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自然美和愛國主義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蘇霍姆斯基說過:“對周圍世界的美感,能陶冶情操,使他們變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惡丑行。”自然美是自然形態的典型化與人格化。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峻峭的山峰、廣闊的田野中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真正體察到祖國山河之美,引起審美情趣,獲得美的陶冶,產生熱愛美、熱愛祖國的心理情感。自然美總是和一定的社會意識、社會認識水平相聯系。它于德育主要有陶志和冶情兩方面的作用。烈士熱愛祖國的山水,把她比作天姿玉質的母親,當她被敵人肢解時,便痛心疾首,為之呼號,為之搏斗。祖國壯麗、豐饒的河山,是世代相承永不枯竭的愛國主義教材。對大好河山的眷戀。她引發人民的民族自豪、自尊感,同此產生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一代偉人的詩句正是這種心態的寫照。
作為一個人民教師,你要教育學生同自然美引起無限的聯想,從而激發愛國情感,你自己首先必須了解一些起碼的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審美情趣和演講能力,否則講解起來就不會生動感人。
學生們大都看過電影《火燒圓明園》,對圓明園有個初步的了解和印象。圓明園廢墟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意義的文化貴跡之一。中國的歷史充滿了悲劇,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圓明園實在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教材。圓明園美嗎?歷史上曾經很美。但如今卻是芳草萋萋,斷石殘壁遍是,一片凄涼景象。但我仍認為它是美的,是一種悲壯的美、殘缺的美。著名詩人李瑛在詩作《圓明園的黃昏》里寫道:“世界上有一片廢墟,丟在冰冷的祭臺上,圓明園,這就是你。”看見圓明園,就會激起民族的恥辱感。在一次《觀電影〈火燒圓明園〉有感》的主題班會上,學生們發言踴躍。他們的歷史知識,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惡表示無比的憤慨,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表示痛恨。同時總結歷史教訓,深感自己肩上擔子的重大,表示要努力學習,為振興中華而讀書,避免歷史的悲劇重演。
荷塘是隨處可見的自然景觀,我就利用荷花對學生進行高尚人格的審美教育。
宋代著名的哲學家周敦頤晚年在廬山蓮花峰前寫下了一篇留傳久遠的妙文----《愛蓮說》。作者謳歌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你看它那中直外通的磊磊胸懷,不枝不蔓的情感意趣,香遠益清的獻身精神,亭亭玉立的傲岸氣質,不正是人世間人杰英華的寫照嗎?當今的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股拜金主義的濁流正在沖擊著天真幼稚的年青人的心靈。我利用班會課讓學生講《我最喜愛的花》,我也作了即興演講。我講的題目是《荷花贊》。
我認為在人世間,最貴重的并不是金錢,而是人的高尚的品格。我們要學習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貴情操,做一個高尚的人。我的演講獲得學生一片熱烈的掌聲。
清代詩人袁枚在一首詠西湖的詩中寫到:“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西湖一向以風光秀美著稱于天下,西湖的景色固然很美,但岳飛、于謙兩位民族英雄長眠于此,自然的美便有了深深的人格情態。我曾兩度游西湖。第一次是1996年期間,但那時的岳王廟的大門是緊閉的,讓我甚感遺憾。二十多年過去了,我有機會再度游西湖。其中對我觸動最大的景點還是“岳王廟”。進了大門,只見“還我河山”四個大字躍入眼簾。看到岳飛墳前照壁上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和雙雙跪倒在墳前的秦檜夫婦,讓人心里激起許多聯想。千秋功罪,自有公正的評說!岳飛奮力抗金的民族英雄精神功垂千古。一想起他寫的那首詞《滿江紅》,止不住渾身熱血沸騰!
我所帶的班的學生一屆又屆地畢業了,但我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從沒有停止過。每一個班進十八中,召開的主題班會中,都有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祖國在我心中》、《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故鄉作客的日子里》等等。啟發學生利用與父母家人回故鄉、到祖國各地游玩等機會,書寫有關歌頌祖國自然美的文章,抒發愛祖國愛故鄉的優美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