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網絡政治教育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知識教育管理
1.通過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網絡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使得獲得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寬,但隨著信息量的增多,大量的信息不經篩選的呈現給用戶,造成了垃圾信息的堆積。這是高校和政府目前需要解決的嚴重問題。大學生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群體,容易受到外界輿論的影響,從而失去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力。如出現這種情況,便會導致年輕一代出現負面情緒,無法冷靜的進行網絡政治的參與,發表一些過激言論。所以,對于高校以及社會方面,需要通過知識教育管理來培養大學生對網絡政治信息的政治鑒別能力,對于復雜的信息能夠分清哪些是正確有用的,哪些是思想垃圾,這樣才能在進行網絡政治的參與中規范自己的行為,慎重的發表言論,有效避免出現非法行為或者不理性的網絡行為,提升網絡道德,凈化網絡環境。一方面,需要指導大學生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得正確的政治鑒別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另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在校園網站增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板塊,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對新聞熱點事件有正確的判斷,理性的評價,在網絡政治的參與中體現出良好的素質。網絡政治知識教育是急需開展的一門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大學生的政治知識水準得到提升,在網絡政治中有正確的觀點,這樣才能保證大學生有序參與網絡政治。
2.通過知識教育培養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的主體意識網絡政治的形式,使得大學生對于政治有了更多更廣泛的了解和認識,增大了對政治的熱情。但是,過熱的網絡政治會產生一些負面新聞、負面評價,影響大學生的正確判斷。所以,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政治知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需要通過知識教育,讓大學生領悟到網絡政治的內涵所在,在參與網絡政治時,要有正確的主體意識。大學生在具備政治熱情的基礎上,必須充分、正確的進行網絡政治參與。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有學識、有能力、有思想,但這個群體也是正在成長中的不成熟的一代,需要學校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得到正確的政治知識教育,才能將他們的學識應用于社會,正確參與政治。大學生們需要具備網絡政治參與的民主意識以及自律意識,這兩項是參與網絡政治的根本,也是基本準則,只有本著這兩項原則,才能有序的參與網絡政治。學校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自律意識。互聯網本身就是進行知識教育的良好平臺,學校要引導大學生通過網絡學習知識,了解馬列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些知識僅憑大學課程學習是不夠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拓寬。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加強網絡政治知識教育,對于大學生擁有一個健全而正確的政治觀念舉足輕重。
二、法律教育管理
1.加快網絡立法網絡立法目前已逐步提上日程,這項決定,對于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意義重大。網絡雖然是一個相對自由的交流溝通渠道,但是若沒有法律對網絡行為進行規范,網絡政治參與就會出現混亂。美國在這方面已有立法——《網絡信息公平使用法》,法律保護公民獲取政府的政治信息的權利,政府需要為民眾提供政治信息,與此同時,對于公民對于政治的評價、見解,政府需要予以隱私保護。法律的頒布明確了在網絡政治參與中,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民眾在參與網絡政治時,便有了保障。網絡政治參與中不乏一些非法行為的出現,如毫無依據的抨擊、鼓動民眾等現象。對于這些現象,也需要通過法律條文加以約束,如網絡政治參與行為逾越了法律,就要加以制裁,以凈化網絡環境。大學生在參與網絡政治時,雖然是在虛擬網絡中匿名發表言論,但這個過程是行使了真正的政治權利并且對于國家政治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這個過程必須有法律的約束,對于不合法的網絡政治參與現象,通過法律條文加以約束,違法現象通過法律進行制裁,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網絡政治環境清潔,并且為大學生提供了更良好的網絡政治環境,免受非法言論的攻擊,也更好地保障了大學生所參與的網絡政治評論切實有效。目前,我國已出臺了《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多項網絡管理法規,通過這些法規的頒布,可以看出我國在互聯網健康方面做出的成績。通過法律的制約,網絡政治環境得到了很好的優化,網絡政治參與體系也在不斷完善,這些都為大學生進行網絡政治參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學習法律知識,增強合法參政意識立法是凈化網絡環境的基礎,大學生作為網絡政治參與的主題,還需要知法懂法。這就需要高校對學生加以引導,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教育,讓大學生深入的了解,在參與網絡政治的過程中,哪些行為是權利,是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義務,是必須履行的,還有哪些行為是禁止的,不能觸及的。只有全面細致的了解了法律規定,了解法律賦予網絡政治參與群體的權利和義務,才能在網絡政治參與中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做越出雷池的事情。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教育管理,很好的約束了大學生在網絡政治參與中的行為,作為網絡政治的主體參與者,規范了大學生的行為言論,便是對網絡輿論走向加以規范,在大學生這個主體的帶領下,網絡政治參與便會越來越健康。
三、道德教育管理
網絡具有一定的隱匿性,匿名發表言論方便了一些輿論鼓動者和不法分子的網絡違規行為,而這些行為一旦猖獗,就會對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中的行為發生偏離。對大學生加強道德教育管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大學生這個群體,目前普遍將網絡作為表達自己政治見解,發表政治言論主要陣地,由于這個群體數量龐大,所以可以造成巨大的輿論導向。一旦這個群體的輿論產生歪斜,便會引起網絡政治參與產生不健康的狀況,引領更多的互聯網用戶產生輿論歪斜,造成輿論恐慌或者政治觀點發生偏差。所以大學生在參與網絡政治時,不僅要具備充足的政治知識、法律知識以及法律意識,也要規范自己的道德,不能因一己之私,情緒化進行政治言論的發表,根據個人喜好進行政治抨擊。為了杜絕個人主義引發的網絡政治言論盛行,高校需要對學生做好道德教育,對學生宣傳黨中央的精神,傳播正面思想,讓學生領悟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精髓,提高道德覺悟。要從根源上杜絕網絡政治參與的無序化,就要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進行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質。大學生具備了優秀的道德品質,才能明確自己在網絡政治參與中的地位以及正確的做法,然后才能有序的參與網絡政治,發表健康政治的言論,正確引導輿論導向,使得網絡政治參與更加健康,更加貼近黨和政府的發展方向。
如今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網絡上的信息也日趨繁雜,網絡政治成為了公民參與政治的主要手段。大學生作為網絡政治參與的主要群體,要有高尚的覺悟,努力規范自己在參與網絡政治時的行為,加強自身的知識、法律、道德建設,將網絡政治。
作者:宋志國單位:湖南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