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程環境下實驗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省普通高中新課改實施已兩年了,兩年來,作為新課改內容中的物化生實驗教學在課程的開設、教師隊伍的建設、裝備的改進以及教學研究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容忽視的是,實驗教學的實施還面臨著經費投入不足、制度保障不夠、師資缺乏、教學有效性不高、評價體系不健全等困難和問題。因此,各部門和學校要進一步端正對課程的認識,加強管理,才能實現實驗教學的規范化、常態化和持續化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實驗教學;教學現狀;問題與對策
【Abstract】Myprovincecommonseniorhighschoolnewthelessonhavealreadychangeimplementfortwoyears,twointhelastyears,conductandactionsnewthelessonchangethethinginthecontentstoturntolivingexperimentteachingatcourseofsetup,teacher''''stroopsofconstruction,materialofimprovementandteachingresearchetc.allhaveverybigofexaltation.ButallowofnowhattoneglectBE,experimentteachingofimplementstillfacebudgetdevotionshortage,systemguaranteenotenough,shortageofteachers,teachingusefulnessnotGao,evaluationsystemnotsoundetc.difficultyandproblem.Therefore,eachsectionandschoolwanttobefurtherregulartocourseofunderstanding,strengthenmanagement,thencanrealizationexperimentteachingofthenormturn,normalizationwithkeeponturndevelopment.
【Keywords】Newcourse;Experimentteaching;Teachingpresentcondition;Problemandcounterplan
1.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實驗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探究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對社會、自然和自我的責任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受陳舊的課程理念和學科教學中心論的影響,我國的實驗教學嚴重滯后,存在著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各種規章制度不健全,師資缺乏,教學方法和模式呆板僵化,社會支持不夠等問題,從而導致中學生的實驗技能明顯不足,學生學習脫離現實生活和社會實際。
國家在2001年啟動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現代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創新能力。2007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踏入了新課程改革的行列,對傳統的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目前我省的實驗教學的現狀是什么,面臨哪些問題,應如何解決,為了摸清這些問題,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和解決辦法,為省教育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2.對本研究的一些說明
2.1課題概念的界定。實驗教學主要指高中物理、化學、生物課程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學生的分組實驗。
2.2研究的內容。新課程環境下實驗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
2.3研究的方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實地考察法。
2.4調查對象、工具。我們首先在網絡和圖書館查閱了一些資料,然后設計了問卷和和訪談問題。對于學校的教師、領導、管理人員及學生,我們主要采用問卷和訪談結合的辦法;對于各地的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門、家長、及社區管理人員,我們主要采用座談和訪談的形式。對于學校的一些硬件建設,我們還專門進入實驗室、器材室、專用教室等活動場地進行考察、測量和計算。
