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英語教學效果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如果就“你如何利用語音室上英語課”進行問卷調查,教師們大多會認為:在語音室上課就是讓學生戴著耳機聽英語。我校配有64座的LL-8型語言學習系統。一開始,我們也只是讓學生戴著耳機聽英語,學生剛接觸語音室,有一種新鮮感,對語音課頗感興趣。但不久,他們對這種單調的語音課就失去了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心理,尤其是基礎差的學生,只是坐在位子上玩耳機及按鍵,因此,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而且設備的損壞率較高。久而久之,語音室的使用率逐步下降。針對上述情況,我們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利用語音實驗室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課題研究。學校為語音室配置了投影器、銀幕、電視機等設備,我們嘗試在語音室中進行靈活多樣的視聽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這一課題研究取得了成功,并在全校推廣。此后,學校又陸續為語音室配置了多媒體計算機、液晶投影機、VCD播放機,將小銀幕換成大屏幕、投影器換成了視頻展示臺。目前,我們還在實驗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創新。我們感到,語音室教學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充分利用各種現代教學設備在語音實驗室進行課堂教學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和實現的,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都得到了同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記憶、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都得到了培養。語音實驗室應該成為我們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主戰場之一。本文談談我們的一些做法。
一、運用語音實驗室的原聲功能,創設純正的聽覺環境
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是一種簡單的文字和聲音的“復制”以及單一的聲音信息的反饋。在這種“復制”和反饋的過程中,因教師、學生及課堂教學環境等因素的限制,信息的傳遞會產生“變形”、“錯位”。語音實驗室能產生一種純正的、近乎沒有人為修正的語言環境,這種語言環境能幫助學生增強語感、糾正發音、積累英語語境體驗、增強在口語環境中的自我調整能力。
傳統的英語發音教學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教師的準確發音不能很好地傳遞到學生的聽覺神經中,傳遞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形成“中國英語”。而實驗室相對封閉的聽覺環境及語音貯存功能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語音實驗室,學生們得到的是經過語音設備復制的純正聲音元素。比如在進行一堂有關車站的閱讀課教學時,我們先用語音設備去掉聽力材料中的背景噪音,讓學生用耳麥完整地聽一遍這段錄音;接著讓學生單獨跟著錄音復讀一遍。由于相對封閉的聽力環境和語音純正的聽力材料,學生能夠區分本身發音與原聲的差別,自主進行修正,并有針對性地去感悟語句中的單詞所能夠運用的語言環境。這相當于請了一位專職的英語教師在不斷地幫他修正,學生的聽力及語言修正能力在語音純正的“陪讀”材料中得到了加強。最后還可對每個學生的跟讀過程進行錄音,選擇部分典型的錄音,讓全體同學聽并指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這樣,不僅朗讀者得到幫助,其他同學也得到提高。
二、組合運用多種電教手段,創設真實的語言視覺環境
我們認為,在語音室進行英語教學,應用電教媒體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其工具性和交互性。線性和非線性地呈現教學材料,讓語言、圖像和聲音同時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左右腦并用,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純聽覺的教學模式往往難以激發學生本身的語言感悟能力。人類有天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但這種感悟需要依托于一定的聽覺和視覺環境,特別是真實可感的視覺環境更能培養學生的語感,使他們覺得有話想說、有話要說、有話能說。真實的語境能夠對學生個體語言系統自然地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語音實驗室原有設備的基礎上增加了VCD播放機等其他電教多媒體設備,用以創設一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景,加大知識容量,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1.用音像媒體創設情景,引入新課題
引入新課題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在這一環節設計一個好的語言情景對學生的興趣投入非常重要。傳統課堂教學(包括傳統語音教學模式)中,只能用一般的文字或聲音材料來引入,這對學生語言機能的激活和開發是不利的。選擇和應用合理的電教媒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以初中第二冊Lesson98ATrafficAccident為例,我們在備課中自制課件時,先準備了一些有關交通知識的錄像并配以英語解說:有上下班交通高峰的情景,有高速公路上車輛飛駛的情景,有司機違章受到交警處罰的情景,有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景等等,構成一個特定的氛圍。學生通過聽、視、感,在不知不覺中愉快地融入到這個語言環境中去,自然地接觸到里面的語法、單詞(包括本課的新單詞),同時也很好地完成了新課的引入,而且又為討論pre-reading中的兩個問題作好了鋪墊。在通過視覺影像討論問題的同時,還可以自然地引出生詞并進行單詞的教學。
2.音像結合,培養聽讀能力
電教媒體的使用能提高信息強度,增加信息的可見度和可聞性,還能加大信息通過容量,提高傳輸速度,更能發揮其調動和啟發作用,變單純聽覺教學為多種感官參與的教學。掌握語言是聽、說、讀、寫、看五位一體相結合的綜合過程,英語教學只有綜合運用了多種感官媒體,才有可能多方兼顧。我們利用語音室和其他電教媒體組合的方式進行授課,就能同時兼顧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最終高質量地完成英語課堂教學。
