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新課程課堂教學媒體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在有限的地理課堂上要實現這樣的高目標,難度可想而知。
一、改革傳統課堂勢在必行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機械訓練,學生死記硬背;只注重知識傳授,不注重能力培養;只注重應試結果,不注重學習過程;借助的教學手段和工具比較簡單,課堂枯燥沉悶,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隨著社會的發展,只有多途徑、多手段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擴展知識面,鍛煉能力,培養興趣。傳統的課堂模式顯然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在此背景下改革傳統課堂教學勢在必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多媒體教學進入了課堂。多媒體課件有著傳統板書無法比擬的優勢,大大擴展了知識容量,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聲情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深受學生喜歡。一時間,興起了用多媒體課件上課的熱潮。有些教師認為,只要運用這種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就代表已經實現了新課程的改革要求。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多媒體的大量使用,使得板書被忽視,甚至出現了黑板無人問津的情況,這既不利于教師職業技能的提高,也使得學生無法抓住學習重點,學生的注意力只被那些新穎的動畫、生動的聲效所吸引,忽略了內容本身,往往一節課下來,看上去課堂很熱鬧,但并沒有多大收獲。
三、新課程地理課堂模式下需要借助工具
要實現新課程目標,教師必須要有充足的準備。要通過設計一些查閱、思考、討論、合作、表達等活動環節來使學生自主分析,探究出結論。多樣靈活的教學設計,更需要多種教學媒體與資源的協助才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主要的教學媒體與資源
1.媒體素材(教具)。地理圖像教具如黑板、教學掛圖、圖片、幻燈片、投影片、錄像片,電影片等,地理實物標本如植物、動物、礦物、巖石、土壤標本、各種工藝品和土特產品、國旗、國徽、紀念品等,地理模型如地形模型、地質構造模型、資源模型、農業區劃模型、農田水利建設模型、工程建設模型等,地理儀器如三球儀、地球儀、經緯網儀、地動儀、日照儀、風速風向儀、以及雨量器、蒸發器、區時計算器、測角器、日晷和天文望遠鏡等。
2.課件。圍繞一個或幾個知識點,體現教學策略,實施相對完整教學的軟件。
3.試卷。用于進行多種類型測試的典型成套試題。
4.網絡課程。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通過多媒體表現的,在網絡環境下運行的某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
(二)處理好多種教學媒體與資源的關系
這么多種教學媒體和資源不可能同時運用,那么選擇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實現最好的效果?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因“材”施教。
1.黑板和粉筆是教學手段的基礎。板書能夠揭示內容,體現重點,是每節課必不可缺的部分,但需要簡潔明了,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掛圖、標本、模型、地理儀器等的使用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和動手能力。教學掛圖比普通的地理圖冊更清楚,地理標本可以讓學生有三維的認識,地理模型可以模擬實際的場景,地理儀器可以演示和觀察過程……在教師的演示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地深入理解,甚至可以一起制作簡單的教具,這能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加深學生的理解。這類教具在對自然地理的教學中使用效果更好。
3.多媒體課件中插入文字、圖片、視頻,聲形并茂,更能啟發學生學習熱情,豐富知識內容。這種手段可以用在需要大量資料補充,而板書無法呈現,或者為了讓學生更生動地了解某一地方的自然、人文情況,或者課堂習題和訓練的展示等等。
4.試卷作為對知識的復習和考核必不可少。例如每節課對于重點內容制作小測驗卷,利用課堂幾分鐘時間,在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同時,也不忽視對知識的掌握。
5.翻轉課堂屬于網絡課程的范疇,教師可以將課堂上一些主要的知識點、習題、案例分析過程甚至沒有完成的部分,通過軟件制作成網絡視頻,同時配以語音講解,方便學生在課下學習。教學媒體與資源還有很多種,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和課型、教學目的要求,恰當地進行選擇,力求使它們成為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實現新課程三維教學目標的有效工具。
作者:王玲 單位:長春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