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績效技術教師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新時期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要求
高職教育主要是教授能力為主線,為行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包括應用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高等職業教育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高職教育主要是針對人才的實踐技能和一線工作能力培養,教學強調的是實際動手能力與操作能力。這就要求高職教師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教師在設計教育方案和傳授教育知識都要系統化、規范化培養方案,以“工學結合、理實一體”教育模式來制定符合要求的教學計劃,要讓學生感受到以“必需、夠用、實用”為原則來安排好高職教學內容。因此,高職教師除了具備“傳道”的道德素質和“解惑”的專業知識外,更要具備“授業”所需的高超的專業技能。高職教師重點體現在“職”字上,要求具有很強的職業技術能力、動手能力、實踐經驗,并且具有將職業技術能力與經驗傳授給學生的一整套教學方法。高職教學的特點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高職的課堂就是“生產車間”,“生產車間”就是教學的陣地。因此,新時期要求高職青年教師扮演好五種角色:導師、教授者、管理者、咨詢者和師傅。
2高職教師教學績效評價的現狀
2.1教學績效評價沒有體現
高職教育的特點因為高職教育的特殊性,教師教學績效也有不同的要求。高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其職業性的特點。但目前,高職教師教學績效評價缺少系統的工作分析,沒有體現出高職教師的特點,主要采用懲罰性評價為主,評價只重視結果,缺少對能力的關注,不重視過程,不重視教學潛力的發掘。
2.2評價缺乏明確的目的性
教學績效評價是衡量教師崗位勝任力的主要依據,評價結果成為教師晉級、聘任和利益分配等的重要尺度。目前,高職教師教學績效評價大多都流于形式,沒有起到依據和準繩的作用。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機制不健全,教師無法準確知道自己的教學績效,存在遲滯,這也就更加模糊了績效評價的目的,難以改進和提高教學績效。
2.3績效評價指標缺乏科學依據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欠缺科學性,導致有的評價指標不能準確測量,有的評價指標權重賦值缺乏科學依據,有的評價指標模糊,這使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評價指標理解角度、認識程度存在差異,評價結果容易受評價者的主觀影響,影響了績效評價的客觀、公正。同時,績效評價指標和形式單一,對教學水平的評價僅局限于備課、批改作業、教學進展、課堂教學等內容,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缺乏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缺乏對教師職業技術能力、動手能力的評價,這就導致評價結論難以反映高職教師教學績效的全景和縱深。
3干預措施績效技術
只是作為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高職院校要立足于解決問題。對于問題缺陷和不足進行研究開發,找到合理改善績效問題的方法。利用績效技術評價方法對教師進行干預,讓教師更好地將教學方案融入堂課中去。作為教學骨干的青年教師的教學績效,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有效的教學績效評價能促進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利用績效技術進行教學績效評價,主要包括:績效分析、原因分析、干預選擇與設計、實施與管理、評估五個階段。干預是一種計劃措施,目的是根據績效分析和原因分析的結果,選擇干預措施來改善當前狀況,縮小績效差距,制定出更為可行的績效評價機制,來提高教師教學的水平。本文重點在于通過新時期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要求和績效評價現狀進行對比,提出提高高職青年教師教學績效評價的干預措施。
3.1建立科學、公正、規范的績效評價機制
在高職院校教育績效評價過程中,績效評價不單單是為了“評價”整個過程,為的是明確所要評價的目標,讓目標更科學、更完備、更有效認真組織實施和評估反饋。這需要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和教師提高認識、端正態度,需要明確評價目的,改變當前的改變目前的獎懲方式,做到以人為本的科學合理的模式,關注教學過程和教學能力的挖掘。評價之前,應向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來說明這次所要評價目的、內容和標準,不是只走形式,而是要做到科學嚴謹、公平公正評價,保證教學績效評價的公開、公正、客觀、科學。
3.2評價指標設置科學,運用靈活
在傳統的“教師自評、同行評價、教學管理者評價、學生評價”的基礎上,設置發展性績效評價指標,不但要保持對教師教學進度的績效壓力,還要提高教師在績效評價考核激勵程度。把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和提高青年高職教師專業成長作為職教隊伍建設的發展戰略目標。
3.3重視績效評價
反饋學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學檢查和評價,不能例行公事一般草草完成教學績效評價,之后就將評價結果束之高閣,不予或不及時反饋。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卻無益于績效的改進。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改進績效,縮小績效差距。如果沒有績效評價的有效反饋,來修正和改善教學績效,那么績效評價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作者:郝紅艷單位: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