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村合作金融發展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合作金融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合作金融發展

      一、國際比較: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一般規律

      目前,世界各國農村合作金融體系按其結構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模式:

      1、單元金字塔模式

      該模式是指農村合作金融只有一個系統,最上層是全國性統一聯合組織,中層是地區性聯合組織,底層是信用合作社,就象金字塔一般。這種體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德國。最高層的全國性統一合作金融聯合組織,是1895年創辦的普魯士中央合作銀行;中層的地區性合作金融聯合組織,是萊茵河農業合作銀行成立后才開始出現的;最基層的是雷發巽銀行,目前約有3000余家。德國雷發巽銀行的資本金主要來自于農戶、小農場主、銀行雇員、自由職業者以及社會援助。地區合作銀行的資本金則絕大部分來自于基層雷發巽銀行。中央合作銀行的大部分資本金除由地區合作銀行提供外,政府為了表示對合作銀行的支持,也參入一定的股份。根據《德國合作銀行法》規定,政府最高可參股25%。中央合作銀行主要負責人的任命要經政府同意。

      2、多元復合模式

      該模式是指農村合作金融由多個不同系統組成,各系統內部又是由多級組織構成。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國和丹麥。美國的農村合作金融由聯邦農業信貸管理局、聯邦土地銀行及其協會、聯邦中期信貸銀行和生產信貸協會、合作銀行等組成。合作銀行是在1933年《農業金融法》通過后成立的,除了中央合作銀行外,12個農業信貸區各設有1個合作銀行。但每個區的合作銀行須接受所在區農業信貸管理局的督導。合作銀行初期由國家出資創辦,1968年還清了國家撥款,現在完全歸農民組成的農業合作社所有。丹麥的農村合作金融體系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雷發巽式的合作社系統,與其他國家的雷發巽銀行在合作原則及經營方針上相差無幾;二是儲蓄銀行系統,是根據《特別法》而設立的勞動者自治的金融機構;三是農民貸款合作系統,是借款人自主的團體,但它能依據政府

      《特別法》發行債券;四是合作銀行,其主要任務是與其他合作金融機構相互配合,進行農業信貸業務的協調。

      3、半官半民的“兩節鞭”模式

      該模式是指中央合作金融機構的資本金是政府財政撥人的,地區和基層合作金融機構的資本金是農民自愿投入的。其主要代表是法國農業互助信貸銀行,它是按三級法人制建立的,由地方合作銀行、地區合作銀行和中央銀行組成。地方合作銀行的社員除了農民以外,還有小工廠主及雇員;地區合作銀行是按照行政區劃設立的,目前共有94家;中央合作銀行是按公法建立的,受農業部和財政部雙重領導與監督。

      地方合作銀行和地區合作銀行的管理嚴格按信用合作的原則進行,中央合作銀行則是一種商業性質的政府行政機關,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負責制,最高權力機構為全體委員會,其成員來自于議會代表(參眾兩院各3名)、政府官員、有關行業組織代表、地區合作銀行代表,其執行機構為理事會,成員中7名由全體委員選舉產生,另外4名為政府官員和該行的總經理,其總經理由政府任命。

      4、“二三三”模式

      該模式是由二重結構(既有政府投入,又有農民投入)、三個系統(農業、漁業、林業)和三個層次(上、中、下級)所構成的。只有日本實行這種模式。日本的農林中央金庫是農林漁系統的信用合作組織,由全國農協、漁協、林協和聯合會等政府部門投資設立。另外,組織了全國約一萬個農業協同組合、漁業協同組合和森林協同組合,并分為上中下三個不同的層次,上面是農林中央金庫,中間是農林中央金庫的分支行,下面是眾多的協同組合,形成統一的農村合作金融體系。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世界各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一般規律,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逐漸從分散走向統一,目前世界各國基本上都形成了全國性或區域性的合作金融網絡組織。(2)自下而上地控股,建立合作銀行體系。各國在合作銀行成立時基本上都是基層信用社向地區合作銀行投資人股,地區合作銀行再向中央合作銀行投資入股,但中央合作銀行一般都有政府資金投入。(3)各國合作銀行基本上都采用多級法人制,各級機構都是獨立的法人實體。(4)合作金融組織都實行民主管理,這也是合作金融性質的最重要體現。(5)西方國家的政府對農村信用合作組織都采取保護與支持的政策。

      二、國內比較:我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模式分析

      我國的農村合作金融(主要是農村信用社)比國外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起步晚,發展道路曲折。盡管目前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但發展前景較好。許多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發展模式作出了較為科學的設計,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四種:

