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法視域下企業社會責任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對整個社會產生的影響非常劇烈,對國家經濟發展方向與模式所起到的作用愈加強烈。但是,在巨大的國際競爭沖擊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放棄了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導致整個社會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企業在社會中的責任與利益兩極化現象,且這種極端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擴大化趨勢。通過使用經濟法對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規范,可以最大程度的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良性發展。經濟法的核心在于強調社會責任擔當,有利于平衡經濟社會發展,是維系經濟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手段之一。
關鍵詞:經濟法;企業社會責任;經濟社會
前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國經濟社會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整個市場的運行進入成熟階段,在此經濟發展態勢中,我國企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但同時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更加劇烈。大量的企業為了獲得最多的經濟利益,采用粗放式經濟,導致環境惡化,污染物排放嚴重,甚至某些企業無視自身的社會責任,不管不顧企業職工的利益與消費者利益,以降低成本、擴大利益為運行標準,而影響了整個經濟社會的運行,基于此,本文深入淺出的采用經濟法視角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剖析。
一、企業社會責任概述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為整個社會、國家與個人創造收益的同時,還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同時也要承擔對環境、消費者、地區的責任。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雖然是盈利,但盈利的同時還應該以維護經濟社會的良性運行與居住環境的優良為基準,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出現逃避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與法律義務存在一種潛在包含與被包含關系,企業在進行正常的經濟活動時,應該遵守法律義務,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給予的制裁,但是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卻沒有非常有利的強制性與懲罰性,國家與社會沒有對其責任擔當進行強制性的管理,更多的是需要企業有自我意識,運行過程應該符合國家、民族與社會道義。
如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保護環境、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雖然國家對此也出臺了眾多行政法規,但更多的需要企業有道義覺悟。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個人責任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其特點也非常鮮明,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運行不應該以傳統的運行模式為主,只關注利益而忽視責任擔當,企業發展過程中應該二者并進,注重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第二,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其對象主要以消費者、職工、環境、地區為主;第三,企業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并不意味著企業必須犧牲自我,而是應該既要實現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企業的壯大,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保證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共同實現;第四,雖然近年來我國企業過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責任的現象有所緩減,但仍然存在這種現象,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推動下,這種現象并不在少數。
二、經濟法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的健全
企業社會責任的擔當必須從經濟法作為視角,具體而言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國家重視法律法規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法律意義上與道德意義上的統一。完善企業的社會責任應該首先完善相應的法律,如《環保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利用法律對企業的經濟行為進行監督。在實踐的過程中對法律進行完善,擴大法律的細致性。同時,根據企業發展模式與程度,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對于承擔社會責任相對較好的企業給予相應的獎勵,而針對社會責任承擔相對較差的企業給予嚴厲懲罰。第二,階段性強化社會中的民間組織力量。企業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直接關系到社會整體效益的發揮,國家除了可以通過法律、國家強制手段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進行規范意外,還應該利用民間組織力量對其進行監督。強化民間組織力量這方面的工作,西方國家做的相對較好,應該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
如美國成立了職工公會,如果企業的職工權益受到侵害或利益受損,職工就可以向公會提出申訴,公會證實后會向企業施加壓力,從而提高企業社會責任的擔當,長期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與此同時,政府還可以借助媒體手段,不斷向企業施加輿論壓力,呼吁公眾產于與社會關注,監督企業的社會責任,從側面監督企業責任的擔當,如有利用新媒體或自媒體方式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進行監督,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揭露,通過輿論給予企業壓力,從而提高企業的責任意識。第三,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完善企業社會責任,除了外在的監督以外,還需要加強企業的自我意識,增強企業的自我約束能力。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對企業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仍然需要一些必要的規章制度來對企業進行指導。
對此,國家政府可以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這個報告制度需要企業在嚴格遵守國家法律的基礎上,向整個社會報告自己的社會責任。舉個例子,韓國的三星公司就建立的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事務局就是一個經濟法視域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典范——這是一個專門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構,當企業出現相關問題時,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責任等多方面進行最專業的處理。所以,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是一個完善企業社會責任的有效措施。
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關系到整個社會利益,而現階段企業社會責任的擔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我國屬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卻又面臨異常激烈的國際競爭態勢之中,眾多企業為了生存“不擇手段”,導致國家環境受到嚴重污染,而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等問題也層出不窮,因此,我國應該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利用法律手段、輿論手段、民間社會力量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擔當的責任,同時建立一個完善的企業監督系統,加大獎懲力度,實現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擔當的同步進行。
參考文獻
[1]蒲春平.經濟法視域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重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1:378+387.
[2]喬海蓮.循環經濟法視域下企業的環境責任[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0,11:18-20.
[3]張曉陽,李冬梅.企業社會責任視域下的勞動者工作環境權保護[J].行政與法,2013,12:106-109.
作者:李毅明 單位:中共遼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