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媒體電化教學手段思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智力活動的核心是思維,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具體表現。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如何構建“主體參與”的課堂模式,把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并讓這空間和時間發揮出應有的效益,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已成為當今所有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采取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激發興趣—利用精心設計的簡要問題提高興趣——用游戲活動來掀起高潮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模式的提出
教學活動是一種雙邊活動,既有教師的教,又有學生的學。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總是教師一張嘴、一支粉筆、一本書講完一節課,學生被動的接受著這種“填充式”的教學,導致學生上課興趣不高,效率低下。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我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結合學校全面開展“主體性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的實際,進行了主體性課堂教學模式中“娛情激趣”的初探,利用多媒體電化手段,讓學生走進快樂的課堂。
二、理論依據
“娛情激趣”就是激發起歡快喜好的情緒,并使之長久保持。杰出的心理教育專家布納魯認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興趣是一種積極的情緒,興趣有助于人們求知獲藝。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清代王筠曾說:“讀書雖不如嬉歡樂,然書中得有樂趣亦相從矣。”他們都充分肯定了歡快喜好的情緒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興趣所起的定向作用是巨大的誘發條件。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教師的一切教學設想都要落空,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以便激勵他們更好地去學習去探索。
三、模式原則
該模式主要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將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依靠學生能動的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
2、創造性原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課堂上敢于提出問題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四、模式的運用
(一)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要使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前提條件。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樂于學習。心理學實驗表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聲音、圖片、錄象、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教具,能調動學生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并使大腦保持興奮狀態,能為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創造良好的條件。如在教〈〈藍樹葉〉〉時,我首先用多媒體課件放出藍、綠兩種不同的樹葉,通過讓學生去觀察樹葉的顏色,比較兩種樹葉的不同之處,再問:“你們見過藍色的樹葉嗎?”他們都說:“沒見過!”“那課文中為什么會有藍樹葉呢?
是怎么回事?”學生門很想知道究竟,邊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四十分鐘便自動向課外延伸,從而使課堂的效率得到了保證。在〈〈看雪〉〉這篇課文中,針對南方的小朋友從來沒有見過雪這一情況,我首先用多媒體電腦打出這樣一幅畫面:漫天的雪花在空中飄舞,地上白茫茫的一片,田野里的麥苗“閉上眼睛”在雪被子里睡覺,小朋友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非常高興。通過這幅美麗的雪景圖,消除學生的課文環境不熟悉所產生的心理隔閡,使學生對雪產生感官上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激發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而低年級語文語文教材大多比較生動有趣。根據課文體裁的特點,利用電腦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形象的教學,會使學生興奮激動,精神集中。如在進行聲母“9”的教學時,我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首先在畫面放出一個美麗的花環,問:“這是一個怎樣的花環?這些花草是誰采來的?”再在畫面上覆蓋兩只飛來的鴿子銜住花環。(板書:“9”)說:“原來是鴿子妹妹做的,他現在銜住花環想干什么呢?“請學生想象鴿子姐妹倆的對話。(他們打算獻給在龜兔賽跑中得了金牌的小烏龜)通過運用多媒體,失聲共編故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收到良好的認知效果。又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中,集中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我便將這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制成多媒體教具,利用計算機邊演示邊學習:蒼耳是怎樣掛住動物的皮毛去傳播種子的;豆莢在太陽下裂開以后種子是怎樣傳播的;蒲公英的種子怎樣利用風來進行傳播。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攪局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而且能使許多教學上的難題迎刃而解。
(三)利用精心設計的簡要問題提高興趣
精簡的問題是結合文章中心和重難點而提出的,解決了這些問題,全文的思想內容便清晰明了,重難點也迎刃而解。在上課前,我就把這些問題與結合課文的重點而設計的課堂練習制成動畫幻燈片,用多媒體電腦播放出來,當學生答對問題時,電腦上就出現了“你真聰明”“你真棒”的字眼,并自動燃放煙火表示祝賀;當學生答錯時,電腦上也會出現“不要灰心,下次在努力”“失敗是成功之母”之類的字眼,提示學生繼續努力。這樣,不但節省時間,而且給學生以極大的吸引力,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是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四)用游戲活動來掀起高潮
語文教學要超越語言文字的曾面對學生進行審美的教育,但也不能脫離語言文字這個基礎、工具。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獎,語言文字的學習,即使重要的,也是枯燥的。這時,我就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活潑有趣的游戲引入課堂。
在語言文字的教學中,我運用電腦工具,將每一個生字都寫在一朵花的中央,這個生字的每一個詞語都是一個花瓣,學生每組一個詞語,就給花兒沾上一片花瓣,利用〈〈花開幾瓣〉〉的游戲來幫助學生擴詞;我又用多媒體電腦在每一只小動物的身上都寫一個生字,叫小朋友們給每個小動物找一個好朋友,利用〈〈找朋友〉〉的游戲來教學生搭配詞語;我還在教學課件中設計一棵果樹,果樹上掛滿了許多的果實,每一個果子上都有一個詞語,要求學生用〈〈摘果子〉〉這個游戲來練習詞語分類。多媒體課件顏色鮮艷,富于吸引力;游戲生動有趣,深得學生喜愛。通過多媒體課件與游戲活動的有機結合,學生既可加深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能活躍身心,使學生更輕松、更快樂、更主動地走進課堂,更熱愛快樂的語文課。
通過多媒體電化手段和主體性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輕松、活潑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促使學生成為學習上的主動者,保證讓學生愉快地學習,走進快樂的課堂,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