      1、規范化的合作經濟模式

      這種模式是按嚴格的羅虛代爾合作原則組織起來的信用合作社。主要內容包括:(1)自愿原則,即農民可以自愿加入或退出信用合作社,不受其他人為因素的限制。(2)交易返還原則,信用合作社一般不直接對社員分紅付息,而是通過交易返還(即貸款利率較低)將一部分利潤返還給社員。(3)公平原則,在信用社投票選舉時,不是按人社資本的多少來決定票數,而是一人一票制。

      可見,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農村信用社能更好地面向“三農”,提高社員民主管理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缺點是無法突破社區的限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不能形成區域和全國性的統一組織,不便于在更大范圍內抵御風險。

      2、一級法人制的合作銀行模式

      在我國蘇南等農村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有所創新,有人將這種創新稱這為蘇南模式。它是在原有鄉鎮信用社基礎上進行合并,建立信用合作社的縣級聯社,或稱之為合作銀行。合作銀行為一個獨立的法人,而原來的各鄉鎮信用社取消法人資格,成為合作銀行的分支機構。但這種合作銀行已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合作經濟組織,而是以盈利為目的股份合作金融組織。

      3、分散化的商業銀行模式

      這種模式的設計者主張將農村信用社商業銀行化,即將原有的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為眾多分散的小商業銀行,由農民、農村集體經濟、農村聯合經濟體、農村鄉鎮企業等經濟主體共同出資,出資者與商業銀行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信用合作社與社員的關系,而是銀行股東與銀行的關系。經營目標就是純粹的利潤最大化,經營管理方式嚴格按股份制商業銀行模式運作。其經營范圍也與一般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相同。

      誠然,這種模式可望能改變我國目前農村信用社內控機制和管理模式,從而提高信用社的盈利能力,擺脫經營困境。但缺點也比較明顯,由于農業生產的資金使用效益低于一般服務業和制造業,從而使農村信用社在追求盈利目標的驅使下,將資金轉移到非農產業或城市投資,從根本上背離“三農”方向。

      4、多級法人的合作銀行模式

      這種模式是根據自下而上控股的原則,在各鄉鎮信用社的基礎上按行政區劃建立起縣級合作銀行,在縣級合作銀行的基礎上建立起省級合作銀行,在省級合作銀

      行的基礎上再建立起全國統一的農業合作銀行,鄉、縣、省和國家級合作銀行都具有法人資格。另外還有人提出,不一定要按行政區劃設立四級體系,而只需按社區或經濟區劃,自愿聯合,設立三級體系即可。這種模式雖然有利于農村信用社抵御風險和開拓業務,但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對農民來說,并無多大的實際意義。或者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設想事實上就等于再造一個

      中國農業銀行。

      通過以上比較分析,我們認為,我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目標模式應該是由中國農業銀行控股的“二節鞭式”的二級法人制合作金融體系。

      這一體系就是將現有的鄉鎮級農村信用社改造成規范的合作經濟模式,然后按自下而上地控股原則,建立起縣級合作銀行,或將現有的縣級信用聯社改造成縣級合作銀行,使其體制成為按股份制構建、按合作制運行的“準合作銀行制”。再由各中國農業銀行的市級分行對各縣級農村合作銀行進行控股,并實施管理指導和業務滲透,從而通過現有的中國農業銀行建立起一個全國統一合作金融體系。

      三、問題與癥結:當前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面臨的深層矛盾

      1、機構理順與定位不明確的矛盾

      我國農村信用社自1996年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鉤后,雖然自立門戶,但卻沒能理順各機構之間關系,建立自律管理體制。如地市級以上由人民銀行作為農村合作金融的臨時過渡性管理機構,對外是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對內是農金科,既管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又管理農村信用社的業務,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使基層農村信用社無法適應。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質、所處的地位以及在農村金融市場中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關系如何定位不明朗,這就勢必阻礙其健康發展。

      2、保本經營與管理水平低、經營環境惡化的矛盾

      目前,我國一部分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比率居高不下,潛在風險大。這一方面是由于信用社自身經營管理水平低造成的,其表現是資產結構不合理,形式單一,基本上為信貸資產;低息存款少,負債成本高;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手段和內在激勵機制等。另一方面是由于經營環境不斷惡化造成的,主要表現在保值儲蓄的保值部分一直掛帳未消化,而其他商業銀行的保值部分都由財政負擔;“農轉非”資金難以消化,許多企業借改制、破產為名,逃廢和懸空信用社債務;不健康的債務文化蔓延,形成新的道德風險;經營負擔過重,承擔了農村90%以上的農業貸款,其政策虧損無法得到彌補。而且近年來,許多地方的稅務、工商等部門把信用社作為稅費重點征收對象,取消了對信用社稅費優惠政策,更加重了信用社經營的困難。