2.5問卷的設計、發放與回收。問卷調查共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我們于2009年2月底設計了第一份調查問卷,向參加陜西省高中校長研訓班的高中校長發放了課題調查問卷300份;第二階段,我們于2009年3月份對第一階段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問卷分為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兩種,每種問卷采用選擇題(包括多選)、填空題、簡答題三種類型。設計問卷時主要從政策執行、領導管理、硬件建設、師資建設(包括師資水平、管理及培訓)、教學(學習)現狀及效果、教學評價、制度管理、保障措施、問題及建議等幾個維度設計問題,力圖全面了解目前各個學校的實驗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2009年6月2日至20日,我們分別調查陜北高中5所,關中和陜南各7所,共19所學校,其中省級標準化高中7所,市級標準化高中6所,普通高中6所。對每所被調查學校的理化生教師、實驗員以及研究性學習指導教師,我們原則上鼓勵全部參加;對于學生,每所學校在高一、高二年級各隨機抽樣60人,共120人。發放問卷2890份,回收問卷2525份,有效問卷為2345份。同時我們走訪政府教育管理人員95人,家長356人,社區管理人員128人,并做了訪談筆記。
3.新課程環境下我省高中實驗教學的基本現狀
3.1師資情況。
3.1.1年齡和學歷。通過調查和訪談發現,目前許多學校實驗室管理人員年齡偏大的教師居多;92%以上的實驗員的學歷都達到了大專以上,基本上能滿足高中實驗教學的要求,但實驗員數量不達標,特別是專職實驗員比較缺乏。
3.1.2技能與培訓。問卷統計顯示,有16.22%的理化生授課教師認為:實驗教學缺乏指導與培訓,尤其對專職實驗員基本上沒有培訓,實驗員更多的是承擔儀器保管的作用。
3.2實驗室建設和使用情況。調查發現,95%的高中都有單獨的理化生實驗室,但個別農村高中物理、化學和生物實驗室卻各只有一間房;現有實驗室的設備、器材和藥品普遍短缺,而且更新不及時,實驗教學指導用書偏少,實驗室檔案管理不完善、不規范;85.74%的學生認為實驗室僅在實驗課時對學生開放,說明實驗室使用率較低。
3.3實驗教學的方法與模式。在調查“教材安排的演示實驗教師的處理方式”時,問卷統計中顯示有29.82%的學生回答是“簡單的學生演示,復雜的老師演示”;有35.91%的教師認為實驗教學的形式主要是“教師按照教材安排擺放儀器,學生做驗證性實驗”;只有8.82%的教師認為實驗教學的形式主要是“學生根據實驗原理和方法,自行設計實驗并充分進行自主探究,老師只進行幫助指點”。由此可見,目前的實驗教學是:重理論,輕實驗;重驗證,輕探索;重結果,輕規范;學生的創造、探究能力得不到發展。
3.4教師的教學與科研。在座談中,許多老師認為對課堂教學的研究較多,而對實驗教學的研究很少;而且由于缺乏專家指導和理論引領,教師想成為研究型教師比較困難,所以教師整體科研水平普遍較低。
3.5實驗教學的評價體系與制度。在問及“你校對實驗教學效果的評價和考核方式”時,問卷統計中顯示,學生回答“以試卷分數和實驗技能測試成績為準”的達41.90%,教師達52.51%。由此可以看出:新的評價體系不健全、以書面測試為主,對學生實驗的過程和動手實踐能力考查不夠,需繼續完善。
4.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4.1教師隊伍建設。由于教育行政部門對實驗教師的配備不及時,編制和職稱認定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和落實,導致專職實驗教師數量不足;由于師訓部門對實驗員的培訓不重視,甚至有些培訓中就沒有這門科目,或者培訓只是走形式,所以實驗教師的技能不高。
4.2實驗室建設和使用。對照《陜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術裝備規范(試行)》,調查中發現實驗室的數量不足,藥品短缺,實驗設備和器材沒有增加和添置,有些設備器材已老化,不能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各學校經費緊張,領導重視不夠,教育行政部門檢查和督促不力。由于不同地區、不同級別的學校由于經濟、師資力量、管理水平不同等原因,在實驗室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差異較大:城市中學、經濟發達地區、級別高的學校,實驗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較高、較規范;而農村中學、經濟欠發達地區、級別低的學校,實驗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較低、不規范。
4.3實驗教學的方法與模式。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實驗教學內容缺乏整體規劃,忽視學生接受能力和個性差異,忽視對學生心理指導,導致教學方法與模式單一,加之教師擔心做實驗浪費學生時間,進而影響高考成績,所以在教學方法與模式上缺乏創新。
4.4教師的教學與科研。由于有些實驗教師對國內外新形勢下實驗教學研究領域的新理論、新成果、新信息關注不夠,加之教師平時工作量大,時間和精力不夠,研究意識淡漠,課程資源開發的意識和能力不強;同時由于教研部門對實驗教學的研究不重視,對教師缺乏理論指導和專業引領,從而導致了科研型實驗教師偏少。
4.5實驗教學的評價體系與制度。相當一部分學校對課改還處于摸索狀態,實驗教學評價制度還沒有健全、完善,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也沒有對實驗教學進行過程管理和檔案管理,將學生實驗完成的時間、質量及考評結果,沒有記入學生的成績檔案,也沒有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中去。
