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意識下英美文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個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國際間的交往朝著多元化、全面化方向發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也日益激烈。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若對英美國家的文化、風俗、習慣缺乏充足了解,就會引發文化誤解或沖突,甚至影響國際間的交往。因此,在進行英美文學研究時,應當具備文化意識,關注并品味英美文化。所謂的文化意識,是指研究者對目的語所在國的文化具有較好的交流和適應能力,以便順利完成人際交往活動。英美文學研究者只有具備了文化意識,才能夠克服或消除與英美國家人員交往的障礙,進而增強交往活動的實效性。文化意識是英美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文學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與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若要深入研究英美文學,就必須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識。
一、文化意識下英美文學研究需遵循的原則
(一)交際性原則
所謂的交際性原則,主要是指通過研究跨文化文學作品增強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不僅是文化的表現形式,還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英美文學研究中若要增強跨文化意識,不僅要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還要熟悉、了解相關的文化特征與社會背景,并對這些文化因素進行深入解讀,從而促進文化交流,實現語言溝通。
(二)實用性原則
這里所說的實用性原則主要指在分析跨文化英美文學作品時,要結合客觀現實的語言環境,運用合理的語言材料,并兼顧語言要素和文化要素。若要全面解讀英美文學作品,就必須提升跨文化意識,充分遵循實用性原則,立足客觀文化特征,并尋找合適的作品切入點。
(三)階段性原則
文化內容的研究和吸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需要綜合考慮接受者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因此,在進行英美文學研究時,必須遵循階段性原則,根據研究者的實際接受能力,分階段、有層次地研究跨文化的具體內容,由表及里地研究作品中的人文地理、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等元素。
二、文化意識與英美文學研究的關系
文學作品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社會特征、風俗人情、文化習慣和心理狀態,因此,若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就必須全面解讀這個民族的文學作品。而文化意識又與文學研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思考文化意識下的英美文學研究,就必須首先探究二者的關系,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通過作品研究掌握文化差異
全面解讀和了解英美文學,能夠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文化差異,加深我們對跨文化交際的認識。因此,我們要在英美文學研究過程中開闊自身的文化視野,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并探究差異形成的原因,從而加深對東西方文化的認知,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識。英美文學作品中廣泛涉及英美國家在各個時期的風俗人情、歷史傳統、生活習慣和社會心理,因此,全面解讀英美文學作品有助于我們了解英美國家的社會文化,進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通過作品研究了解英美文化發展
英國文學作為世界文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并且先后經歷了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階段,在近現代文學發展階段,英國的寫實文學則趨于多樣化。英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也體現了社會的變更和發展。不同時期的英美文學反映了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形態特征。19世紀之前,美國文學還是英國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到了19世紀末,美國文學的創作特征初步形成,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趨成熟,一批頗有成就的創作者也隨之產生。之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美國文學的創作主題和創作風格也逐漸確立。60年代“實驗學說”盛行,到了70年代文學則趨于多元化,創作方式和創作風格也較之前有了顯著變化。總體而言,美國文學與英國文學的發展充分展現了它們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與社會變遷緊密相連,因此,研究英美文學作品對了解英美文化發展有極大幫助。
(三)通過解讀作品領會英語語言文化
任何文學作品都是對社會文化的綜合反映和歸納,它既源于現實,又超脫于現實生活之上。文學作品是語言文化的有機組合,因此,要全面解讀英美文學作品,就必須了解和認識英語語言文化,與之相對應的,研究英美文學作品的過程也是理解和探究英語語言文化的過程。文學作品不僅體現了作者對意識形態、價值取向、生命狀態的思考和判斷,也反映了時代生活和社會環境,同時也展示了相關的語言文化。因此,在解讀英美文學作品時不僅要結合自身的見解及文學審美,更要結合對應時期的英語語言文化,以文學作品為依托,充分體會英語語言的表現力和演變歷程。
三、英美文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一)研究內容過于陳舊
傳統的英美文學研究和教學更加關注基本文學常識的講授和思考,缺少對英美文學作品社會背景與文化背景的探究,對作品的跨文化分析更是甚少涉及。許多研究者并未從文化意識的角度系統探究英美文學作品,研究內容多局限于文學理論和文學常識,忽視了文學作品中蘊涵的文化意義。
(二)研究方式有待改善
目前,我國英美文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還表現在研究方式上,在研究和教學過程中關注知識的被動接受,這使得研究者未能充分認識作家和作品的獨特性,不能全面了解同一歷史時期作家和作品的共性與差異性,同時,對不同歷史時期也缺乏科學的縱向比較。此外,這種傳統的研究方式根本無法深入研究我國文學與英美文學的差異性,這無疑對中西文化交流發展極為不利。除此之外,在傳統的英美文學教學中采用灌輸式教育手段,與學生的溝通互動較少,導致學生未能全面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創作方式、創作背景和創作內容,使英美文學學習和研究都顯得刻板枯燥。
四、文化意識下英美文學研究策略
通過以上對英美文學研究現狀的分析不難發現,目前我國對英美文學的研究存在較多不足和問題,未能從跨文化的角度全面系統地解讀英美文學,這對于英美文化研究和跨文化交際都是極為不利的,因此,若要全面解讀英美文學作品,必須增強研究者的跨文化意識,筆者認為文化意識下的英美文學研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
隨著計算機與網絡的普及,多媒體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學和研究的重要手段,在英美文學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英美文學作品的研讀。在英美文學研究和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觀看相關的圖像、聲音和視頻,并利用相關的軟件,及時存儲英美文學研究數據,建立文學研究數據庫,以增強英美文學研究和教學的系統性。尤其是在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工具,組織學生觀看與英美文學相關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形態。同時教師也可以制作課件為學生詳細講解英美國家的發展歷程,從而引導學生思考文學發展與社會變遷的內在聯系。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PPT為學生講解英美文學的各個發展階段及相應的文學特征,讓學生充分體會英美文學的動態發展歷程,以增強學生對作品內涵的體悟,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二)深入探究英美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是讀者對文學作品的獨特領悟,它需要長期的體味和積淀過程。因此,研究者要深入研讀作品文本,結合自己的文學體驗,領會作品的文化內涵,豐富自身的文化積累,增強文化意識。在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則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文化體驗,根據作品內容為學生講解相關的英美文化知識,幫助學生全面解讀文學作品,并引導學生從跨文化角度解讀所學的英美文學作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所積累的相關文化知識,并引導學生從跨文化角度體會和討論中西文化的差異。當然,對英美文學作品的解讀和研究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對作品的總結和概括,要結合多種文學資料,從不同角度審視作品內涵,進而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識。
(三)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教育作為英美文學研究的重要環節,同樣需要從文化意識角度出發。單一的英美文學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因此,在英美文學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英美文學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互動。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解相關的英美社會發展史,或特定時期的風俗文化。根據學生講解內容引入對英美文學創作背景的介紹。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所學作品知識為學生推薦相關的影視資料,并在下節課中結合作品與影視內容全方位解讀文本。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在英美文學學習中的積極性,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讓學生將文學研究與語言能力、社會背景、文化習俗、歷史演變結合起來,從而加深對英美文學作品的解讀。
五、結語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是英美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在文化意識下的文學研究不僅有利于增強我們對英美民族特征及西方文學史的了解,還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和語言能力。尤其在文化全球化日益發展的當今社會,我們更應當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跨文化角度出發系統解讀英美文學作品。
作者:聶志鋒 單位: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