      3、“三農”方向與資金投向結構的矛盾

      由于目前農戶發展農業生產所需貸款量有限,農業產業化進程和規模處于初級階段,信用社又大都采取穩健經營的方針,從而使其真正投入“三農”的資金相對有限,而是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了城鎮企業、國有企業和其他非農產業。結果是大量的資金從農村轉移到城鎮,違背了農村發展合作金融的原始初衷,加速了城鎮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馬太效應”。同時使信用社儲源陷于枯渴,資金周轉出現梗阻,反過來又限制了合作金融自身的發展。

      4、自成體系與聯行條件不成熟的矛盾

      從抵御風險和適應現代金融業務發展的需要來看,農村信用社走向聯行和自成體系是其必然趨勢,但目前農村信用社縣鄉兩級營業機構通存通兌面與商業銀行有明顯的差距。農村信用社沒有獨立的聯行體系,結算渠道不暢成了阻礙、制約農村信用社業務發展的瓶頸因素,致使許多由農村信用社扶持起來的企業因自身發展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轉戶其他金融機構。有的農戶匯學費給孩子不得不跑到城里商業銀行,嚴重影響了農村信用社服務市場的拓展。

      四、促進我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1、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完善其內部管理體制

      如果要實現向目標模式的過渡,首先就要按合作制原則完成農村信用社的規范化改造,再按自下而上控股的原則,建立縣級合作銀行。同時明確法人責任制,完善合作銀行核算制度和內部管理體制。根據所處地域、資產質量、人員素質等因素,合理確定各部門的考核指標,實行分類考核,以充分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然后再實施中國農業銀行控股,建立全國農村統一的合作金融組織體系,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建議將我國目前從上到下都有

      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改組成人民銀行的農村金融監管部門,只從事農村金融的監管工作,不再從事信貸活動。原有的資金如果是縣級信用合作聯社的則劃回到縣級合作銀行,剩余資產劃撥到中國農業銀行,用于對縣級合作銀行的控股,同時各市級農業銀行還可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增加控股投資,并對縣級合作銀行進行業務指導與滲透。

      2、加快農村合作金融的立法工作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信用社,但農村信用社的管理體制幾經周折,至今仍未定型,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對農村合作金融的定位。因此,必須在總結農村信用社近50年發展歷史,廣泛征求基層農村信用社、地方政府、農民和企業的意見的基礎上,盡快制訂《農村合作金融法》,以法律形式對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管理體制、扶持政策等進行規范,為農村合作金融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3、強化管理,逐步提高農村信用社的資產質量

      首先,在成立縣級合作銀行后,應設立專門的信貸管理部門,對基層信用社進行業務指導與管理,加強對小額農戶貸款的管理,努力盤活農村信用社的資產。其次,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增加服務項目和品種,積極改變農村信用社資產單一化狀況。如為配合農村的小城鎮建設,可對購買或建設商品房、門面住房發放按揭貸款;為符合條件的農村大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發展代收保費、電話費,工資等業務;參加全國銀行拆借網,提高富余資金的運作效益等。再次,可建立省級農村金融債權管理公司,對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進行剝離。該金融債權管理公司的資本金由中央、省政府共同出資,其中中央財政應返還農村信用社的保值儲蓄補貼作為中央財政的出資,省級財政以農村信用社收購農村“兩會”資產的數額出資。通過成立金融債權管理公司,收購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資產,使基層信用社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同時,為提高農村信用社核銷呆賬的能力,可考慮將目前呆賬準備金提取比例從1%提高到1.5%。

      4、盡快落實優惠政策,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且生產周期長、投入大、見效慢、效益低,是我國政府長期以來一貫予以扶持的產業,而服務于這一產業的農村信用社就應該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這包括:(1)減少稅種,降低稅率。如對農村信用社免交所得稅,對于在貧困地區和糧棉大縣(市)區的農村信用社減免營業稅。(2)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如國家應把政策性支農扶貧款、農村專項開發、科技扶貧、農村水利和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業務權還給農村信用社;加大人民銀行對農村信用社的再貸款力度;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實行靈活的利率浮動政策等。(3)各級地方黨委

      、政府應尊重農村信用社經營自主權,維護金融債權,規范農村金融秩序,建立農村金融“安全區”。

      5、進一步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金融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的各級監管機構要促使農村信用社按照合作經濟原則,建立和完善社員大會、股東大會,以及董事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根據業務發展的要求,調整、充實內部管理的各項制度。要加強中國農業銀行控股和農村信用社的行業自律。通過建立自律性組織,對農業銀行的控股行為和農村信用社的經營行為進行規范,對農村信用社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及時予以反映和處理。基層人民銀行則要重點加強對農村信用社資產質量、盈虧狀況和內控機制的監管,督促農村信用社堅持“三農”服務方向,指導農村信用社加強核算,改善經營,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并督促落實。同時,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現場監管和對高風險社的跟蹤監管,進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