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從世界范圍看,現代服務業的興起與一個地區經濟總量水平、產業結構層次、制造業發展高端化程度、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水平高低及制度環境密不可分。在一定意義上說,現代服務業是一個地區產業結構高層次化及經濟服務化、制造業發展到其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要更多地依靠生產性服務業來支撐、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的產物,其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取決于一個地區能否為其在準入、經營、定價等方面提供富有活力的制度環境。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產業結構呈現“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趨勢。1980年至2000年期間,全球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斷上升,由56%升至63%。其中,主要發達國家達71%,中等收入國家達61%,低收入國家達43%。服務業吸收就業比重也呈不斷增長趨勢,西方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比重普遍達70%左右,少數發達國家高達80%以上。在服務業內部,生產性服務比重在加大,主要工業國均達50%以上。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的《2006世界投資報告》顯示,目前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重點已轉向服務業。可見,在當前和未來的世界經濟發展中,服務業是增長最快的行業。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國家在未來所具有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將主要取決于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達程度。而現代服務業的迅速發展與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有緊密聯系。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當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在經濟總量增長、經濟結構變化和人口增加等因素的驅動下,集聚模式會由單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務區)模式,向多極化、分散化發展,在原來的基礎上演變成若干個微型CBD,即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為解決中心城區商務功能過度集中的矛盾,以倫敦、紐約、東京為代表的城市,都經歷了單個CBD到微型CBD網絡初步建立的過程。其中,倫敦的微型CBD由傳統的市中心擴展出來,以堪那瑞區為代表沿著泰晤士河呈軸線發展;紐約的CBD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分階段逐步形成布魯克林、長島、法拉盛、哈德遜廣場等微型CBD;東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個微型CBD,很好地適應了現代服務業空間集聚且多元化發展的國際趨勢。
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具有以下特征:(1)統一規劃。打造城市名片,新老建筑結合,保護歷史風貌。(2)功能集聚。依托信息網絡和交通樞紐,功能配套完善,形成產業高地。(3)形態新穎。開發地下空間,建造空中連廊,樓宇連通,人車分流。(4)生態協調。環境優美和諧,注重環保節能和資源集約利用。
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的動因
1、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動力。國際經驗表明,只有走出一條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由于集聚區產業關聯度強,有利于整個社會服務網絡的形成,具有資源共享、規模經濟的特點,從而可為服務經濟拓展新的空間,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經濟優勢。在土地和資源硬約束的條件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環節是節能降耗、環保和節約用地,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產業集聚、集約用地、提高效率的典范。通過合理布局和有效開發,有助于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服務業發展的新高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現代服務業向集約化、節約型發展,有利于實現服務組織機構的網絡化,促進知識交流與服務創新。同時,現代服務業是知識和人才密集型產業,集聚區有利于吸引人才,擴大就業。
2、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提升城市綜合功能的載體和改善城市形象的新亮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作為城市發展的微型CBD,能塑造城市功能和特色,顯示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形象,凸顯城市的競爭力。
3、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提高現代服務業水平的有效途徑。基于產業關聯效應和社會網絡效應而形成的集聚區,具有資源共享、服務網絡系統配套和品牌效應的特征,客觀上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構筑起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通過集聚區內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機制,提高了服務產品的有效供給水平,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拓寬了市場空間4、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有利于提高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一是集聚區會成為總部集中地,能把商業、會展和各類服務業集成,為總部集中地服務。二是集聚區是輻射全國的重要載體,而區域經濟也會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機會。
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對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拉動效應
到2010年,上海市2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將全部建成。目前,這2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對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拉動效應已經顯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集聚效應得到拓展,更好體現了微型CBD作用。如,靜安南京西路專業服務商務區,以龍頭企業、品牌企業帶動其他企業和行業發展。兩年內共完成85個商鋪的升級工作,調整和引進161個國際品牌,作為第一個進入中國或上海的國際品牌旗艦店、專賣店共ll家,全方位提升了靜安南京路商圈的能級和品位,從而帶動靜安區的發展。盧灣淮海中路國際時尚商務區,以“淮海中路”、“新天地”為核心,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世界品牌旗艦店,“太平橋”地區成為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外品牌聚集地的雛形初現,有望達到國際水準的國際大都市商業商務中心。黃浦西藏路環人民廣場現代商務區,以商業、旅游、文化和信息化技術為載體,突出體現了上海商旅文結合的服務業發展新思路。
2、在空間布局上,由上海市中心地區逐步向周邊重點地區分散化、多極化發展。如,青浦趙巷商業商務區奧特萊斯品牌直銷廣場2006年4月份試營業以來,集聚了國際國內眾多知名品牌,日均銷售額200余萬元。七寶生態商務區結合外環線綠地林帶建設,打造商務商業集聚地。南橋中小企業總部商務區憑借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交通便利,依托區位和產業優勢,成為奉賢區新一輪發展的載體和抓手。
3、在產業功能塑造上,各集聚區初具特色。實際上,這2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各自具有各不相同的定位,盡管都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但功能各異。如,江灣——五角場科教商務區充分發揮楊浦區大學強勢學科的優勢,重點發展科技研發和教育培訓產業,以及相關的商貿、金融、科技辦公、科技展示等產業,形成以中央社區為核心的科教商務集聚區;以新國際博覽中心為依托發展浦東世博花木國際會展集聚區;依托虹橋國際機場發展虹橋涉外商務區等。
4、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與交通網絡的銜接更加緊密。現代服務業的加快發展需要交通網絡的大力支持,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使集聚區與交通網絡銜接愈發緊密。如,虹橋涉外商務區依托虹橋國際機場,營造了更好的交通環境,使該地區成為上海的涉外經濟商務服務平臺和長三角的商務服務平臺,吸引了很多外事機構、外資企業、國際機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