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滬通鐵路經濟效應下流供應鏈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滬通鐵路的發展對南通地區企業物流供應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發展越快,南通地區企業物流供應鏈越豐富。本文基于SWOT方法,分析南通地區企業物流發展的優劣勢及滬通鐵路經濟發展對其的影響,以此確定南通物流發展的重點,并提出物流發展的方向及措施。
關鍵詞:滬通鐵路;南通地區;企業物流;SWOT
作為我國物流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在物流經濟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2012年12月,為促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推動南通地區企業經濟發展,完善區域鐵路網的布局,提升過江通道的運輸能力,我國開始滬通鐵路的建設[1-2],該項目的南通至安亭段全長137.28千米,按照國家鐵路1級建設標準,設計時速為200千米[3],客貨兩用,建設工期為5年。建成后交通更為便利,完善了南通地區的交通布局以及交通管理制度,為南通地區的企業物流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SWOT是指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的首字母縮寫。
一.南通市區域企業物流發展的優勢(Strength)
南通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擁有5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沿海發展,地處長三角區地區,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近幾年南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4],發展迅速,物流基礎設施不斷更新,沿江沿海共有碼頭289個,生產性泊位194個,依托黃金水道和海港資源,形成現代化的港口集疏運體系。目前已成為長三角北翼的重要物流中心,在整個長三角區域的物流一體化[5]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6],與張家港、江陰和上海等江南地區港口合作,通過這些港口轉運近遠洋航線,構建了海運大通道。南通主要發展海產業,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船舶,紡織,服裝,糧油等產業集群,近幾年生產總值逐年上漲。2013年的南通市GDP為5083.89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11.8%,經濟發展的速度在整個江蘇省內排第三;固定資產為5299億元,比2012年增長20.8%,整體來說,南通地區的各個方面的經濟都發展樂觀,大部分的經濟指標都已經超過了國家平均水平,為南通尤商貿物流其提供更有利的物質條件。一方面,物流的市場大,到2013年底,南通地區的企業物流業務總收入已經達到了104.54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47%,并且從事企業物流行業的工作人員已經超過了2萬人。以此,可大力的促進地區發展,引進國外先進企業物流,極大的推動企業物流的發展。
二.南通市區域企業物流發展的劣勢(Weakness)
1.區域內的物流體制不夠完善,資源缺乏完整性
南通市經濟發展最好的地方是長三角地區,但在企業物流方面,長三角沒能夠將自己置于“長三角一體化”里來定位發展。在交通建設和物流發展方面,協作機制完善,但不注重交通建設與企業物流的平衡性,盲目建設企業物流,重復率高,引起區域內資源浪費[5],同時也限制了區域內和相鄰城市的交通以及企業物流的合作。
2.管理問題
統一管理不到位,需求以及供應不成正比,在管理過程中出現斷層以及分區,這類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地區的規劃難以實現,在市場中存在參差不齊的物流企業[7],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物流越來越多,但規模都較小,物流化程度較低。
三.南通市區域企業物流發展的機會(Opportunity)
南通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主要是交通運輸層面短板,早前受長江口的阻隔,南通至上海的鐵路出行路徑需繞道南京,兩地之間的鐵路出行里程需500多公里,最短時間為3.5小時。滬通鐵路全長137.28千米,使南通至上海的出行徑路實現“曲線變直線”,兩地鐵路互達最短時間壓縮至1小時,大大縮短了上海與南通的時空距離。同時,在滬通鐵路建成后,南通已具備列車編組的條件,可以始發至浙江、福建、廣東方向的列車,這對南通成為交通門戶城市、鐵路集疏運輸物流中心有很大意義,必將促進南通物流業的極大發展。
四.南通市區域企業物流發展的威脅(Threat)
1.競爭激烈南通附近港口多、功能政策相似,難免會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滬通鐵路建成后,港口腹地進一步延伸,推動物流發展競爭進一步增強。
2.需方以及供給方對現代物流的認識不足,物流信息不完善很多的企業物流之間已經形成了非常松散的狀態,導致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無形中造成物流的運輸和業務等方面的需求以及供給不足[8]。
五.滬通鐵路對南通區域企業物流的影響
分析南通區域企業的物流的定位主要從當地的企業物流的特點、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產業和政府因素入手。
1.促進各資源的整合,以地方特色為主抓住“長三角一體”的優勢來促進長三角地區的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9],以建設沿海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為目標,將現有的發展規劃與交通制度以及政府的政策和市場的運營相結合,整合資源,促進發展,提高物流的專業性,使物流企業更企業化,除去鐵路的建設外,發展公路,水路,航空,增加運輸方式。
2.主動融合其他區域的物流企業南通應抓住時機,建設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種交通運輸基礎設施[5],從各方面加強對企業物流的管理以及建設,充分利用政府對南通區域物流的重視來與更多地方物流企業結合,利用企業物流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此外,引進人才和資金,設立對應的物流管理部門,管理分散的物流企業,提升專業物流服務能力,同時降低成本。引進國外的企業物流,爭取做到國際化、全面化、標準化,形成區域內國際間物流的對接,可以更好的推動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發展物流市場。
六.總結
南通地區的企業物流要抓住自身優點,以加強各個區域間的企業物流的合作為基礎,進行大規模的物流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控節點,在交通建設方面,依托滬通鐵路的建設,要提高鐵路網絡的建設,形成客車貨車分離,并且高效又便捷的體系,彌補鐵路路線少的劣勢。此外,應該以港口的建設為核心,做好承接國內外物流的轉折點,加強港口與蘇北、山東等北方沿海地區的企業物流的合作,形成新的交通紐帶,不斷地提高中轉物流的能力以及水平。最后要打造現代化的物流平臺,實現交通信息的傳遞,建設大型的物流信息交換市場,塑造一個良好的物流信息平臺,并且大力發展企業物流的信息化和物流設備的建設。
作者:趙鵬 路海燕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