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世博會和浦東IT業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從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給浦東帶來機遇與挑戰入手,提出浦東IT業的發展要遵循循序漸進、資本多元、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多快好省等原則,具體對策為:選擇混合型發展模式,采取合縱聯橫策略、差別化營銷策略、借力策略,選擇IT業支柱應用方向及發展重點。
關鍵詞:世博會浦東IT業發展模式新戰略
Abstract:FromthestandpointofinquiringintotheopeningprocessoftheITindustrywhichgivesPudongbothchanceandchallenge.ThenthewriterconcludesthatthestrategiesofPudong’sITindustrymustbeasfollow:abidebyprinciplesofstep-by-step,multi-capital,elaborating-the-superiority,stressing-the-stressandgettingmore-and-faster-and-better-and-morefrugal;selectmixedmode;allythelongitudeandthecrosswiseones;differentmarketingstrategy;havetheaidofexternalpower;determinethepillarsandthestressofITindustry.
Keywords:EXPO;ITindustryofPudongNewArea;newstrategy
1世博會使浦東IT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據上海市信息化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2010年上海將基本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在世博會的舞臺上展示上海信息化的成果,成為上?;緦崿F現代化重要標志,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成為一屆“數字世博會”。相應的,作為上海世博會大舞臺上引人注目的板塊之一——浦東板塊,其IT業的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格局。
1.1浦東IT業發展現狀
浦東新區具備IT業發展的信息優勢。首先,浦東所依托的上海是國內外信息流集散地,是國內經濟、科技中心,集聚了大量科技、經濟信息資源,早在90年代初上海經濟信息量就已達3億兆比特,大型市級應用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庫遍布全市各個領域。豐富的信息資源為浦東IT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提。其次,浦東信息網絡建設發展迅速。目前,新區的電話機容量超過115萬門,總量約占全市的1/6,全部實現程控化;城市地區(包括重點功能小區)光纖到大樓、光纖到小區的覆蓋率超過80%,處于全市前列;信息寬帶網絡基本覆蓋全區;上海信息樞紐大樓、市寬帶交換中心和市集約化約化信息管線工程等在浦東建設;上海IP寬帶技術在浦東應用試驗成功;多種寬帶通信接人技術的迅速應用。已建和在建的智能化大樓超過200棟,為形成金融、貿易的信息流提供了現代化載體,目前已被上海市認定的5棟甲級智能化大樓中,座落于浦東的通貿大廈、上海證券交易所名列其中。1996年建立的與市政府聯網、覆蓋新區黨政機關的政務電子郵件網絡,以及2000年5月開通的新區門戶網站“上海浦東網”,已初步顯現出電子政務的功能和影響。
然而,就現狀看,與國外發達的IT業相比,浦東存在著差距:一是市場競爭不規范,主要表現在惡性低價競爭和走私水貨多等方面。二是政策問題較突出,表現為政策一致性問題及優惠政策放空等方面,如政府各部門各自發文,且相互間在政策理解上不一致,導致政策的相互抵觸與執行上的不一致,使企業無所適從,疲于應付;又如一些優惠政策形同虛設、稅收政策不合理等都成為制約因素。三是政府職能較模糊,政府常常介入到微觀經濟活動領域,服務質量不高,監督乏力,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如政府部門經常未能及時向IT企業提供與其相關的政策法規等動態資料。四是中小企業處境難,表現在對抓大放小的片面理解,以致于對IT領域的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不夠,在稅收優惠、融資支持方面都無法與大企業享受同等待遇,尤其在融資方面,由于擔保無門、貸款艱難,因而處境較為窘迫。五是人才未能盡其用。盡管浦東IT行業人才狀況有一定的優勢,但人才利用狀況堪憂,據不完全統計,人才利用率僅為50%左右。六是IT產業結構不合理,重“硬”輕“軟”,例如以集成電路產業、軟件產業、計算機和通訊產業為主的信息產業已成為浦東新區的支柱產業,2000年,新區信息產品制造業產值為675億元,約占新區工業總產值的38%,軟件業2001年產值僅為15億元,只有信息產品制造業產值的2.2%,而軟件產業才是信息產業的核心與靈魂。
