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構思地方鎮鄉交通設施進展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者:崔曙光劉曉宇張竹梅張洋單位:北京市首都規劃設計工程咨詢開發公司
由于各區縣的經濟發展階段、地理區位優勢、原有交通基礎條件、區縣自身財力及市財政投入力度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造成各區縣交通發展不平衡,通州區、順義區、大興區3個平原區縣受產業帶動、政府投資傾向等因素的影響,其鎮域公路建設相對完善,鎮鄉道路建設的重點已經由鎮域公路轉向鎮區道路,而西部偏遠山區鎮鄉則仍處于著力增強對外聯系通道能力的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階段。(2)鎮區道路建設進程加快,部分平原鎮鄉鎮區路網骨架基本形成。由于鎮域公路建設相對完善,部分平原鎮鄉道路建設的重心逐步由鎮域公路轉向鎮區道路,一批平原鎮鄉鎮區路網框架已經初步構建,如長陽鎮、高麗營鎮、永樂店鎮、漷縣鎮、榆垡鎮、采育鎮等鎮中心區路網主骨架已經初步形成。(3)臨近中心城的鎮鄉公交場站發展速度遠快于臨近新城的鎮鄉。隨著中心城人口不斷向外拓展,中心城外圍的鎮鄉成為新的人口集聚區,對公交場站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此外中心城周邊鎮鄉公交場站通常要承擔中心城夜間駐車的功能,其建設規模要求也較高。而新城周邊的鎮鄉,由于新城人口規模相對較小,且均在新城城區設置了大規模的公交場站,發往新城周邊鎮鄉的公交線路的班車夜間均返回城區公交場站進行駐車,因此,新城周邊鎮鄉公交場站的建設需求相對較小。
不同類型鎮鄉“十二五”建設需求差異性分析
由于不同類型鎮鄉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十二五”期間其關注的重點也存在較大差異,只有分析明確不同鎮鄉類型交通需求的差異性,才能抓住不同鄉鎮類型最為關注的需求點,為政府制定合理的投資政策奠定良好的基礎。3.1道路建設需求差異性分析總結鎮鄉道路建設的需求類型可分為4類,即鎮區對外聯絡線建設需求、重大項目集疏運體系建設需求、旅游公路建設需求及鎮中心區路網建設需求。根據調研反映鎮鄉交通需求類型的差異性,鎮鄉可分為有市級重大項目落地的鎮鄉、無重大項目落地的山區鎮鄉及無重大項目落地的平原鎮鄉3類,不同類型鎮鄉的交通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如圖1所示。對于12個有市級重大項目落地的鄉鎮,重大項目的落戶會帶來對外聯絡線、集疏運道路及配套服務區路網的建設需求。對于其它平原鎮鄉,經過近幾年的交通建設其區域對外聯絡線建設相對完善,該類鎮鄉已經進入到鎮區路網建設及鎮域路網結構局部調整的階段,鎮中心區道路建設是“十二五”建設的重點。山區鎮鄉由于道路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其鎮域內公路網尚不完善,“十二五”期間鎮域對外聯絡線、旅游公路等仍然是其建設的重點。3.2公交場站建設需求差異性分析鎮鄉公交場站需求的類型主要包含2類,即,公交樞紐(市域干線公交線路與區(縣)內公交線路轉換銜接中心)及公交首末站,公交場站的建設要從區(縣)域角度考慮,山區區縣鎮鄉與平原區縣鎮鄉的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對于大興、通州、順義、昌平等平原區縣的鎮鄉,由于其距離中心城的距離相對較近、道路條件較好,其公交線路可直達中心城,對于市域、縣域層面公交線路間的換乘需求相對較小,此外,由于其人口密度大,公交線路營運支撐能力較強,對于匯集客流的需求也相對較小。對于房山、門頭溝、懷柔、密云、延慶等山區區縣,其布局形態整體上呈長條形,且新城均處于長條的形態的一端,造成遠端鎮鄉距離新城的距離較遠,且偏遠山區道路等級較低,造成其直達中心城的難度較大。另外,由于山區鎮鄉人口密度低,難以支撐直達中心城的公交線路運營客流的要求,迫切需要在交通區位較好的鎮鄉設置市域、縣域的換乘樞紐,通過縣域公交線路進行客流匯集,確保市域干線公交營運線路的客流要求。
鎮鄉交通設施發展的總體思路
基于以上的需求差異性分析,本文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北京市鎮鄉交通基礎設施差異化發展的總體思路。