仍以Lesson98的課文教學為例,我們先打出幾個問題:(1)Whathappenedsuddenly?(2)Wasthemanbadlyhurt?讓學生合上書本,帶著問題看教學錄像。錄像提供了課文中的人物對話的標準語音及與對話緊密相關的色彩艷麗的畫面和形象生動的情景,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們只看了一遍,幾乎人人都能回答這些問題了。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們接下來還著重訓練學生的聽、讀能力。這時,語音實驗室的原聲功能作為視覺功能的反補充又發揮了其特有的作用。讓學生合上書本,戴著耳機,回憶剛才播放的影像資料,認真聽課文錄音兩遍并回答問題。這樣,學生在聽力得到訓練的同時對課文的理解也加深了。這當中影像所包含的情節起到了引導思維的作用,使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建立在了真實可感的生活情境之中。接著我們讓學生打開課本,讓他們跟著課文錄音,模仿其中人物的語音、語調、肢體形態朗讀課文。再去掉情景錄像中的原聲,讓學生根據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及表情來配音,并且要求他們做到語、形、情全方位投入,能用準確的語調及情態來真實地反映當時的場景,但語句不一定完全與原文相同。最后,采用集體朗讀和單個同學原文配音朗讀相結合的方式,并利用主控臺的復讀功能,讓其他學生指出單個朗讀者在語音或語言結構上的錯誤及語感上的不足,并加以糾正,教師再做最后的配音示范朗讀。這樣,學生的聽、讀能力都能得到培養和提高,語感也得到了自然的升華。
3.借助投影器做練習,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我們知道,教學過程的實質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個體的認知過程和發展過程。學生掌握知識、技能一般來說應經過以下四個階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運用知識。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英語閱讀教學也應遵循這種規律。“導”是為了感知教材,“讀”是為了理解教材,“練”是為了鞏固和運用知識。英語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但這種練習不應該單單是紙面的,而要結合大量的口頭訓練。在運用語音實驗室進行英語教學時,我們用投影器打出練習題,讓學生當場操練并獲得反饋信息。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后,再打出重要的短語、句型,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培養說的能力。之后,或給出一組圖片讓學生寫一個片段,以訓練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或讓學生就課文內容進行改寫、續寫、縮寫、擴寫和寫體會等。特別是可以增加幾組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式閱讀材料,學生因有藍本(閱讀過的課文)可依,寫作不至于無話可說,也不會無從說起。學生們看到自己也能像作家似的產生靈感、寫出心得,自信心大增,獲得從未體驗過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如我們在出示幾幅有關車站站臺的圖片時附上了幾段范文,先讓學生感知這是一篇有關車站送行的短文。在學生理解了有關情景和語句范例的前提下,教師再提出問題:大家還能寫出哪幾組符合這組圖片情景的短文嗎?當時有一位同學就提出:可以寫成車站送別的文章。教師隨后打出一段有關送別的短文,把其中幾個典型的句型和新單詞突顯出來,并做簡短的句型講解。教師講解后,學生們再依據原有的知識進行組合加工。這樣,學生的想像能力得到了拓展,情節續接能力也得到了加強,同時又得到了一種新的對話內容的感受,口語和寫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如果時間允許,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再看一篇范文,再打出這篇范文的影像場景,組織學生進行一文多練的設計與實踐。這次的形式可以是:(A)填空練習。(B)完形填空練習。(C)閱讀理解練習。后面的練習作為前面自由發揮練習的小結與補充,同時也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加強。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培養自己創造性思維的同時,兼顧基礎知識的訓練。這樣就把英語教學建立在鞏固與提高的層面上了,即采用了“運用于講解之前,鞏固運用于講解之后”這一新的教學模式。我們不怕學生自主練習時的思維偏離,就怕不能更好地把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事實表明,在許多情況下,等到學生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而停步不前時再扶上一把,遠比起步之前就把路給指明了效果要好得多。
三、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延伸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探求整合新思路
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為語音實驗室的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手段和課程資源。我們采用“局域網有聲論壇”這一教學形式,組織了英語論壇的教學活動。英語論壇主要通過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師有針對性地在校內信息平臺上設置了不同主題的討論專區,并提供有關素材,要求學生課外上網閱讀。在語音實驗室上課時,讓學生根據論壇上所提供的素材進行有聲會話,教師進行實時巡聽和監控,糾正學生錯誤的發音和詞句,對偏離主題的論題進行引導,并對同學們的發言作實時錄音,以作為課后的演示回放素材。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地彌補了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缺陷,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以致用的場所,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從質上增強了學生的口語會話能力和聽力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