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路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學反饋效率、增加決策數據支持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樹立信息化教育管理觀念、建設大數據教育管理平臺、提升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鼓勵管理信息化自主實踐、構建校園大數據安全體系等方面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信息化;教育管理;管理創新
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各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逐漸向著信息化方向創新發展。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存在著大數據管理意識較為淡薄、未能實現高校內數據融合以及大數據技術應用門檻較高等現實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可以促使我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高效開展,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1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的新特點
1.1對學生的個性化管理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在大數據技術背景下,高校對學生的管理方式也更加豐富。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對學生實行的是統一化管理。統一化管理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就是能在最小的管理成本下實現最高的管理效率,但是其缺點也非常突出,就是抹殺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這種“一刀切”的統一化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系統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登錄校內網上學習平臺查看學生的使用頻率,對學習平臺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解;還可以通過對學校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眾號下學生的不同留言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和生活需求,規劃出不同的管理方向,對不同學生實施差異化的管理策略。對學生的差異化管理是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呈現出的新特點,是對學生實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表現。
1.2對教學的科學化管理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另一新特點是對教學的科學化管理。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系統,不僅能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管理,還能實現對教學的科學化管理。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對教師工作的考評大多是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考評方式非常單一。高校教育管理系統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設計出線上學生考勤系統,不僅能通過大數據統計得知學生在不同課程的出勤情況,還能通過學生的課程出勤率了解學生對不同課程的喜愛程度,從而為教師教學工作的調整提供側面的參考。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課程出勤情況,去了解出勤較少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而對自身的教學設計進行科學化的調整。因此,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系統中,不僅能實現對學生課程出勤情況的在線統計,還能為教師教學工作的科學調整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撐,能夠實現對教學的科學化管理。
1.3對學校的系統化管理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呈現出系統化的特點。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各管理部門各司其職,管理信息流通較慢。在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各管理部門既能夠高效獨立地完成管理工作,又共同構成一個緊密聯系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高校的信息化硬件設施不斷優化,寬帶容量以及信息傳輸速度都有了顯著提升。高校的圖書資源系統、食堂系統、宿舍管理系統、水電系統、教育系統、財務系統、門禁系統、教室的燈光系統以及電腦管理系統都能被納入學校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范疇,學校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系統化程度得到了提升。
2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的意義
2.1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可以實現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在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者大多是依照自身過去的管理經驗來對學校事務進行管理,但僅根據個人的管理經驗很難在較長的時間跨度里都實現管理工作的科學高效。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創新,可以通過學生登錄學校學習平臺的頻率或者學生對教師教學課程的評價等方面進行了解并制定出科學的管理措施。除此之外,還可以實現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發展革新管理方案,避免管理者因為自身管理經驗和方法過時而造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低。
2.2提升高校教學反饋效率
教學反饋是高校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大數據教育反饋系統是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大數據教育反饋系統可以實現教學活動的線上評價,將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效果進行全面的線上調查,從而使教師了解教學活動中的亮點和不足,為之后教學設計的調整提供參考方向。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對其他教師的教學優點進行學習和借鑒,從而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再者,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錄像的手段,在課后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路徑彭武娟(廣州新華學院,廣東廣州510520)摘要: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學反饋效率、增加決策數據支持方面具有重行回顧,找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及時進行調整。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創新,將大數據與信息化運用到高校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反饋效率。
2.3增加高校決策數據支持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系統迎來了發展的新挑戰,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面臨著未知的困難與風險,需要更加科學的決策體系。高校教育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創新,可以為高校的諸多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首先,充沛的數據資源可以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全面了解時代的發展方向以及高校在教育新時代下全新的工作需要,從而對自身的管理方向進行與時俱進地調整。其次,大數據技術可以為高校的決策提供準確、科學的技術分析手段,通過構建互聯共通的數據共享體系,實現高校內部的數據統籌和科學決策。
3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大數據管理意識較為淡薄
在許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大數據管理意識還比較淡薄,這成了制約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的重要因素[1]。首先,在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者已經形成了自身比較熟悉的工作習慣和管理模式,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其次,在教育管理環節中,許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大數據的應用意識,沒有認識到大數據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是限制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創新和發展的根本問題。
3.2未能實現高校內的數據融合