1.2浦東IT業的發展機遇
根據上海市統一規劃,通過5至10年發展,浦東將建成全國軟件產業的技術創新中心、軟件開發中心、軟件交易中心和軟件人才培訓中心,上海浦東軟件園將發展成軟件產業的“中華第一園”。為此,浦東新區IT業將進入迅速發展的快車道。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浦東IT業必將迎來千載難逢的良機。一是隨著國內外企業的加盟,將會帶來先進的經驗和管理水平,浦東開放10年來的成功即是明證;二是國際IT企業將直接向浦東注入資金,把浦東IT市場做大;三是國外IT企業的加盟可為浦東浦西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可緩解地方就業壓力;四是引入外企競爭,將有利于浦東IT市場形成有效競爭格局,從而給浦東IT企業加壓,促使其日益成熟??傊謻|將直接參與到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不斷拓展其發展空間。
2浦東IT業新一輪發展原則
從總體上說,面對世博會帶來的巨大商機,浦東IT業新一輪發展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2.1循序漸進原則
浦東IT業的開放與發展應吸取國際上的經驗教訓,既不能在短期內全面放開,也不能引入過度的競爭,更不能采取式的突擊。IT業是一項長期性的服務,而不是短期行為,短期內的全面鋪開及過度引入競爭,會造成IT市場無序及惡性競爭。因此,浦東IT業應逐漸地開放、有序地進行,形成既市場有效競爭政府又能有效調控的格局,最終達到即定目標。
2.2資本多元原則
浦東IT服務業的開放與發展應繼續走電信設備制造之路,以多元資本為依托,在資金的供給上應主要由民間承擔而不是國家資本占主導,引進包括外企、股份制企業、國內私企等各種非國家及集體資本,形成資本多元格局。
2.3發揮優勢原則
任何地區、任何產業的發展都必須建立在自身的綜合優勢之上,浦東IT業應充分發揮浦東“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海內外資金優勢、人才優勢、市場優勢和信息優勢,形成浦東IT業的發展合力。
2.4突出重點原則
當前全球IT市場競爭開始走向“合縱聯橫”、比拼實力階段,因而面向國際市場開放的浦東IT業必須突出重點,大力發展拳頭產品,積極扶持重點企業,加快培育新增長點。
2.5多快好省原則
主要指未來IT業的發展方向應遵循多、快、好、省原則?!岸唷奔礃I務種類要多;“快”即提供各種信息服務的反應要快、速度要快;“好”即要保證有最優質的服務質量;“省”即節省IT運營商的成本及用戶費用。3浦東IT業新一輪發展對策思考
3.1選擇混合型發展模式
借鑒香港、新加坡的經驗,浦東IT業應選擇混合型發展模式,從政府行為與市場競爭兩方面入手,促使IT市場競爭有序、靈活地進行。
規范政府行為方面,一要盡快制定和完善IT市場開放的管理法規,依據WTO相關條例和國際IT業市場的通用原則,建立行之有效的競爭管理辦法,從而指導IT企業規范市場行為,逐步形成開放、公平、有序的IT市場;二要制訂合理的IT政策,既不過多限制IT企業,讓IT運營商有適度的獲利空間,又要以普遍服務,不損害IT用戶的切身利益為基準,這方面可借鑒香港的做法,如可運用利潤率管制法、資費上限管制法、收費再平衡法、電信資費制訂審批法等;三要制定吸引外資參與到IT企業的具體優惠政策,并且一旦制訂則要切實執行,避免優惠政策放空現象的重現,必須改變當前政策彼此抵觸問題,在政策制定、反饋、評審等環節建立起協調機制。四要切實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政府要回歸其“市場裁判”的身份,而不是“下場踢球”的市場經理。
規范市場行為方面,一要考慮通過更有效的市場重組,以應對國際IT業的市場重組與資本重組問題,具體可以選擇區內資本重組、跨區域資本嫁接等方式;二要加快IT企業公司化改造,重點解決改制企業內部的運營體制與治理結構,使各專類公司真正具有獨立運作、獨立發展的能力;三是IT市場的競爭企業不應太多,每個領域有2~3家主體運營商即較為理想,從而有利于有序競爭格局的形成而不是惡性競爭態勢的蔓延。總之,浦東IT業要以國際國內市場為發展舞臺,形成有效的、有序的市場格局。
3.2合縱聯橫策略
目前,全球IT市場競爭開始走向“合縱聯橫”,各國IT業兼并潮一浪高過一浪,IT市場日益呈現寡頭結盟壟斷格局。從產業發展看,國際IT業的合并與重組是推進IT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之一。IT技術開發、推廣、市場擴張和降低成本都將依賴于重組策略的選擇,尤其是IT業市場全面開放的國家和地區,合并與重組將是實現或抵御壟斷的“雙刃劍”,美國、德國、香港等,在IT業市場開放之后,境內IT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資本重組,或出讓、或購并、或結盟、或跨行業擴張,意在最大限度地抵制競爭對手侵蝕自己的原有地盤,最大可能地利用開放政策獲取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此,浦東IT業必須采取合縱聯橫策略,具體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實現跨區域、跨行業的協作與聯盟,包括縱向合作、橫向聯盟,建立有利于提高綜合競爭力的區域IT協作關系,并以跨區域、跨行業的聯盟抵制寡頭結盟壟斷的侵吞,必要時還可以采取一些強制性兼并措施,但這要建立在應對國際競爭,雙方自愿互惠互利基礎之上。
