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信息譯文處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宣傳畫冊的翻譯有其特殊性,本文對畫冊中文化信息的英譯進行分析,提出一系列具體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宣傳畫冊翻譯
隨著對外交流的不斷增加,中英文對照的宣傳畫冊大批涌現。畫冊中絢麗多彩的節日喜慶、技藝精湛的工藝制品、繁花似錦的文化習俗、影響深刻的宗教信仰等無不洋溢著典型的民族特色。而在畫冊英譯過程中,如何處理這些極具文化色彩的民族特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將通過譯文實例,就畫冊中文化信息的有效傳遞提出具體的翻譯策略,與同行探討。
首先,譯者應正確理解原文的文化內涵,否則翻譯質量難以保證。如白塔寺常被誤譯為“WhitePagodaTemple”。這里白塔寺的白塔和北海公園的白塔都是藏式的佛塔,即喇嘛塔,一般英譯為dagoba。它們不同與其他形式的佛塔pagoda,如杭州的六和塔“SixHarmoniesPagoda”和西安的大雁塔“GreatWildGoosePagoda”等(徐梅江,2000:14)①。
正確理解原文文化內涵是第一步,之后便是如何傳遞原語的文化信息。楊憲益先生曾指出:“要以忠實的翻譯‘信’于中國文化的核心,中國文明的精神。這不僅僅是一個翻譯中國文化遺產的問題,還涉及到忠實傳達中國文化的價值,靈魂,傳達中國人的人生,他們的樂與悲,愛與恨,憐與怨,喜與怒?!保ɡ顕?,1997:38)②。具體到畫冊的英譯,譯者應該在讀者可以接受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再現原文特有的文化內涵。根據畫冊自身的版式特點,采取以下一些翻譯方法,配合精美圖片介紹中國文化。
1.直譯
對于文化信息,應該盡可能地直譯,再現原文的語言風格,突出原文的神韻。例:
用織錦做衣料被面、裝飾面料,雍容華貴,富麗堂皇,云蒸霞蔚。濃郁的民族傳統氣息撲面而來,真可謂“天上取樣人間織”。杭州織錦被當今世界稱為“神奇的東方之花”。
Dresses,quiltcoversanddraperiesmadeofthebrocadelookrich,radiant,statelyandsplendid,withastrongflavorofnationaltradition.ThebrocadeofHangzhou,whichhaslongbeenrightlycalledthe“miraclefabricmanufacturedafterthecelestialdesign”,isnowadaysknownthroughouttheworldasthe“MarvelousFloweroftheOrient”.
原文使用了排比結構,語言流暢、節奏和諧。其中四字格“雍容華貴,富麗堂皇,云蒸霞蔚”工整劃一、抑揚有致,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而英譯文中使用rich,radiant,stately和splendid等模糊性語言,恰到好處地運用頭韻/s/和/r/,一方面強調錦緞柔軟、絲滑,另一方面營造悅耳動聽的韻味和余音繚繞的感覺,從而使原文的神韻得到較好的表達。
2.釋意
對于極具民族特色的民諺俗語,可以直接向譯文讀者解釋原語句在上下文中的意思,再現原文信息。例:
在山東半島的鄉村民間,制作面塑的時節很多。煙臺以東有:“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的習俗。而煙臺以西又有“做春燕,捏龍鳳,描花畫葉歡吉慶”的傳統。
ThecountrypeopleintheShandongPeninsulamakedoughmodelsonvariousoccasions.TotheeastofYantai,thereisalocalcustomtomodelswallowsforthePureBrightnessFestival,modeleggsfortheDragonBoatFestivalandkneadthebeandoughinvariousdesignsfortheLanternFestival.AndtothewestofYantai,thereisatraditiontomodelspringswallows,dragons,phoenixes,flowersandleavestoaddtothefestiveatmosphereoncertainoccasions.
這種極富地方特色的俗語在英文譯文中通過解釋,向譯文讀者展現其主要內容。
3.加釋
在處理一些民族文化性很強的人名、地名和術語時,可以采用加釋的方法,就是在句內增加解釋性的詞語,便于理解。例:
太極拳源于湖北省的武當山。
Taijiquan,akindoftraditionalChineseshadowboxing,originatesfromMountWudangofHubeiProvince.
又如:
三官殿里有一株茶花樹,在寒冬臘月開出一束鮮花,璀璨如錦,因此又名“耐冬”。
ThereisacamelliatreeintheSanguanPalacebloomingfullyinmidwinter,soitiscalledNaidong,meaningitcanstandbitterlycoldwinters.
