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HSE監管系統在船舶管理的運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李海泉作者單位:企業深圳中遠龍鵬液化氣運輸公司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是每個企業生存的根本,健康安全和環保是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健康、安全和環保工作沒有做好,談不上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不能保證員工的身心健康和對社會、人類的環境的保護以及安全生產,企業的效益也就無從談起,企業也不可能獲得好的效益,也絕對不可能做到健康可持續發展。確保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有效地運行公司健康安全和環保管理體系(hse)(以下簡稱“HSE管理體系”)是其重要的手段。HSE管理體系是近幾年國際石油、天然氣、化工工業和液體貨運輸企業通行的管理體系。它集各國同行管理經驗之大成,體現當今相關企業為健康、安全和環保的規范運作,突出了預防為主、領導承諾、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科學管理思想,是相關企業實現現代科學管理,走向國際大市場的通行證。
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是企業多年管理工作經驗積累的成果。HSE管理體系是按PDCA模式,即規劃(PLAN)-實施(DO)-驗證(CHECK)-改進(ACTION)的運行模式來建立的,它體現了完整的一體化管理思想:第一,HSE管理體系是一個能夠自我完善的動態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企業控制重大風險,避免重大事故、險情的發生,最終達到企業健康環保和安全管理的目的。第二,HSE管理體系要形成公司管理層和操作層以及全員風險管理意識,達到規避和降低各種風險,消除各種安全隱患,使風險成為可控,變成為可接受風險。第三,完善的HSE管理體系需要不斷的持續改進,不斷的自我修正和完善。
如何通過有效地運行公司HSE管理體系,使得公司和船舶更加安全,以達到更高的《液貨船管理與自我評估》(以下簡稱TMSA)和《國際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規則》(以下簡稱ISM規則)的各要素要求的標準,是擺在船舶公司管理人員面前的重要課題。TMSA是結合ISM規則要求,用來幫助船舶經營人衡量和持續循環改進其管理體系的一種工具,鼓勵船舶經營人針對給出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以下簡稱KPI)和最佳實踐指導去評估自身的HSE管理體系。二者中風險評估均是所有要素的基礎,并且是一個不間斷的自我完善的過程,從而達到風險控制。
相同的是二者都以風險評估為第一要素在所屬要素中起核心和導向作用,不同的是,HSE管理體系明確了公司健康、安全和環保的目標、方針和政策;TMSA的KPI是基于HSE管理體系的管理系統評估體系,將戰略目標分解成可運作的遠景目標,是公司績效管理系統的基礎。KPI是指標,不是目標,但是能夠借此確定目標或行為標準。通過比較可以看出二者原理相通,但是TMSA不能代替HSE管理體系。完善HSE管理體系會為符合TMSA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HSE管理體系與TMSA的有機整合提供有力的保障。
有效實施HSE管理體系,重要手段是在HSE管理體系文件中明確有效實施針對液貨船安全和環境保護活動的“風險控制”,為更好地完善體系管理,實施風險控制,使HSE管理體系在安全管理中有效運用,一些關鍵因素便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去認識:
一、運用“精益管理”的理念
持續改進和完善HSE管理體系需要“精益管理”,提升安全和環保的理念。“精益管理”運用到公司安全管理中,依托HSE管理體系推廣落實到公司所屬和管理的船舶,也是對風險的細化控制。在HSE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中,需要對HSE管理體系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有效監督,直接反映運行結果,使在檢查中發現的缺陷具有可追溯性,通過發現船舶保養、人員培訓及應急操作方面的缺陷,可以判斷HSE管理體系在船上運行的不足,以此從源頭上發現船舶一些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糾正,不但可以掐斷風險源,又可以進一步促進HSE管理體系的完善。小的地方看不到、做不細,就會造成大漏洞;小的地方看得到、做得細、做得精,將小事做成精品,會保證實施安全長效機制,對風險細化,保證及時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規避風險。
二、有效溝通和知識共享
為保證HSE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建立全方位有效溝通和知識共享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包括:緊密的船岸聯系制度、部門聯系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利用電子化的現代管理手段,岸基部門可以將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迅速傳遞到船舶,并及時接受船舶反饋;同時以文件規范公司管理人員的訪船制度,使岸基管理人員定期安排檢查船隊中每艘船舶,監控安全標準和培訓;岸基部門也可以通過信息共享渠道與船舶建立聯系,及時共享相關信息。相關信息、反饋的及時傳達與共享使岸基能夠對船舶進行有效跟蹤、控制,同時能夠保證向船舶提供所需的岸基支持,也可以使管理部門定期檢驗風險評估的有效性和確保共性的風險評估結果在船舶中得以運用,使船岸對風險有共同的認知,共同控制風險。
三、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體現了管理中人的關鍵因素,該理念持續推進激勵機制,形成安全文化,控制風險。船舶管理行業的競爭說到底是行業人才的競爭,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達到人盡其用,人盡其才,在HSE管理體系框架下的安全文化建立與維護是有力保證,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
建立安全文化,使安全文化落地生根,才能促進HSE管理體系健康有效地運行。使每名船岸員工充分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將安全培訓工作貫穿于船舶的經營和安全管理的全過程,使安全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綜合素質和安全管理工作能力,確保安全、穩定、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積極開展安全性評價和風險評估工作,對安全基礎的現狀和水平進行正確評價,對各種危險因素及嚴重程度進行綜合評估,明確重點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實現風險超前控制,減少和消滅事故。
四、建立風險評估機制
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并在HSE管理體系中推廣應用,評估管理體系,能夠使HSE體系得到有效運行。如果HSE管理體系不能得到有效運行,則體系文件再完善,對安全工作也無實質的指導意義,也就談不上對風險的控制。要發揮文件體系的巨大潛力,首先必須不斷完善體系,形成一個閉環的、動態的、自我調整和完善的管理體系。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從實際出發,力求簡明,操作性強,以便人員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值班、航行、設備維修、技能培訓和對本船的操縱和監控上,切忌繁瑣和無所適從,避免增加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