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師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我校的教學改革實踐,以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著重探討了高師院校公共體育課實施“三自主”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及其可行性。
[論文關鍵詞]高師院?!叭灾鳌苯虒W模式可行性
“三自主”教學模式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過程中較為典型的一種改革模式。它以學生自由選擇學習項目、上課時間、任課教師為基本形式,打破原有系別、班級,重新組合上課,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的學生需要。本文試圖對“三自主”教學模式的設計進行可行性分析,通過實施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倡導開放式教學,拓展體育課的時間和空間,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體育教學水平,為完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以白城師范學院的非體育專業2005和2006級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90份,回收率98.33%;有效問卷588份,有效率98.OO%。問卷的信度檢驗采取了小范圍內“測量、再測量”的方法,兩次問卷的相關系數:R=0.82,P<0.01。問卷的信度得到了檢驗,因此調查結果是可信的。
二、結果與分析
(一)“三自主”教學模式的設計
1.“三自主”教學模式的課程設置
為了貫徹新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精神,經過反復論證,于2006年9月,白城師范學院制定了新的教學大綱,增加了新的教學內容,取消了實施多年的普修課+選項課的教學模式,全部改為選項課。
課程設置分兩類,即理論課和實踐課。理論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運動項目技術與戰術理論知識、運動健身的基本原理與鍛煉方法、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等方面。另外,教師可以將最近的體育信息和重大體育賽事直觀地搬上講臺,及時傳播給學生,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實踐課全部以專項課形式進行。據現有的體育資源以及學生的興趣,我們設置了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散打、跆拳道等15個運動項目,形成了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內容、任課教師和上課時間的“三自主”選課機制。調查表明,新的課程設置深受學生們的歡迎(見表1)。
2.“三自主”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策略
(1)建立“三自主”網絡選課制。第一,選課前在網上公布相關信息。內容主要包括:學生選課的時間和要求;所有備選項目的介紹、層次、教學內容、考核方法和標準;各項目授課教師的信息;上課時間的安排。第二,在學生獲得上述信息后進行網上選課。即初選,選擇自己的上課項目、層次、時間、班級和任課教師等。第三,針對有些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正常選課,或者選某個教師、某個項目、某個時間的人數太少或者太多,不能按正常的教學班開課或選課的情況,一般進行再選或者人工安排;也可以給學生一周的試聽時間,再給學生一次選課的機會。另外,每個班級學生的人數一般控制在3O人左右。
(2)拓展課程時間和空間?!叭灾鳌边x項課的實施,首先,要取得教務處的大力支持,在優先安排其他課程的情況下,盡可能將學生的空課時間均勻分散到每一節課。其次,體育系要充分挖掘潛力,開出盡可能多的項目,并適當將一些學生興趣集中的項目放在晚上開課,根據現有的場地設施條件調整上課時間。上課時間可以從上午1—2節課開始至晚上9一10節,星期六、星期日都可以開課。針對學生十分喜愛項目的場館不足問題,我們應盡力動員學生分散到各個時間段去選項目,第一個時間段選滿了就自動關閉,學生就只能去選第二、第三……時間段上課,同時把這些教師的教學時間段分散,使每個時間段都有這些項目的專項教師上課,以滿足學生選課的需要。
(3)設計分級教學。實施“三自主”網絡選課,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因此,學生上體育課的熱情空前高漲。但是,我們在教學中也發現,各選項班學生的專項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差異較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按統一大綱、計劃組織教學,結果出現了一部分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
根據學分制的規定,允許學生選擇不同深度的同一門課程,結合學分制管理的新特點,我們設計了分級教學的管理模式,鼓勵學生以最短的時間學最多的知識與技能,盡早掌握較高水平的體育知識技能,為終身體育鍛煉打好基礎。因此,我們將所有的開設課程均分為基礎班和提高班兩種類型供學生選擇,受到了學生們的廣泛歡迎。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們把專項班分為2—3個層次,依據不同層次制定相應的課內教學計劃,教學時先分層次授課,以練習各層次的基本技術為主,而后,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交互練習,發揮學生之間相互“傳、幫、帶”的作用。在不同層次之間可實行彈性調整,進步較快者可進入高一層次,停滯不前者降一層次。對進步幅度較大的學生,可給予加分獎勵。實踐證明,這樣既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制定“三自主”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
