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低碳經濟下我國國際貿易發展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地球生態環境越發嚴峻,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促使人們逐漸開始重視起地球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多的人主張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夠以污染生態環境為基礎,由此也就衍生出了一種新型理念,即低碳經濟。而隨著低碳經濟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其逐漸開始給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帶來了諸多影響,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就低碳經濟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所帶來的影響進行簡要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行探討了當下我國國際貿易發展在低碳經濟下的正確發展策略,希望能夠為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低碳經濟;國際貿易;發展策略
一、引言
低碳經濟主要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運行,借助于技術和制度創新、新能源開發以及產業轉型等一系列方法,盡可能的讓高碳能源消耗得以減少,使溫室效應得以緩解,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共存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理念是由于現代環境污染越發嚴重、氣候變化日漸嚴峻的趨勢下逐漸衍生出來的一種理念。就目前而言,低碳經濟發展已然成為了現代多數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歐盟已經將低碳經濟當做自身在新世紀發展當中,提升自身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而美國也開始從生物燃料等新能源角度上,來讓自身的經濟發展及出口發展目標得以實現;以中國為代表的眾多發展中國家,也開始發展低碳經濟,并且在對地球生態環境進行共同保護的過程中,也在努力縮短自身與發達國家之間所存在的差距。
二、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1.碳標簽逐漸成為了一種全新的貿易壁壘
當下我國國際貿易正逐步向“綠色長城、低碳認證”方向上努力發展,促使我國國際貿易壁壘迎來的新的發展趨勢。環保不單單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對企業出口貿易,甚至企業生存造成極大影響。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推出碳標簽理念,現代國際貿易逐漸開始以綠色供應鏈為全新的閾值。為了鼓勵現代企業去積極的使用碳標簽,英國政府創建了碳基金,借此來促進碳標簽的使用。美國等諸多國家及地區已經出臺了有關碳排放的法律法規,實現了企業系統中碳標簽的使用。隨著現代人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碳排放量逐漸由原來的環境問題,逐步的發展成為當下融合了政治和經濟為一體的問題。而從碳排放、碳關稅及碳交易市場的角度上去對碳排放進行有效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逐步從概念轉變成現實。
2.對國際貿易結構所帶來的影響
在原本的資本、勞動力以及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由于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碳逐漸成為的新的評價因素及影響優勢。發達國際在新能源發展中占據中領先地位,伴隨著不斷研發出來的節能減排技術,促使低碳經濟逐漸對國際貿易競爭帶來了重要影響。而隨著全球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由于我國工業化進程及發展相對較為滯后,而低碳技術則是需要較高的工業生產投入力度,因此,低碳經濟對于我國而言依舊是一項嚴峻的挑戰。此外,隨著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深入,發達國家成本低廉的勞動力優勢逐漸消失,為了讓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逐漸開始對一些沒有減排目標及義務的國際征收相應的碳關稅,以此來讓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得以實現。
3.對新興產業的發展有著一定促進作用
隨著現代科技成果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升,逐漸衍生出來一系列的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生物技術等。而低碳經濟的出現與發展,對于現實社會中諸多新興產業的發展而言都有著很大促進作用,特別是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涉及范圍較廣,如地熱能、太陽能等,都新能源都具有著同樣的特點,即在使用過初中很少會出現污染,甚至是零污染,這和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十分相似,能夠在實現最大化經濟效益的過程中,讓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目標也能得到有效實現。
4.低碳經濟促使國際貿易格局逐漸發生改變
低碳經濟的發展會運用到大量的環保、清潔新能源,能夠讓以往傳統化石能源所造成了諸多生態環境污染獲得有效改善,從而改變人類的經濟發展能源體系。此外,由于發達國家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其低碳經濟發展條件更加成熟,且還具有更為完善的設施技術,因此在低碳經濟發展上才能夠始終處于領先位置,這也成為了發達國際在低碳經濟國際貿易中所具有的優勢,此時其低碳經濟下國際貿易能夠和自身國情更加吻合,從而讓自身在國際競爭中取得領先的地位。
三、低碳經濟與我國國際貿易逐漸存在的矛盾
1.與當下我國外貿出口產品結構之間的矛盾
就目前而言,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基礎主要依靠勞動及資源優勢,所出口的產品大都是一些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的產品,其特點在于能耗高、污染大以及附加值低,當下我國出口增長速度非常迅速。但是從我國所掌握的產品生產環節而言,依舊還是處于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環節。再加上我國就業、生產轉型等諸多因素,促使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效調整我國出口產品結構。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碳排放雖然和我國國際貿易并不平穩,但二者之間卻具有著一定的協整關聯。從長期均衡的角度上來看,每增加1%的出口量,會相應的增加0.67%的能源消耗,由此可見我國國際貿易對于碳排放而言,具有著較為顯著的拉動效果。因此,我國增長的碳排放,不單單只是因為日漸增長的國內消費需求和城市化進程速度,同時也和外貿出口的迅速增長極外貿順差的不斷增大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而且影響還在逐漸提升。所以,我國想要發展低碳經濟,就必須對我國目前的成立出口結構進行調整,使出口產品中附加值高、污染低以及排放地的產品比例得以提升。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正在不斷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在生產技術上還較為滯后,人力資源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能源結構依舊還是以煤為主,從而也就會讓這種矛盾短時間內很難得到解決。
2.與當下我國引進外資結構之間的矛盾