這里采用音譯加隨文注的方法,對“耐冬”做進一步解釋,加深讀者對茶花樹的印象。
4.刪減
對譯文理解沒有幫助的信息在英譯過程中應該進行刪減,使得譯文明白曉暢,可讀性強。例:
功夫茶的沏茶方法十分講究,先要洗杯燙壺,茶葉要多放,用沸水沏茶時要高沖低斟。這“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點點滴滴,周而復始,宛如蜻蜓點水。
Makingoolongteaisquiteanart.Firstofall,bothteacupsandteapotsmustberinsedandheatedwithboilingwater.Afterthis,putasmuchteaaspossibleintothepot.Itistheknackthatboilingwatershouldbepouredhighintothepotwhilethebrewedteashouldbepouredlowintothecups.Thebrewedteaispouredintotheteacups,littlebylittle,dropbydrop,justasadragonflyskimmingthesurfaceofwaterwithoutgoingintoitdeeply.
斟茶是很講究功夫的,必須用一個手指按住茶壺蓋,將壺翻轉九十度,壺嘴直沖下,迅速繞著已經排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開始叫"關公巡城",每一個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韓信點兵",那后邊的幾滴最是甘美,也是每一個杯子都必須點到。這樣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澤濃淡均勻,味道不相上下。然而,西方讀者對關公,韓信等人物一無所知,文中的漢語典故在畫冊譯文中寥寥幾句哪里解釋得清楚,不如進行刪減,以直白的語言直接介紹飲茶步驟。又如: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北武周山(又名云岡)。創建于公元453年(北魏文成帝興安二年)。以后獻文,孝文諸帝都在這里續建,歷百余年而成。這里有大小洞窟五十多個,各窟佛像共約五萬一千余尊。大者高十七米,小者短到數寸。雕飾奇偉,冠于一世。在中國歷史、宗教上,以及東方藝術上,都具有巨大價值。
LocatedinDatong,ShanxiProvince,theYungangGrottosareacomplexofover50Buddhistgrottosenshriningover51,000Buddhiststatuesaslargeas17meterstallorasshortasafewinches.Builtforoverahundredyears,theyareoverhundredyears,theyareofgreathistoricandartisticvalue.(黃忠廉,2002:114)③
原文中云岡石窟的地點,建造者,藝術特點等這些對于讀者難以理解的地方都刪去了,剩下的是符合西方人閱讀習慣,較為平實的語言,同時也符合宣傳冊精練的版面要求。
5.改譯
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有時應從譯文讀者的角度出發,更換原文的部分內容,采用譯文讀者較為熟悉的語言表達。例:
廣州又稱“羊城”,“穗城”,是祖國的南大門,早在秦漢時期就是繁華的都會。
Guangzhou,alsoknownasCanton,liesinthesouthernmostpartofChina,adjacenttoHongKongandMacao.Thecity’slonghistorydatesbacktomorethantwothousandyearsagowhenitbecameaprosperoustradingport.(平洪,2002:22)④
這里譯者用譯文讀者已有的背景知識去化解原文中的文化難點。如用西方人較熟悉的“Canton”來替代“羊城”和“穗城”,并用西方人熟悉的“HongKongandMacao”進一步說明廣州的地理位置?!扒貪h時期”則只譯出其暗示的“歷史悠久”(twothousandyearsago)的意思。
又如:滿樹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氣撲鼻的銀桂;紅里透黃,花多味濃的紫砂桂;花色似銀,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競相開放,爭妍媲美。進入桂花公園,陣陣桂花香撲鼻而來。
TheParkofSweetOsmanthusisnotedforitsprofusionofosmanthus.Flowersfromthesetreesindifferentcolorsareinfullbloom,whichpervadethewholegardenwiththefragranceoftheirblossoms.⑤(閔大勇,1992)
這是原文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四平八穩,行文對仗。在譯文中,直譯可能造成詞匯堆砌,拖沓冗長。因此在英文中,譯者將各類花卉名稱刪減不譯直接表達原作的主要內容。
本文分析了畫冊中文化信息的一些具體的英譯方法,希望有更多有心人不斷挖掘、創新,積極探索該領域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1]徐梅江:漢譯英的雙向理解和完美表達[J].中國翻譯.2000.(6):14
[2]李國林漢譯外:傳播中國文化的媒介—淺談楊譯《儒林外史》英文本對文化詞語的翻譯[J].中國翻譯.1997.(2):38
[3]黃忠廉:變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有限公司,2002.P.114
[4]平洪:文本功能與翻譯策略[J].中國翻譯2002.(5):22
[5]閔大勇:旅游翻譯初探[A].中譯英技巧文集[C],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