務中,標志性的成果太少,目前已有的成果僅有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其它的項目僅僅局限于院級層次,需要盡快在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教改項目中實現零的突破。
(5)學生各種全國大賽項目機制不夠健全。學生在全國性大賽的參與度和獲獎度檢驗一所高校科研、教學及綜合實力的有力表現。目前,航空材料工程學院參加全國性的競賽基本為零,老師、學生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中,學生的綜合潛能沒有得到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也沒有及時發揮。近年來全國的部分學生大賽,特別是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形式和教學改革的發展緊密銜接,因此應該積極組織學生、老師參加各種全國性比賽,并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全面形成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新氣象。
(6)航空特色不夠突出。航空材料工程學院已有的大部分專業在航空類企業均有崗位設置,特別是復合材料專業,更是航空類企業大量需要的專業,而現有的專業發展和航空類企業的要求有一定的脫離,航空材料工程學院航空特色專業體系有待進一步的挖掘和擴大,應進一步擴大學院航空辦學影響,使航空材料工程學院專業更多地和航空進行融合,針對航空企業加工對象、手段、工藝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在課程設置、培養目標等方面凸顯出學院航空辦學特色。
二、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分析
1.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的機會分析
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為學院專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同時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主要表現在:
(1)中央財政支持實驗室建設項目。根據陜財政(2011)80號文件精神,航空材料工程學院復合材料專業實訓基地獲批2011年度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央財和學院將共同投資340萬,建設復合材料實訓基地,這將強有力地推動航空材料工程學院復合材料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并有力地帶動模具、材控、檢測、焊接、熱處理等專業群的實驗室的建設,有力地推動了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的專業建設和科研發展。
(2)擁有一大批年富力強的青年教師適應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改革的步伐。目前,正處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歷史最好時期,也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最快、改革力度最大的時期,改革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年富力強的教師迅速適應改革發展要求,并能夠積極參與到改革的步伐當中,及時、快速領悟國家高職發展方向,高效迅捷的推進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航空材料工程學院擁有的一大批年富力強的教師為適應高職的改革發展奠定了人力資源基礎。
(3)國家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高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期間中國航空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航空產業已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大型飛機項目總體投資將達2千億人民幣,我國首家大飛機C919將于2014年實現首飛。在國家航空高速發展的同時,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航空材料工程學院可以為我國航空的發展持續提供大量的航空材料類的高技能人才。
(4)社會快速發展需求高技能型人才。我國各地紛紛傳來高級技工告急的信息。企業因為缺乏高級技工而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缺乏競爭力,國家缺乏高技能人才則會影響整個行業乃至全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強大的社會需求直接推動了高職院校的發展,以培養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
2.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的威脅分析
正所謂機會與威脅同在。任何事件的影響都是相對的,航空材料工程學院在迎接巨大機會的同時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來自兄弟院校專業建設的威脅。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的部分專業其他兄弟院校開始相同或相近的專業,特別是在省內和其他院校有著激烈的競爭。如我院的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陜西省內的大部分工科高職院校均開設了此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較為激烈;再如我院的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專業,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均開始該專業,特別是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該專業是省級重點專業,并且是國家示范建設專業,投資了大量的資金進行了實驗室及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教學科研實力雄厚,而我院這些專業的實驗實訓條件、師資隊伍建設和兄弟院校有一定的差距。
(2)老百姓對高職教育認識不夠,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經過近十年多的發展,我國高職院校學生規模占到高校在校學生的一半,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速度令人矚目,并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但許多老百姓在可能的情況下更愿意把子女送入本科院校就讀,他們對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有所懷疑,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所從事的技能型工作不夠理解。
(3)學院的部分專業屬于艱苦專業,招生形勢不夠理想。學院已有的部分專業,雖然就業形勢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但是由于專業較為艱苦,且考生及考生家長對專業的理解過于膚淺,造成招生形勢不夠理想。如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近年來學生就業形勢非常火爆,供求比達1:2,甚至更大,但是考生及家長將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片面地理解成為街邊小店所從事的簡單焊接工作,認為技術含量較低且較為辛苦,而不愿意報該專業,航空材料工程學院該專業連續幾年未能完成招生計劃,且錄取學生多是調劑生。
三、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發展策略
目前,正處于學院和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發展的最好歷史時期,學院應根據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仿真政策,結合學院的專業和實際,制定符合環境變化的發展策略,揚長避短,抓住機會,特色發展,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內涵發展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形成規模化,目前,高等職業學院的數量和在校生規模已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內涵發展,提高教育質量,辦出學院特色,要以教學為中心的原則,創新體制機制,系統優化管理、師資、條件等人才培養的要素,提高對教學的保障能力和水平,真正落實發展以學生為本、教學以質量為本的理念。
2.校企合作,產學結合職業教育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校企合作、產學結合。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緊密結合企業,與航天四院向陽材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西安航空發動機廠在學生頂崗實習、技術服務等方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在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深度,與相關專業在學生培養、頂崗實習、技術開發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的自身優勢,以項目為載體,使更多的學生通過項目的參與,了解企業生產過程,提高學生技術技能,提升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3.優化專業方向航空材料工程學院目前共有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材料工程技術、檢測技術及應用、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等五個專業。隨著企業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且對新技術應用方面要求不斷提高,學院應緊跟企業技術發展,調整專業方向,為企業培養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如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沖壓方向,目前,自動化生產技術在沖壓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該專業除了加強傳統的沖壓工藝、成形設備等方面的教學,還應加大生產過程自動化方面的教學,使學校的理論學習緊貼企業的技術革新。通過應用企業戰略管理中常用的“swot分析法”對航空材料工程學院進行全面的分析,學院在工學結合、師資力量、專業特色等方面有著鮮明的優勢,但同時還存在科研力量薄弱、專業較為辛苦等方面的壓力,在全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條件下,相信學院抓住歷史機遇,重視內涵發展,加大校企合作,優化專業方向,必將取得更大的進步。
作者:龔小濤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