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工作新理念初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國家整體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發展,藝術類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中眾多領域的青睞。藝術類學生更是成為近年來各大高校人才培養目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藝術類學生有著他們特殊的性格特點和專業特點,這些特殊之處的存在也給藝術類學生的輔導員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本文以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為主體視角,通過對當前藝術類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剖析,創新提出幾點藝術類高校輔導員日后在工作理念和職業價值認識上可以嘗試進行的新探索。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藝術類學生;藝術類高校輔導員;理念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提出了高校輔導員的四點工作要求與八項工作職責,涉及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向的提升、工作對象和工作條件變化的調研及策略的應對這四個大方面,包含的領域涉及日常學生事務管理、家庭困難學生資助、突發事件和校園安全穩定、就業、心理健康、班級建設與管理、校園文化活動、黨建等八個方面。可見,高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是非常重要且復雜的。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雖然不是一個專門針對藝術類學生的日常培養所設置的崗位,但由于所要面對的學生具有一定特殊性,故使其自身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責和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受到自身認識以及周圍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藝術類高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所面臨的困難重重。
一、當前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工作中亟需得到改善的問題所在
1“、因材施教”理念有待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和重視。
這里所指的藝術類高校輔導員不懂得“因材施教”主要是指這些輔導員還未能從根本上認清自己所負責的這部分藝術類學生與那些普通學生在各個方面上存在的差異,還不能完全做到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去研究和探索針對于這些藝術類學生更為適合的工作方法和態度。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雖然大多不承擔日常的教學工作的,但依然扮演的是“教育者”這一角色,這一教育者更多的是學生思想甚至是靈魂上的教育者,這一教育者所能起到的作用將對藝術類學生在大學期間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崇高理想、選擇正確道路等方方面面都產生重要影響。可以說,每一個藝術類的學生都個性張揚、特點十足,如果不能做到加以區別的對待并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極有可能導致輔導員日常工作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嚴重缺失。
2、職業化程度及職業認同感有待提高。
職業認同感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本文所描述的藝術類高校輔導員普遍職業認同感較低主要表現在其對自身職業的滿意度及工作熱情上,也就是上述概念中職業目標及社會價值中包含內容的不足。現今高校中的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大多不滿足于現狀,往往不會把輔導員這一職業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去看待,一旦有更好的機會普遍會選擇“跳槽”去謀求更好的職位,當然這一現象并不僅僅出現在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身上,在普通類高校輔導員身上也是屢見不鮮的。這種現象的頻頻發生大大降低了藝術類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程度,整天帶著這樣不安分的心理工作也很難調動起足夠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來從事日常性事務,輔導員人員經常性更替所帶來的人員不穩定性更是造成對這一職業認同感一直以來呈現偏低態勢的有力解釋。
3、專業化、專職化程度有待提高。
不光是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就是普通高校中的輔導員隊伍在整體上也普遍存在著專業化、專職化程度偏低這個問題。專業化程度普遍偏低主要表現在:有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當前處于輔導員崗位上的人員其所學專業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或心理學等相關專業或擁有相關專業教師資格的專業人員所占比例較小,現實情況是輔導員們的所學專業種類繁多,涉及的學科領域廣泛,這種輔導員所學專業上的良莠不齊也是導致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程度偏低的最主要原因。專職化程度偏低主要是指當前國內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專職輔導員少、兼職輔導員多的現象。有很多院校的輔導員由需要承擔日常教學任務的教師兼任,有的甚至由校領導、院領導或其他行政人員兼職擔任,這些人員的日常本職工作已經很繁重,再要求他們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輔導工作中去其實際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4、自身的藝術氣息、藝術修養以及工作中的藝術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作為一名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每天都被周圍濃郁的藝術氛圍所包圍和感染,雖然不能脫離工作原則和準則處理各項輔導員的日常事務,但刻薄、死板、缺乏靈活性、民主性和開放性等的工作方法在面對廣大的藝術類學生時是一定不能達到最佳效果的。反之,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一位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都能夠在不管是日常的穿衣打扮還是語言藝術亦或是處事方法上都能夠注意提升自身的藝術性,不斷提升自身藝術修養和培育藝術氣息,從而主動縮短與藝術類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做到與學生真正的興趣相投、共同話題多、交流順暢的話,那么我們在上面所述的有些問題是不是就可能輕松解決了呢?這想必也是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區別于普通高校輔導員在職業價值的實現上的特殊性所在,但想真正實現這一點,恐怕還需要全體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們提高認識、共同努力,因為這一點的真正實現一定會對新時期藝術類高校學生工作的有效開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探索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理念
1、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建設
爭做學生人生導師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人生發展的導航者、學習成才的指導者、心理健康的輔導者、學生權益的維護者,在促進大學生全面成才、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維護高校穩定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在面對藝術類學生時,這些培養目標的實現面臨更大的挑戰。若想完成最終的實現,廣大的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需要在自身上首要完成的任務就是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堅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以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共產主義信仰努力率先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再以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去對學生進行帶動,只有先自身成為一名思想上、行動上的強者才能更好的實現對學生成長的終身影響和帶動。
2、注重自身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
爭做學生求學路上的榜樣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在于要有一批能勝任創新素質教育的新型教師。的確,在高度提倡創新精神的今天,創新人才的作用是巨大的,而要想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又離不開一位位優秀教師的默默奉獻與積極引導。創新人才是時代的需要,和上文提到的藝術類高校輔導員要時刻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一樣,在努力培養新型人才的同時對自身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視的。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各位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只有擁有充足的文化底蘊和廣博的文化知識才能為學生們在漫長的求學道路上給予最正確的引導。只有自身先成為一名思想素質過硬、文化素質過硬、專業素質強的新型教師才能更好的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的創新型人才。這是對教師“傳幫帶”作用的最好詮釋。
3、培育“終身學習”理念
提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爭做學生前行路上的同行人和守護者“終身學習”的理念是我國在教育科學文化領域內所一直提倡的一種健康學習理念,其內涵實質上就是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這個先進的觀念在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上歷來就有,更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踐行、堅持和發揚下去。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各種新生事物在不斷的產生和更新換代,只有堅持學習、熱愛學習的人才能緊跟上這個時展的步伐而不與這個時代脫節。青年學生是最易接受新鮮事物的,藝術類學生更是走在時尚和科技的前沿,他們會更為早和快的接觸并接受那些新事物。作為這群藝術類學生大學生活各個方面的參與者和引導師,認識各種新科技、掌握一定新技能、易于接受新事物等學習目標是各位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需要終身為之努力實現的,只有腦海中始終秉承這樣的學習理念才能使各位輔導員老師真正成為學生前行路上最可靠的同行人和守護者。大學四年時光里,輔導員較之專業教師和學生家長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最大的。一名稱職的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在“育人”的同時更應注意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謹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堅持以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和正能量去感染自己的學生,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端正的工作態度去關心和愛護學生,引導學生們積極勇敢的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大步向前。這才是新時代賦予一名合格藝術類高校輔導員所應有的職業價值。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Z].教育部第24號令.
[2]杜學元主編.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徐涌金主編.高校班主任工作新論[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作者:唐銘擇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