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院新院區文化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新院區環境文化建設的主要舉措
1.外環境及視覺識別體系建設醫院在外環境文化建設中重點體現了生態平衡、景觀美化、活動休閑及啟發教育四項基本功能,并輔以草坪、假山、林木、長廊、小溪、噴泉、雕塑及景觀小品等載體建設。醫院在外環境建設中突破了過去單純的“美化”功能,充實其外環境文化內涵,并與醫院軟、硬環境形成和諧整體。此外,綠化作為醫院環境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醫院室內、外環境文化的主題,醫院通過采用盆栽綠化、中庭綠化、地面綠化等具體措施,來優化和美化醫院環境。總之,醫院在外環境文化建設中講究知法善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并努力打造文化主題公園式醫院。視覺識別體系作為醫院形象識別系統的重要組成,能夠使得醫院形象在統一的層面上得以展示。醫院新院區通過視覺識別體系的建立,體現了該院形象、歷史、個性與規范,呈現了人文文化氛圍。具體到標識標牌設計與使用,也達到了簡明、連續、統一、醒目的基本要求。此外,醫院還對服裝胸牌、各類辦公用品、科室門診辦公用品以及一些日常性的各類醫療辦公用品進行了規范化設計制作,有效地傳達現代型醫院管理的良好形象。
2.門診大廳。門診是醫院最前沿的服務窗口,也是醫療服務的直觀體驗場所。醫院在門診大廳中心位置設置了“患者服務中心”,開展導診、分診、預約掛號、咨詢解釋,以及其他相關配套服務。此外,由于門診大廳人流量大,會產生各種煙塵、有害氣體和噪音,醫院通過在大廳內盆栽花草、樹木、做花飾等,促進聲能和有害氣體的吸收,還利用各類植物的觀賞作用和豐富的色彩、造型為病人提供一定的視覺焦點,創造富有自然氣息的空間,緩解病人緊張焦慮的心情。醫院在門診大廳上部空白大理石墻面處,設計安裝了具有傳統中國元素的裝飾浮雕畫,畫面內容體現了生命、熱情、愛心和希望,與醫院功能相吻合。醫院還利用門診大廳后部空處,設計了長達數十米文化長廊,以展示醫院改革發展各項成果和職工風采風貌,還在相關位置,設立了茶餐廳、鮮花售賣處、書屋、小超市等服務設施,以方便就診患者及家屬。
3.臨床科室。臨床科室文化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著醫院文化建設作用的發揮及成果的落地。醫院把臨床科室環境文化建設概況為內容、形式和載體三要素。在內容上體現臨床科室的學科技術特色,包括科室的基本情況、歷史淵源、專業特色、診療方法與設備、學術交流、科普知識、科室理念等。并要求形式和載體與醫院整體文化建設相互協調。醫院在科室文化建設共性的基礎上,還根據臨床科室的個性特點,確定各區域環境文化建設所起到的作用,即明確各區域環境文化建設的主題。病區是患者在醫院內停留時間較長的場所,也是進行科室環境文化建設的重點。為此,醫院設置了病區文化墻,通過建立這樣的載體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技術、服務、科室動態、醫德醫風等,促進病區及醫護人員良好形象的展示,在內容上,要求必須貼近本科室的臨床醫療工作、服務本科室的患者及家屬。并建立病區文化墻負責人,黨委及醫務護理部每年組織文化墻星級大賽,對優秀者給予表彰獎勵。醫生辦公室和護理站是醫護人員的辦公場所,該院此處環境文化以“崇尚醫德、傳播理念”為主,即體現“救死扶傷、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滿腔熱情、開拓進取、精益求精、樂于奉獻、文明行醫”的行業風尚,展現醫務人員的愛心、責任心及人文素質。
4.候診區。患者對等候的忍耐程度與環境的舒適度、空間的趣味度相關,如何為患者創造一個寬敞明亮、舒適溫馨的充滿人性化的候診空間尤為重要。科室候診空間的裝飾要根據本科室疾病特點,重點傳播治療本科室相關疾病的理念,宣傳防治本科室疾病的科普知識,介紹本科室優勢病種及治療特色、推介治療本科室相關疾病的新方法、新技術等。醫院通過懸掛宣傳欄、張貼招貼畫、視頻網絡,以及印制宣傳折頁等具體方式實現;另外,還把欣賞高雅輕音樂納入候診區,在醫院診室過道掛有風景畫或帶有醫療小常識的畫框以及擺放常綠的花卉,增設服務臺、座椅等,還配有飲水機及宣傳架。這些舉措足以讓候診者感受到醫院想要傳達出的人性化關懷。在手術室、ICU、CCU等特殊區域,為了緩解家屬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醫院此處環境文化突出了“生命頑強,能夠戰勝一切困苦”及“生老病死又是人生的客觀規律”的主題,顯現“身”“心”“靈”的照顧,并以“人文語錄”“靜思小語”及“心靈雞湯”諫言等具體形式表現。醫院兒科候診區還根據兒童興趣特點,將兒童樂園搬進候診大廳,其四壁和天棚都涂上了鮮艷的顏色,并擺放了適合兒童各年齡組的各種玩具,此處環境文化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對兒童患者的人性化關愛。