高校是社會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其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緊貼時展的需要。將高校內的管理數據進行統籌融合,可以使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更好地對全校進行統籌管理。許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未能實現內部數據信息的有機融合,使得管理工作者難以對高校內部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大大地減少了高校決策的數據支撐。高校內部數據信息融合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信息采集不到位,不能實現對校內教師、學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員的信息的全面精準采集,信息采集力度和廣度不足就造成高校不能建立自身的教育管理數據庫,從而無法實現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除此之外,高校的各部門之間沒有實現有效的信息互通。高校作為一個龐大的運行系統,有著諸多的工作部門和工作人員,各個部門都會產生不同的工作數據,無法對高校各部門產生的信息數據進行有效綜合是影響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實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3.3大數據技術應用門檻較高
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實現過程中,大數據技術有著較高的應用難度,造成了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困難[2]。首先,大數據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要求工作人員不僅要熟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又要具備合格的大數據技術應用技能,這就使得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缺少相應的管理人才。其次,高校作為一個多部門的運行系統,每天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都會產生大量的運行數據,將這些數據用大數據手段統籌管理起來,有著相當大的技術難度和工作強度。
4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的策略
4.1樹立信息化教育管理理念
管理意識決定管理模式,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過程中,樹立信息化教育管理理念是實現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礎。首先,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逐漸樹立起信息化的管理意識,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對大數據技術的嘗試應用。其次,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收集到的信息數據都是高校運轉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真實反映,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提高對這些信息數據的重視程度,這些數據也是今后調整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依據。
4.2建設大數據教育管理平臺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過程中,必須建立高效的大數據教育管理平臺[3]。在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平臺的建設中,首先,要注重對校內管理信息的全面實時收集,將以往散落的校內數據收集起來,完善高校的教育管理數據庫。其次,可以對校內的民主意見進行全面的接收,如對學生的學習訴求、教師的教學煩惱以及學校餐廳的菜品受歡迎程度等方面進行廣泛的校內民意調查,實現基于大數據教育管理平臺的人性化管理。最后,要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實現校內各部門之間的數據統籌,讓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可以有效互通,有效減少因為數據壁壘導致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問題。
4.3提升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實現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提升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是重中之重。首先,高校要注重加強對教育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打造出一支兼具大數據應用技能和高超教育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員隊伍[4]。其次,高校可以將大數據的教育管理模式應用于校內的各種管理工作之中,例如高校可以在學生的住宿系統中引入大數據的信息化管理,通過人臉識別對學生宿舍進行安全管理,避免陌生人未經許可進入學生的住宿區域,保障學生的住宿安全;或者在學校的電子閱覽室中開展線上圖書查詢和閱覽室空座查詢預約等業務,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便利。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中,高校要加強對信息化管理方式的研究力度,增加信息化教育管理模式與高校實際情況的適配性,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更加符合高校自身的發展情況。
4.4鼓勵教育管理信息化自主實踐
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中,要重點加強對高校信息化管理的自主化實踐,鼓勵全校人員依托于大數據技術的便利,實現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參與。首先,高校可以搭建校內信息共享平臺,讓每個學生、教師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都成為高校教育管理的主體,鼓勵全校人員對學校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其次,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學生進行線上、線下的綜合管理,例如建立電子定位課堂出勤查詢系統,不僅可以有效節約教師的個人精力,減少對寶貴教學時間的浪費,還能降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強度。最后,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實踐中,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管理,通過線上設置日程安排的方式,讓學生對每日待完成事項一一羅列,并在每日結束時對當日的計劃完成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和自我評價,找出自己的進步和不足[5]。如此,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還能幫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4.5構建校園大數據安全體系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雖然有著諸多便利和益處,也使得高校的網絡信息系統面臨新的安全風險[6]。構建校園大數據安全體系,可以保障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穩定和安全。首先,高校應加大對高校數據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將系統漏洞、木馬病毒以及垃圾信息等及時清除,以保證高校的數據系統不被侵入和威脅。其次,高校應對數據系統的拷貝和交流設置安全權限,以防止數據流失和外泄。再者,高校應該設立專門的數據信息安全監察團隊,對數據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專業的處理,并對數據系統定時維護和升級。最后,在校園大數據安全體系的構建中,要注重對學生、教師以及其他工作人員的隱私信息的保護。信息化時代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把握好科學管理和尊重隱私之間的界限[7]。
5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提供了現實條件。大數據時代下,高校進行教育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創新,是適應時展的必要選擇。高校作為國家的人才儲備基地,在教育管理工作改進中,應當順應大數據時代潮流,積極進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創新和探索,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發揮好高校作為社會人才搖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超,喬德軍,陳超.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路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4):113-114.
[2]裴瑩.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路徑思路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9(23):467.
[3]雷劍,馮延清.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路徑[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9):206-207.
[4]陳海軍.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9):180-181.
[5]付沙,肖葉枝.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探索與對策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21(2):27-30.
[6]李青.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創新研究——評《高校教學管理機制研究》[J].林產工業,2020(10):121.
[7]許廣敏,許晶.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者在信息化教育管理模式變革中的應對策略[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13):108-109+113.
作者:彭武娟 單位:廣州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