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不少中小企業面臨著財務風險,且往往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困境。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分析,提出控制和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措施,把可能造成的風險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關鍵詞】財務風險管理現狀控制防范中小企業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一般是指企業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受到各種難以預料和控制因素影響,使財務收益與預計效益發生偏離,從而使企業蒙受損失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惡化的后果,短期的表現為企業財務現金流入小于現金流出,出現資金周轉困難;長期的表現為企業總資產賬面價值低于總債的賬面價值,造成企業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即資金鏈斷裂,導致企業倒閉關門。如浙商風云代表之一的陳金義和他一手創辦的金義集團,曾創下輝煌業績,2000年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35位,以后產業不斷擴張,以飲料業為基礎,先后去三峽投資食品、黃山投資酒店、黑龍江投資“五大連池”礦泉水、收購新加坡電子體育世界,本地投資房地產、水電、旅游等行業,又進軍能源領域,終因集團財務“窟窿”越來越大,陷入“欠債門”,旗下產業變賣,公司倒閉,金義不知去向。另據銀監會統計,今年來,有數萬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倒閉,其中不少都因經營虧損,引發財務危機而倒閉關門。由此可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狀況不容忽視,究其原因主要是:
1.投資過快、過雜。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大都從“低、小、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起來的,一旦市場形勢較好,積累了一些原始資本,不少企業主應有一種投資做大的沖動,不惜舉債,大圈土地,擴廠房、增設備,還進軍多行業。如浙江2003年到2007年,中小企業信貸以平均每年22%的速度增長,遠高于全國16%的平均值,其中還不包括企業拆借和民間借貸。這種超常規的做大,既是喜,但背后也隱藏著風險,一旦遭遇市場變化或實際操作中的具體問題,就會產生現金流危機,陷入資金困境。
2.融資成本高。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資金,銀行不可能都給予信貸,即使銀行給予一定貸款,貸款利率也相對較高,高的甚至利率上浮80%,若是企業擔保貸款,費用增加,還需加平均2-3個百分點的擔保費率。很多企業,銀行融資困難,不得不向民莘借貸,這種借貸,在不少地方月利率普遍比銀行高10倍以上,高成本的融資,勢必增加企業財務費用。據浙江省中小企業局統計,今年1-4月份,全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財務費用就增長40.55%,其中利息凈支出增長45.18%。財務費用高,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成本,難怪不少企業主感嘆地說:“做的利潤,支付利息都不夠”。
3.外部要素壓力大。外部要素包括政策導向、市場競爭、國際化趨勢等等,這些都是企業難以準確預見和控制的。如近來國家稅收政策調整,節能減耗硬指標、外貿出口退稅政策、貿易壁壘增加、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用工成本增加、全球金融風暴、出口訂單銳減,都沖擊著中小企業尤其對一些生產經營傳統產業低端產品企業原有的理財環境和理財方法。而我們的一些企業主和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缺乏,思維模式陳舊,管理機制不健全,往往一時難以應對,很易引發財務危機。
二、控制和防范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建議
1.切實加強企業內部治理
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普遍存在內部治理不健全,集權式、家庭式管理現象,權力集中于一人,其他管理人員甚至董事、股東幾乎失去參與決策、監管的職能,這種個人色彩的管理,稍有不慎,極易引發財務風險。對此必須要以前車為鑒,按照《企業法》,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股東會、董事會制約機制,吸收高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企業高層決策,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步入詳實穩健的發展道路。
2.完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機制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一環,這不僅是管好、用好資金、做好財務數據的記錄、做好財務賬,更重要的是善于捕捉市場變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有預見、有步驟地采取各種防范措施,避免和降低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財務風險管理,首先要求企業管理者和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意識,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并涵蓋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做到事先有計劃、事后有分析;二是嚴格控制企業合理的籌資結構、適度的負債率,防止急功近利、盲目舉債,并把好資金支出關,控制資金分流,使資金流向科學、合理;三是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主動分析研究市場發展動態和相關外部信息,并結合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有預見地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及早處置可能遭受的財務風險。
3.大力實施技術創新
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大部分產品不是來料加工,就是模仿國內外市場產品,出口的以貼牌加工為主,自主性產品、自主品牌偏少,市場競爭風險大。可我們一些企業對此還情有獨鐘,熱衷于增加投資,不斷擴張規模,以薄利多銷來實現企業效益,孰不知市場殘酷性,一旦遭遇外部環境突變,這種薄利多銷產品往往首當其沖受到擠壓,給企業帶來較大損失。但也有不少企業把著眼點放在技術創新上,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卻贏得了市場主動權,不管風吹浪打,仍是“吃香喝辣”。如“興昌風機”原是紹興一家長期來只為空調企業做風機配件的山區小廠,近年來堅持自主創新,先后研發成功動態空氣消毒設備和具備消毒、除塵功能的多種中央空調,節能環保的產品一下成為國內外風機市場的佼佼者,今年盡管全球遭遇嚴峻的經濟形勢,1-9月“興昌風機”整體銷售卻增長30%,利稅增幅達140%。諸暨軸承業開發高科技含量的滑動軸承,取代原球軸承,被國家不少重點工程采用,成為諸暨塊狀經濟中利潤最高的一個行業,銷售以每年40%的速度遞增。由此,中小企業走產學研合作之路,引進人才,大力實施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知識附加值,不愧是抵御市場風險、抵御企業財務風險的明智選擇。各級政府要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并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中小企業融資難、費率高,是引發企業現金流緊張、資金鏈斷裂可能性加大的主要因素,而金融機構給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貸款,缺少抵押物、融資綜合費率高、風險大也是現實,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緩解矛盾。一是深化開展銀企融資合作,在引導和加強中小企業誠信建設的同時,加大對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和獎勵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企業信貸投入;二是建立和完善提供業監管力度,推進金融機構與提供機構建立互利合作、風險分擔機制,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補償政策,加大對經營管理規范、風險控制良好、服務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成績突出的擔保機構風險補償力度,同時在政府資金引導下,聯合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組建區域再擔保機構,健全風險分散與化解、提升擔保機構抗風險能力和擔保實力;三是積極穩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和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和監管,吸引民間資金,滿足中小企業速效需求,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家曦.當前我省中小企業發展態勢及對策建議.調研與政策,2008,9.
[2]興昌風機競標時經常沒有對手.紹興日報.
[3]湯敏.對話.光明日報,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