5.特需病房及健康管理中心。在特需病房的環境文化建設方面,針對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及高端要求,醫院在環境文化的塑造上遵循“高端、典雅、溫馨”的原則,病區及室內以印象派,反映自然風光及人文內涵的油畫為主。病房內,在適當完善生活設施的基礎上,點綴藝術品或工藝品,讓患者有家的親切感。健康管理中心作為新院區的主要功能單元之一,也是醫院著力打造的品牌科室之一。在環境文化的構筑上體現“溫馨、高雅、以人為本”理念,突出形象墻及客戶服務臺設計,環境文化上結合傳統“上工治未病”與現代“健康管理”的歷史淵源、現代成果設計整體風格,并完善體檢流程、注意事項說明、各功能單位的導檢標識系統等,等候區還設置了文化角,方便患者取閱各類健康科普宣教資料。通過上述舉措體現人性化的優質體檢服務。
6.黨委行政職能科室及后勤服務中心在醫院黨委行政職能科室,以樹立“機關為基礎服務、領導為群眾服務”的理念為進行環境文化建設的支撐。通過擺放黨委、行政及各支部宣傳文化版面,集中展示職業道德與行風建設、主題教育活動、黨風廉政建設、對外交流以及學習型醫院建設等各項成果。后勤服務中心樹立后勤工作“為臨床服務、為職工服務、為患者服務”的理念,通過設立各崗位與工種的規范與職責、建立應急預案,完善與落實具體措施,積極打造富有該院特色的服務環境文化。
7.其他區域醫院非常重視職工權益的落實。在新院區環境文化建設中,以“放松心情、調整休息”為用途,為職工修建了休閑活動場所,該場所設置了優雅的環境小品,擺放了休閑座椅及綠色植物,設立了吧臺,提供飲料、茶、棋牌、報紙及雜志等服務,背景還選用了一些輕音樂播放,為平日辛苦勞作的醫務人員提供了一個緩解壓力,舒緩心情的去處。新院區還完善了圖書館、體育場等文化活動場所,預留了院史館的文化設施相關區域。通過這些舉措積極打造人文醫院建設。
二、體會醫院通過實施環境文化建設工程
1.以物質文化建設助推平安醫院物防體系建設醫院物質文化建設,是醫療特色的文化內涵的外在體現。醫院的建筑、器材、設施及危險物品等設置或使用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一個寬敞、安靜、平和、溫馨、有序的醫療環境,會將溫暖和關心滲透到病人及其家屬心中,感到舒心、省心和安心。要將物質文化建設貫穿于平安醫院建設的全過程中,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作用,建設好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和電子巡查系統等,為確保醫院的安全穩定提供物質保障。
2.以制度文化建設助推平安醫院安防制度建設完善醫院制度建設,是平安醫院建設的基礎。首先,制定醫院安全管理制度,層層落實安全責任,簽訂綜治、維穩及消防責任書,提高醫院及醫務人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等的應急救治能力,保障醫療安全;其次,完善安全防范制度,規范教育培訓和檢查機制,狠抓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不斷建立和完善醫療質量持續改進制度,著力提高醫療質量,豐富醫療安全的內涵,如“三級預警制度”“醫療質量點評會制度”等。
3.以行為文化建設助推平安醫院溝通調處機制建設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加強醫患溝通,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以外的服務成為醫療服務的新內涵。患者就醫過程中,往往是主動尋找醫院,被動接受服務,而醫患溝通的本質在于理解、信任和幫助,由于患者對醫院信任感缺失,使得其對醫務人員始終有一種戒備心理,如果這時醫院職工能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為其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同時,能夠安慰與幫助病人勇敢地面對疾病,改善患者在醫院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構建互信、友愛、和諧的醫患關系。醫院要暢通醫患溝通渠道,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調處制度,注重患者對醫療安全的監督。如建立“院長代表制”“首診負責制”等。
作者:周乃忠潘劍平單位: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太原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