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部農業發展策略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部農業發展策略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部農業發展策略論文

      [摘要]中部五省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業的發展對全國經濟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論述在崛起背景下發展中部農業的重要意義,繼而分析中部農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部崛起農業發展路徑選擇

      中部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個相鄰省份,地處中國內陸腹地,起著承東啟西、接南進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作用。中部依靠全國10.7%的土地,承載全國28.1%的人口,創造全國19.5%的GDP,是我國的人口大區、經濟腹地和重要市場,在中國地域分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加快中部地區發展是提高中國國家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東西融合、南北對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一、大力發展農業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選擇

      大力發展農業,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選擇,這是由中部的歷史、地理、人文、資源稟賦等實際情況所決定的。促進中部地區農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1.是解決中部地區“三農”問題的根本所在。

      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沒有農村的社會穩定,就沒有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沒有農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安康富裕。中部五省“三農”問題十分突出,農村目前普遍面臨農業發展基礎條件薄弱、農民收入水平低、農村發展緩慢等問題,促進中部地區農業發展是解決中部地區“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2.是促進中部崛起,縮小地區差異的重要保證

      中部六省居我國腹地,幅員遼闊,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產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統計,2008年中部六省主要農產品的糧食產量占全國31.6%,油料產量占全國的40.7%,棉花產量占全國的33.5%,豬、牛、羊肉產量占全國的31.8%,水產品產量占全國的17.6%。中部六省輸往省外的糧食占全國省外糧食輸出量的50%以上,相當于全國近5億人的口糧由中部地區提供。中部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也要以農業為基礎,因此,農業的發展部不僅是中部地區整體經濟水平的發展的關鍵,而且對于縮小要縮小東、中、西部差距,協調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3.農業是實現社會穩定,吸納農村勞動力的重要保證

      據農業部測算,在我國3.2億農業勞動力中,種植業實際需要1.5億人,加上2000萬專門從事林牧漁業生產的勞動力,農業實際需要的勞動力約為1.7億人目前我國農村有1.5億富余勞動力。單單依靠城鎮化來解決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遠遠不夠,仍然需要依靠農業自身來吸納與承載過剩的又暫時無法轉移的勞動力。

      二、中部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農業生產方式落后,農業產業化水平低。

      中部地區由于地理條件,歷史因素的限制,生產方式仍然停留在傳統耕作方式,集約化的生產方式還沒形成,勞動生產率低,農業生產規模小,基礎薄弱,綜合生產能力較差。農產品加工行業,農產品加工停留在初級階段,附加值低。

      2.農業科技水平低,農民整體素質低。

      農民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中部地農村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1/3左右,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很低,接受過系統農業職業教育的農村勞動力不到5%,受過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的農業勞動力占全部農業勞動力的比重不足20%。中部分布在第一產業的科研成果不到全部科技成果的18%,并且農業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產中領域,產前、產后科技力量匾乏。

      3.農村剩余勞動力龐大,人口轉移困難重重。

      據農業部測算,目前我國農村有1.5億富余勞動力,按經濟增長和城鎮化的速度測算,我國每年大約可新增10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800~900萬個就業崗位可用于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按照這樣的速度,至少需要50年的時間才能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全部轉移出去。在擁有9058萬農業剩余勞動力的中部六省,如何對這些勞動力資源進行轉移是其面臨的巨大困境。

      三、中部農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1.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

      中部地區要在特別注意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的基礎上,抓好農業優勢產業鏈的建設,推進優質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優質農產品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加快推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和流通,把中部地區的農業資源優勢盡可能地轉化為競爭優勢和經濟優勢,實現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工業化的良性互動,走農業精細化、規程化、工業化、科技型、內涵型的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

      2.努力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中部地區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科技進步與實用水平和推廣應用的程度。因此,一方面要加強農作物優良品種的培育與推廣,提高科學種植和養殖技術的研究,在農產品加工、儲運、保鮮、包裝等環節大力采用高新技術;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教育,開展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務農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培養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型村干部為重點,通過系統培訓,提高他們帶領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本領和能力。超級秘書網

      3.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和農村人口轉移的渠道,減少中部地區農業人口。

      目前我國仍舊維持著城鄉隔離的戶籍制度、勞動用工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等,使得進城農民的的子女入托教育難以保證;他們自己則因勞動收入低、時間長、幾乎不享受社會保障,難以保護自身業已形成的人力資本和進行人力資本再投資,這些給農民進城增加了直接的成本和心理壓力。因此,要為中部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研究制定中部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培訓的政策措施,消除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制度障礙,幫助中部地區建立完善的農村勞動力資源培訓計劃,加大中央財政對中部地區職業教育的投入,提高農民的勞動素質和技能,促進中部地區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總之,中部地區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要積極利用自身優勢,結合本地區農業特色,揚長補短,努力解決好“三農”問題,把農業和工業統籌起來,使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相協調,城市和農村的建設相協調,形成二者相互促進的發展機制,從而實現整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飛躍。

      參考文獻:

      [1]胡樹華,汪秀婷.中部農業發展戰略思考[J].軟科學,2004.6.

      [2]胡文海.崛起背景下的中部地區農業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7.9.

      [3]朱建文.中部地區農業的崛起與農村成人教育[J].繼續教育研究,2004.4.

      [4]夏興萍.www.gx-2007-3-29.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