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首先說明了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要求,然后重點分析了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以期能夠進一步提升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水平,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人才資源。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
中職學校培養的是市場所需的專業性人才。這種人才符合社會需求,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技能人才。從就業來促進教學,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學好專業,提升能力,勇于創新。所以中職學校在當前大數據背景下,要盡快進行教學改革,以就業為導向,完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落實教育改革的相關措施,形成新形勢下的新的教育體系。
1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要求
1.1以服務為宗旨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將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調整教學主導地位,轉變為以服務為宗旨的服務性教育模式。在服務性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服務思想、服務態度和服務能力,從而為社會輸出服務意識強,服務能力高,專業技能過硬的中職技術人才。
1.2以就業為導向
中職學校學生畢業后面臨的是就業問題,以就業為導向,能夠很好的解決中職學校學生的就業。學生要保證身體、心理、精神、意識均達到就業要求,在利用堅實的職業技能,不僅可以實現就業,還可以實現創業。因此體育教學中,要將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進行雙重培養與訓練,使就業技能得以提升,實現體育教學的創新改革。
1.3以能力為本位
以就業為導向,體育教學要突出能力培養,使學生在創新能力,專業技能能力,合作能力,競爭能力上都有所突破。需要在專項訓練時滲透職業精神培訓,積極引導學生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善于動手,注重能力培養,為社會輸出中職體育綜合性人才。
2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
2.1更新教學培養目標
以市場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育改革,首先要深入市場進行崗位調研,明確體育專業教育現狀,就業現狀和市場需求,以就業目標為培養目標,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手段,實施教學新目標,滿足市場需要。以技能培養為核心,以服務意識培養為紐帶,以職業競爭為激勵,以團隊協作為助力,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
2.2完善課程體系
以就業為導向,宗旨體育教育學要視市場需求而動。完善課程體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改革。體育教學以運動為主,課程體系就要適當縮短課堂理論課時,將部分理論課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去,實踐結合理論進行訓練,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從而突出課程體系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此外,中職學校還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行為特點,認知能力能展開特異性教學,實現教學的有針對性和有目的性。
2.3培養良好課堂習慣
中職學校的學生具有厭學好動、易激動、自卑偏執,缺乏自我控制力,缺乏自信心。在進行體育教學創新改革中,要注重對學生心理的引導培養學生正確的課堂行為和學習習慣。教師要體現服務角色的指導作用,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鼓勵學生參與團隊協作訓練和競技比賽活動,及時對學生的缺點和不足進行指導和評價。使學生能夠掌握規范的動作和技能,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心態。
2.4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育,培養的是具有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的人才,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進行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有很多體育運動需要隊員之間的團結協作,相互信任,頑強拼搏,但配合優秀的技術動作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如籃球、足球、排球、團體舞蹈等等。在日常教學中,除規定的技術動作和相互磨練之外,還要不斷的滲透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拼搏意識,使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團隊合作精神,為將來進入崗位合作共贏,互相鼓勵打好基礎。
2.5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創新過程中注重就業引導,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宗旨技能人才,需要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愛好的職業化發展,形成具有個性化培養的教育模式。而且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析,使體育教育更具有目的性和直接性。例如,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向學生提供舞蹈、輪滑、籃球、乒乓球等等網絡教學資源,使中職院校教學除基本體育項目外,直接走進學生的內心進行興趣教育。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有利于學生向個性化方向發展。
2.6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中職學校接收的學生有諸多共同點,就是好動厭學、判逆心里強、缺乏合作意識。從思維和心理進行疏導,就要以他們的就業為導向,只有解決了擇業問題,學生們的心理和心態就會逐漸轉變為積極向上的良好狀態。所以中職學校則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學生體育教學時,要注重職業素養的滲透,加強健康心理和健康體魄的鍛煉與培養。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增強心理疏導,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協作,積極參與,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頑強不息的精神,交還給社會身強體壯,思想積極,有創新有活力的專業人才。
2.7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
首先,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創新。專業設置的項目必考外,還要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選擇擅長的量跟以上的項目作為輔助評價項目。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又能促進體育教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其次,學期過程評價參與到期末總評價中去,形成動態評價體系。在該評價體系中,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態度,動作認真程度,出勤率,團隊協作能力,競爭意識,運動禮儀,心理素質等都將納入期末總評價,形成科學合理公正的評價。
3結語
總而言之,圍繞學生就業問題開展教學改革,是中職學校適應社會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學校領導和一線教師都應當引起重視,通過更新教學培養目標、完善課程體系、培養良好課堂習慣、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改革教學評價方式等措施來推動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尹吉玲.試論中職體育教學如何體現職業特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132-133.
[2]林力,林長青.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中職體育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3):108+110.
作者:黃漢城 單位:東莞市信息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