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語文學法研究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中學語文教與學的現狀促使我們研究學法
目前的課堂教學無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學生當做了知識容器,泯滅學生的學習興趣,扼殺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不可否認,課堂講授是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但這畢竟只是外部灌輸信息,學生接收得如何卻必須依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僅偏重于“教”這一方面的做法是片面的。實際上教師若忽視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注重向學生講書本,傳知識,“隔岸觀火”,學生就學不得法,課堂教學效率低。學生方面,只求“學會”,不求“會學”,大多數都是受命于師的信徒,在老師劃定的框子里聽、記、背、寫,缺乏學習中的探索精神,不注意培養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顯然,這種“教”與“學”的現狀是與素質教育相悖的。
二、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學習的需要,迫使教研教改重視研究學法
縱觀幾年來不同層次的中學語文學科的年會及學術研究活動,諸多的會、活動及學術研究成果大都重“教”輕“學”,有“三多三少”的特點,即研究探討的問題大多是站在教師的角度研究教師教法的多,探討學生學法的少;而種種“教法”迫求說法多,實際做法少;其種種“說法”又是理論條條多,具有較普遍意義,可推廣可操作的經驗少。這“一重一輕”、“三多三少”集中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教師都想讓學生在學習中服從于自己的出發點,而忽視了從學法研究出發,使自己的教法服從于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學習的需要。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要求我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應該是為學生服務的,必須以學生的存在為前提和歸宿,做為“先導”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更應首先樹立這種觀念。忽視“學法”研究,使語文教學改革停滯不前。
三、現行教材改革要求研究學法
教無定法,學也無定法,但二者都具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從心理學意義上看,重視學生的學習活動、加強對學習方法的研究指導,才能充分動用和協調各種心理機制,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從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觀點出發分析問題,以學法研究帶動和促進教法研究勢在必行。
作者:王亞曉單位:內蒙古托克托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