3.3差別化營銷策略
差別化營銷策略要求IT運營商按業務、用戶的類別設定目標,實施不同的策略,包括:做大電話業務,擴大程控業務應用范圍,積極探索經營方式,拓展電信增值業務,利用智能網基礎優勢推廣各類智能業務,完善會議電視平臺,擴大會議電視的應用范圍;做強信息業務,繼續發展寬帶和窄帶上網業務,全面推進政府、企事業單位、家庭上網,加強信息源與應用系統開發,加快建成各類網站并豐富其內容與功能,提高其質量,切實開發前景看好的電子商務應用項目;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業務等要加快發展進程;做好傳送業務,協調、平衡發展各類數據通信業務,加速協調網絡平臺建設進程,推廣電路、光纖等網元出租業務,做活IT業務,要拓展智能小區、智能大樓等業務,以浦東軟件園為契機大力發展軟件業,加快網絡終端等信息產品的研制和開發,并迅速轉入產品化和市場化。
3.4借力策略
借力策略指浦東應借助于國內外各項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要素來大力發展IT業。財力方面:浦東應依托于上海作為金融中心的區位優勢,發揮自身對外開放的政策優勢,大力引進內資、外資,允許IT業出現更多的新企業;同時還必須拓寬IT企業融資渠道,除了常規融資方式之外,還可考慮用發行股票的方式籌集資金。人力方面:浦東應充分利用現有人才,將其人才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大力引進緊缺人才,尤其國內外的IT業優秀人才應大力吸引過來;積極培養后備人才,憑借后發優勢增強浦東IT業的競爭力。物力方面:浦東應借助上海IT基礎設施優勢,如上海信息港主體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為浦東IT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后盾;上海還構筑了通達美國、歐洲、亞洲等不同方向的大容量國際光纜系統,為浦東帶來了發展機遇。信息方面:上海是全國的信息集散中心,信息量大,信息客戶群分布于各行各業,市場需求量大面廣,浦東應借助這一信息優勢,為我所用。
3.5確定支柱應用方向及發展重點
浦東IT業未來的支柱應用方向的確定必須在符合全國和上海信息產業政策框架、綜合評價浦東各項區位優勢的前提下進行。根據上海市統一規劃,通過5至10年發展,浦東將建成全國軟件產業的技術創新中心、軟件開發中心、軟件交易中心和軟件人才培訓中心,上海浦東軟件園將發展成軟件產業的“中華第一園”。力爭到2005年,實現軟件產業經營收入250億元,占全市的50%,年均增長43.7%;到2010年,實現軟件產業經營收入1500多億元,增加值400多億元,占浦東GDP的11%以上。基于上述規劃目標及浦東IT業的現狀和優勢分析,擬將浦東IT業發展重點及未來支柱應用方向確定為:一是重點扶持國信朗訊科技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浦東軟件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全景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易趣網絡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貝爾電話設備有限公司、上海西門子移動通信公司、惠普計算產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華東電腦利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信息企業;二是以IP業務網、軟件業、電子商務、電子器件制造業集成電路業、計算機制造業、通信設備制造業、日用電子器具制造業等為IT重點行業;三是以電信服務、軟件、電子產品、集成電路、計算機、通信及網絡產品等為電信拳頭產品;四是加快“1+3”軟件園的開發進程,完成以浦東軟件園張江主園為核心,陸家嘴、金橋、外高橋三個軟件分園為分支的軟件產業基地建設,從而使軟件業形成支柱產業的發展規模。按照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建設標準,遵循比較優勢原理,將張江高科技園區建成集成電路設計基地,外高橋保稅區形成計算機生產基地,金橋出口加工區及外高橋保稅區建成通信設備制造基地。[1]
主要參考文獻
[1]浦東年鑒編輯委員會,2000浦東年鑒,上海:浦東年鑒社,200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