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隔震減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從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不斷的進步,然而在建筑行業之中,其高層建筑已經是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但是高層建筑抗震設計中隔震減震的措施依然是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所以本文首先分析高層建筑結構在設計過程中存在的隔震減震問題,其次探究有效的解決措施,并且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下文內容,希望能夠給予同行業工作人員提供出相應的參考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水平,促進建筑企業的發展,為人們的安全提供相應保障。
關鍵詞: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隔震;減震;措施
對建筑結構而言,在對其設計的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就是隔震減震,尤其在對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做好以下內容:第一小震不壞;第二中震能夠修;第三出現大震時不能夠倒等。科學合理的隔震措施能夠全面加強建筑結構設計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進一步促進其穩定性。
1抗震減震問題
1.1隔震減震過程中的支座會受到抗震墻帶來的嚴重影響
在設置隔震減震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上進行分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層建筑附近不能進行這樣的布置,不然就會致使抗震墻在實際地震的過程中會加大承受傾覆力,這樣也會影響到支座拉力。如果受力位置相對來說比較大的話,就要對抗震減震支座進行有效設置,但在設置的過程中要保證每個支座之間的距離不能出現過大現象,但距離不大于兩米的狀況下,就會導致每個支座之間的直徑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對家住結構而言,其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超負荷背景下,尤其是高層建筑,會導致其存在拉應力,在相對嚴重的情況下將會導致其建筑隔震減震性能大打折扣,也會減弱建筑物自身的變形能力。
1.2建筑物走向會影響抗震
地震屬于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地震的出現是地殼運動導致的,因此在設計高層建筑結構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分析地質結構,因為地震出現的過程中,震向會致使房屋出現倒塌現象,震向是指地震過程中的振動的方向,所以對高層建筑而言,在對進行選址的過程中,不僅要考察好地質狀況,與此同時還要和震向進行有效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建筑物自身的走向和震向這兩者之間進行相互垂直,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和震向出現平行狀況,由此可知,如果建筑物的走向與地震出現平行,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建筑物倒塌的風險,但與震向相互垂直的建筑物也會出現比較大的倒塌風險。
2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隔震減震措施
2.1隔震措施分析
首先使用特殊材料進行的地震隔震。對地基而言,它是建筑物中能夠和地震直接進行接觸的接觸面,也屬于地震波中最直接的受力區,因此比較快速并且效果好的隔震措施是對地震進行隔震。通過對基礎部門進行特殊處理,與此同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鋪設墊層,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地震波給建筑物帶來的不良影響,該措施具有比較長的使用歷史,對地震過程中產生的能力進行消耗,進而加強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做墊層的時候,多數都是會采用砂子以及黏土,現階段人們研究出以瀝青作為主要原材料的隔震材料,具有比較好的隔震效果,在日后高層建筑隔震過程中會得到比較相對比較廣泛的運用。其次基礎隔震。該措施主要是把隔震裝置有效的布置在基礎和上部建筑物之間,由于隔震層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基礎隔震措施能夠對地震波的傳遞進行降低,屬于相對比較傳統的隔震措施之一。在施工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不足,由于這種隔震措施比較適合多層或者地層等方面的建筑,如果將其使用在高層建筑中,通常情況下不會發揮良好的隔震作用,并且還會進一步對建筑物資的自震周期進行延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建筑物的自重,降低隔震效果。現階段使用比較普遍的隔震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摩擦滑移隔震,另外一種是滾軸滑移隔震等,所以在選擇隔震方式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建筑的實際狀況,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建筑物的隔震作用。
2.2關于減震措施
對減震而言,它與隔震措施是不同的,建筑措施主要指的就是對建筑物以外的所有部件進行合理的利用,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加大建筑物自身阻力,充分的消耗地震中出現的能量,進一步降低由于地震給建筑物帶來的損害,由于建筑元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多樣化的,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阻尼器以及效能器,與此同時這些裝置還能有效的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滯回型;另二種粘滯型,并且在施工的過程中會得到比較普遍的運用。首先在新建的建筑物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實施減震措施;由于受到自然災害的侵蝕,人們的安全意識已經是越來越強烈,這樣也是促進了新的建筑理念的出現。現階段結合社會在發展過程中的需求,人們比較重視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抗震減震設計,在對新的建筑實施設計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建筑物的基礎位置,這樣做的目的能夠減低地震能量,大部分減震裝置一般都是為了加強建筑后期方針工作而準備的,與此同時也能對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后期防震功能做到相應的補充。其次對已經建成的建筑物進行抗震加固措施,建筑物應該在基礎施工過程中進行減震措施,所以在實際施工時應該嚴格的根據其沒有動工之前便進行,如果超出該階段就不能獲得較好的抗震減震效果。并且對成型的建筑進行抗震加固的話,那么其抗震的效果將會大大折扣,所以要利用消能減震的方法實現減震,但這種方式會導致施工造價出現增加,并且整體的施工階段相對來說也會變得復雜。
3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隔震減震,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就要將其做好,只有這樣才能為建筑企業的發展提供保證,減少地震給建筑物帶來的損耗程度,提高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修明慧.高層框架—剪力墻隔震結構設計理論與試驗研究[D].廣州大學,2017.
[2]莊緒明.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隔震減震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8(25):73.
[3]張楨.高層混凝土抗震墻隔震結構地震反應的支座力學參數影響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7,85(8)123-129.
[4]袁劍亮.復雜高層建筑基礎隔震設計方法及橡膠支座拉壓問題探討[D].廣州大學,2014,55(9)133-139.
[5]劉娟.高層隔震建筑基于性態的抗震設防及地震易損性分析[D].廣州大學,2014.
作者:王鑫博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中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