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復習課問題研究下初中數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調查發現,目前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師在上數學復習課時形成一套思維定式.很多教師沒有從過去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中走出來,還是停留在過去的教學理念中,復習課往往是教師一堂言,滿堂灌.這樣導致雖然教師心中對數學學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只是簡單的記憶,對知識點的關聯性沒有理解透徹,知識架構是分散的,更談不上融會貫通,這對學生的長期學習是非常不利的.第二,現有教材編排忽視復習課,復習課的教學忽視教學目標,使得教師擔心教學任務和教學進度,壓縮復習課的時間,而學生不能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第三,數學復習課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如教師先進行概念、定理的回憶;再加少量例題講解;然后學生做一定比例的練習題;最后進行小測試來反饋學習成果.這樣模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有效的體現,導致學生沒有真正領悟各知識點之間相互的關聯性及內在的聯系,雖然有大量練習題做輔助,但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復習課案例分析
案例:“解直角三角形”坡度復習.1.知識回顧(1)概念復習:坡比(坡度);坡角;坡度與坡角的關系.(2)課前練習:如防洪大堤的橫斷面是梯形,壩高AC等于6m,背水坡AB的坡度i=1∶2,則斜坡AB的長為m.進行課前練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檢查、鞏固,通過數形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思考.2.范例嘗試例如,一段防洪大堤的橫截面為等腰梯形ABCD,路基頂寬BC為2.8m,大堤高1.2m,斜坡AB的坡度i=1∶1.6,計算路基的下底寬(精確到0.1m).學生分析完成,改變例題,變題如下:為了增強抗洪能力,現將堤壩加高,加高部分的橫截面為梯形DCFE,EF‖DC,點E、F分別在AD、BC的延長線上,當新大堤頂寬EF為3.8m時,大堤加高了幾米?或是將坡度由原來的1∶2改為1∶2.5,計算完成這一工程需要多少土方?以課本為基礎,通過題型的變換,學生不僅回顧了已學知識,而且也接觸了很多新題型,有利于學生提高“舉一反三”的思維拓展能力.
三、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改革措施
由上述實際案例可看出,結合學生特點和已有知識結構,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設計了這節復習課,利用一題多問、一題多變的方式,采用層層遞進例題的方法,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活躍了課堂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可充分利用這一方式,以提高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質量.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重新樹立教材觀,教師可對教材、教輔進行再加工,再創造.復習課如果只是把課本、資料上的題目照搬照抄,使用起來總感到凌亂、目標不集中,講解單調,題目功效較弱等缺憾.這樣,教師備課時考慮好想要達到的目標,廣泛閱讀,仔細篩選,大膽重組編成需要的題目,使用起來很方便,講解起來易透徹,教學意圖非常明顯.第二,新課改倡導探究式教學.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指教學過程在教師設置的問題引領下,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潛能,同時采取學生合作討論、教師適時點撥的方式,并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班集體等多種質疑解難,嘗試創新的活動,充分訓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利用自己所學知識來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可采取“一題多問”、“一題多變”、“一題多人板演”等方式,教師給予學生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分組討論,這樣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其自學能力,而且讓學生在做題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求解過程中求創新、求速度、求最佳.
四、總結
總之,數學復習課對學過的知識能夠起到檢查、鞏固、提高、拓展的功效,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應當適當安排一些典型例題.復習課題目的選擇和教學安排應該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整理知識、整頓習慣、整合思維;二是引導思考、自主探究、激活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從學生出發、以課本為基礎,同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初中數學復習課才能得以革新,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李明樹單位: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