1鎮區道路的發展思路。“十二五”期間,北京市鎮鄉鎮區道路的發展應采取“試點先行+重點推進”的發展思路:即,立足鎮鄉鎮中心區道路的基礎條件,綜合考慮公平性、鎮鄉類型、鄉鎮建設意愿等因素,選取若干基礎條件好的鎮鄉進行試點,在“十二五”初期加大投資力度實現試點鎮鄉鎮區道路建設基本完善,以迅速形成政府投資的示范效應,并總結建管經驗逐步推廣;在試點的同時重點推進非試點鎮鄉鎮區主骨架道路的建設,從而形成以點帶面、系統發展的格局。
2鎮域公路的發展思路。“十二五”期間,北京市鎮鄉鎮域公路的發展應采取“結合需求穩步推進”的發展思路:即,充分利用“十一五”期間鎮鄉公路的建設經驗,結合產業布局調整、人口擴張轉移、旅游資源深度開發、過境干線公路建設等帶來的鎮域公路建設需求,穩步推進鎮域公路的建設,為鎮鄉經濟發展提供完善的交通服務。4.3公交場站發展思路“十二五”期間,北京市鎮鄉公交場站的發展應采取“山區區縣與平原區縣差異化發展”的發展思路:即,立足山區區縣與平原區縣鎮鄉公交需求的特點及差異性,山區鎮鄉構建兩層級公交站場體系(鎮鄉公交樞紐、鎮鄉公交首末站),發揮首末站匯集客流、樞紐站實現市域縣域公交線路的轉換功能,解決偏遠山區鎮鄉居民公交出行難、公交服務水平低的問題;平原區縣應不斷拓展公交首末站的覆蓋率、提高公交首末站的發展規模,從而提升平原區縣鎮鄉的公交服務水平。
“十二五”期間政府投資的重點方向
1鎮鄉道路建設重點。鎮鄉道路的建設重點應與鎮鄉的交通需求點相適應,鎮鄉交通需求的特點又與鎮鄉的類型相關,因此,針對不同的鎮鄉類型,政府投資建設的重點亦應不同。(1)有市級重大項目落地的鎮鄉。對于有市級重大項目落地的鎮鄉,由于重大項目的落地對于解決當地就業、增加稅收、提升城鎮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應優先解決重大項目或產業園區配套的集疏運體系的建設,建設的同時應處理好集疏運道路與鎮區道路、鎮域道路之間的關系,做出合理的安排。(2)對于無市級重大項目落戶的山區鎮鄉。對于山區鎮鄉應緊密結合其實際需求,優先解決其對外聯絡線的建設。對于涉及旅游資源開發的道路,應充分考慮旅游線路對鎮鄉經濟的帶動作用,優先考慮推進旅游公路的建設。在此基礎上,再行推進鎮中心區道路建設。(3)對于無市級重大項目落戶的平原鎮鄉。對于大部分無市級重大項目落地的平原鎮鄉,其鎮域公路建設相對完善,“十二五”期間,應著力推進鎮中心區骨架道路的建設,提升鎮區道路建設水平;對于少數鄉鎮,其鎮域道路建設尚不完善,應優先建設鎮域對外聯絡線,以增強鎮鄉與外界的聯系,增強鎮鄉對外交通優勢。此外,對于鎮區道路的建設從試點示范及公平性角度綜合考慮,在10個遠郊區縣選取涵蓋所有鄉鎮類型(重大項目落戶鎮鄉、平原鎮鄉、山區鎮鄉)進行鎮區道路試點示范,實現其鎮區路網主骨架基本完善,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示范效應。
2鎮鄉公交場站建設重點。(1)平原區縣鎮鄉。平原區縣鎮鄉應結合鎮鄉建設意愿,優先解決現狀無公交場站的鎮鄉的公交首末站建設,提升公交場站的覆蓋率,同時,推進人口迅速擴張的鎮鄉的公交首末站的建設,滿足新增人口對公交場站的需求。(2)山區區縣鎮鄉。山區區縣鎮鄉優先推進地理區位好、交通條件便利的鎮鄉(延慶縣永寧鎮、懷柔區湯河口鎮、密云縣太師屯鎮、房山區河北鎮、門頭溝區齋堂鎮、平谷區大華山鎮)公交樞紐站的建設,構建市域公交、區縣內公交線路的換乘中心,解決偏遠山區鎮鄉居民公交出行困難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優先解決大規模人口集聚鎮鄉公交首末站的建設,提升臨近新城鎮鄉的公交服務水平。
結論
“十二五”期間,鎮鄉交通基礎設施主要依靠政府投資的發展模式將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但針對不同類型的鎮鄉,其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也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發展模式,而是應該充分考慮政府財力、環境資源承載力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影響因素,立足平原鎮鄉與山區鎮鄉的發展現狀和需求差異性,選擇差異化發展的思路,有重點、分層次的推進鎮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