我國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巨大的消費市場,促使諸多發達國家的投資企業入駐到國內市場中,這種產業轉移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但是,從引進外資的產業結構角度上來看,其大都在能耗高、排放高以及污染高的勞動及資源密集型產業上集中,而在國外發達國家,這些產業大都是一些夕陽產業。其由于自身所存在的過于嚴格的環境保護限制級較高的勞動力成本,促使其大量的涌入到中國市場中。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近幾年所吸收的FDI中,在外資企業吸引總數量中,高污染生產企業數量占據了20%。雖然發達國家諸多夕陽產業逐漸向國內市場轉移,能夠對我國經濟增長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讓就業得到增加,但是同樣也會讓我國能源消耗進一步提升,促使我國碳排放及環保也來越發嚴峻。
四、低碳經濟下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策略研究
1.對產業結構進行調節,讓產業低碳化得以實現戰略性的調整
我國產業結構是我國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的基礎所在,我國在以往都較為重視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但隨著第一產業經濟效益的逐漸降低,第二產業中越發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會對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這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有著很大阻礙。因此,只有對第三產業進行大力發展,從而才能讓我國國際貿易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共贏的目標得以實現。我國政府應該對資源配置中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進行充分激發,借助于科學的宏觀調控手段,從經濟、行政以及法律的角度上出發,對較高碳排放量產業的市場準入進行限制,促使落后產能能夠得到減少及淘汰,讓產業低碳化目標得以實現,以此來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其次,政府還應該對低碳產業發展加大鼓勵力度,通過財政政策鼓勵、引導等方法,對低碳產業發展進行支持,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生態農業等。
2.對研發力度進行加大,促使企業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想要讓我國低碳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就必須對技術的研發力度進行不斷加強,促使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對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技術的大力發展能夠讓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成本得到降低,促使我國企業低碳經濟發展標準能夠確保和國際標準相統一。低碳經濟作為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新型事物,與社會經濟發展及環境發展的客觀規律十分吻合,其生命力非常強大,且還具有較為可觀的發展空間,因此先發優勢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國通過對低碳技術的研發力度不斷加大,讓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得到提升,能夠促使我國經濟增長點得到進一步提升,而且還能夠對我國環境保護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著很大促進作用。
3.將低碳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構建出來
想要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在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將低碳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構建出來,并進行不斷完善,對相關的推動低碳創新發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節能減排政策制定出來,并對一系列對低碳經濟發展有害的行為進行嚴厲禁止。此外,當下我國使用最為普遍的能源為石油及天然氣,在石油及天然氣等方面上的能源法律及能源公共事業法律上,我國依舊還存在嚴重不足之處,這也是促使我國能源與環境協調始終難以暢通及全面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對能源立法工作力度進行不斷加強,促使相關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及實用性能夠得到提升,從而為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
4.通過宣傳指導來倡導低碳生活方式
從社會發展歷程上而言,人們群眾作為主體,只有對我國人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進行不斷提升,促使其在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尤其是在我國,最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國人口數量在全球人口數量占占據了近四分之一,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群眾的作用非常顯著。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在全社會范圍內大力宣傳低碳經濟,促使人們群眾能夠對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到充分認識和了解,并科學、合理的指導人們群眾的生產活動及消費活動,讓其綠色生產、綠色消費以及綠色經營理念能夠得以形成。通過正確的宣傳和引導人們群眾的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倡導人們群眾的生活方式能夠實現低碳性,這時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進行推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五、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不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且和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相吻合,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國的貿易條件及市場,并逐漸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未來經濟發展方向。低碳經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際貿易,我國國際貿易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不管是低碳經濟的發展,還是生態環境的保護及改善,都需要各個國家的共同努力,從而才能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的有機聯合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丁黎.低碳背景下我國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67-72+92-93.
[2]孫丹,譚芹蘭.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國際物流發展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中國商論,2015,07:88-90.
[3]鄭崢.國際貿易規則視角下低碳經濟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6,06:145-146.
[4]王旭坤.基于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重塑下的我國對策分析[J].現代商業,2016,11:57-58.
[5]劉佳佳.試分析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我國的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6,15:1-2.
作者:徐江宏 單位: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