建立課程評價體系的目的在于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大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也能為衡量教學效果提高重要依據。因此,我們在制定體育課程評價體系時,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并堅持定量評價和行為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強化激勵、發展的功能,在對運動項目技、戰術和理論知識進行評價的同時,把學生良好的參與意識、學習態度、人際關系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以及進步幅度、考勤等納入評價內容。既重視學生之間的互評,又要與學生自訂的學習目標緊密結合,這種重視效果和過程的雙重評價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傳統的一次考試定終身的弊端。
(二)“三自主”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教師資源的可行性分析
(1)體育教師的基本情況。目前,白城師范學院現有任課體育教師36人,其中男女比例是3:1,年齡結構;年齡段在4O一49歲的8人,占22.22%;30—39歲的15人,占41.67%;29歲以下的13人,占36.11%,年齡結構趨于合理。他們來自全國1O所體育院校,學源情況合理,技能水平較高,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是體育課程改革的生力軍。
(2)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體育教師的學歷主要由本科生組成,本科生l9人,占52.78%;具有碩士學位的6人,占16.67%;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11人,占3O.56%,這是推進我校體育事業發展極為有利的因素。
(3)體育教師職稱結構。目前,我校體育教師具有教授職稱的1人,占2.78;副教授有1O人,占27.78%;講師有12人,占33.33%;講師以下職稱的有13人,占36.11%。從職稱比例看,學校應鼓勵體育教師努力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盡快提高自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
(4)體育教師的專業特長。具有各項目體育特長的教師較多,專業面廣,這些教師不僅專業技術過硬,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組織能力,而且還可兼項(見表2)。因此,實施“三自主”教學模式的這一客觀條件基本成熟。
2.場地、器材的可行性分析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的通知精神,我校除沒有游泳池外,其他場地設施基本完善。體育器材是能否順利開展體育教學、體育鍛煉、休閑健身的必備條件之一。學校深明此理,因此,我?,F有的體育場地器材配置基本趨于完善。對于一些易損耗且相對較貴的,如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器材,一方面,學校盡量配齊所規定的學校體育器材設施;另一方面,努力利用現有的體育資源,開展有償服務,發揮體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同時,最大限度地挖掘場地器材的使用空間和時間,充分利用學校的空地和周邊環境,我們還與市體育局采用資源共享的形式進行游泳項目的教學與訓練。這樣我們實施“三自主”教學模式在場地、器材方面還是可行的。
3.時間安排的可行性
主要采取教務處統一安排各系、各專業每個學期上課的科目、教學時數、教學時間,學生網絡選課的方式。體育課大都安排在上午3、4節和下午5、6節,個別安排在7、8節,其他時間沒有體育課。經過調查發現,各個專業在學校安排該專業上體育課的時間并不是唯一的,同時還有幾個時間段是空閑的,可以用來上體育課(見表3)。
據表3得知,“三自主”教學模式不僅拓寬了上課的時間和空間,符合學生上體育課的愿望,有助于學生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同時也避免了上課時間集中、場地和器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弊端。如果教務處能夠按照實際情況和大多數學生的意愿安排體育課,實施“三自主”教學是完全可行的。
三、結論
一方面,“三自主”教學模式是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一種改革嘗試,對我校體育課進行重新設計符合我校實際情況,充分體現了新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精神,同時也體現了高校體育“以人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另一方面,我校采用“三自主”教學模式是比較理想的,也是可行的。它不僅能拓展上課的時間,緩解場地、器材的不足,而且能使體育教師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可以在高師院校公體課中廣泛推廣。超級秘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