5.新課程環境下對高中實驗教學的幾點建議通過這次理化生實驗教學的調查,我們已經感覺到實驗教學是制約新課程改革的瓶頸之一,因此我們經過仔細研究分析提出了以下相應的對策,供教育行政部門、課程制定部門、教研部門、師訓部門以及學校參考,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改革。
5.1教師隊伍建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早規劃普通高中教師專業結構的調整,及時解決實驗教師的編制和職稱認定問題,督促學校根據需要逐步配齊配足實驗專職教師;切實做好實驗教師的新課程培訓工作,將培訓的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體系之中,并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要堅持“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使實驗教師更好地掌握普通高中各學科實驗教學的理論和方法,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和維修技能,并對其教學技能進行定期檢查、考核、獎評,幫助和督促教師開展好實驗教學。
5.2實驗室建設和使用。按照《陜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術裝備規范(試行)》的標準配齊實驗室及探究室的設施、設備、器材、藥品等工具,結合新課程的需要,我們必須盡快配備適合新課程的儀器設備:
首先,教育技術裝備部門和教研部門要密切聯系,盡早制定出新課程標準下的儀器裝備目錄。在管好、用好現有實驗設備的基礎上,能投入一定的經費購買必要的設備、儀器和藥品。同時要制定原有配備儀器的再利用指導意見,讓放在儀器室的儀器重新發揮作用。
其次,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新課程環境下的實驗室管理辦法,鼓勵教師要克服困難,利用實驗室現有的器材,特別是平時閑置的器材,自制教具,設計開發出新的實驗。或者對實驗方法、實驗過程等進行合理改進,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作用,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充實實驗教學項目,努力完成新課標所規定的實驗內容。
第三,組織省內外專家編寫實驗教學指導手冊,以指導學校的實驗教學,同時鼓勵學校自編實驗教學校本教材,不斷更新實驗手段;學校還要高度關注實驗室的安全問題,加強高壓電源、危險性物品、放射性材料的管理,加強消防以及發生傷害的應急性措施等方面知識的教育與防范,將實驗環境的安全、環保落到實處。
5.3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模式。目前高考、學業水平考試中都有實驗內容,教師平時的測驗中也經常涉及實驗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實驗的準備、實驗計劃的制定;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或對原有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實驗材料進行大膽改革創新;還要積極探索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實驗教學方法與模式,對已有的教學模式進行發展與創新,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和創造性。
5.4實驗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教學活動:成立活動小組,觀察實驗、實物、模型,并動手去做實物標本、水果電池等;收集查閱資料,了解理、化、生各學科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和科學發展的前沿事物,并嘗試提出解決方案;開展討論(辯論)會,討論各學科中的社會熱點問題,如自然界碳、氮循環對生態平衡的作用。
5.5實驗教學的評價體系與制度。筆試是教師的主要實驗教學評價方式,實驗教學的另一種評價方式是考核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改革現行的高考制度,在高考中滲透實驗技能的考核,使實驗試題不再是課本中的實驗,而是一個全新的情境,考查學生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這種能力要求學生能靈活應用所學的自然科學理論、實驗方法和儀器,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并處理相關的實驗問題。
5.6改進新課標對理化生實驗的要求。新課標中沒有明確劃分哪些是學生實驗?哪些是演示實驗?目的是讓學校做更多的實驗,但實際上恰恰相反,學生實驗幾乎都可開可不開。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課程標準制定部門應該現實一點,要根據我們的國情以及基礎教育的現狀,在課程標準中明確列出學生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這樣做一方面有助于教育技術裝備部門按照新課標統一進行配備儀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校制定實驗教學計劃。學校在新課標沒有明確實驗類別的時候,無法制定實驗教學計劃,老師也就無法開設實驗。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