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體生物化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生物化學教學與生活經驗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化學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很多知識點涉及到生活常識,在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利用好這些例子,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的探究精神,使之做到學以致用。氨基酸與核苷酸代謝一節(jié),筆者可以指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網絡上流行的一種節(jié)食減肥方式進行科學分析。減肥方法:長期單一攝入液體蛋白質/白明膠+水+維生素,結果:有案例證實一周體重最高減輕9.0~10.5kg,也有食用者發(fā)生嚴重不適反應導致死亡。對此,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生物化學觀點分析兩種不同減肥效果出現(xiàn)的原因:首先,白明膠屬于營養(yǎng)不完全的衍生蛋白質,結構單一,缺少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其次,長期單一食用氨基酸會造成高水溶性的尿素大量合成,排出體外時會造成人體水分大量流失,導致血容量降低、脫水甚至發(fā)生身體水電解平衡失控、機體代謝循環(huán)破壞等嚴重反應,至于其早期的減肥效果應是身體水分大量流失造成的。結合討論,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延伸分析,比如:人類尿酸多會造成哪些疾病(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趾膝關節(jié)處誘發(fā)痛風)?鳥類、爬行類動物不同于陸居動物,以尿酸為氮代謝終產物的原因?這樣,學生不僅了解到網絡上諸多不良減肥方式對身體的損害性,且進一步鞏固復習了氨基酸、核苷酸代謝等相關知識。除此之外,其他很多生活常識也可以與生物化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如糖代謝、脂類代謝、氨基酸代謝與生吃雞蛋對人體的影響;海鮮、維生素C同吃與五氧化二砷中毒反應;空腹吃柿子與胃酸反應形成結石等。通過引入這些貼近生活的實例,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同時更好地鞏固學生對于對應知識點的記憶理解。
多媒體教學是當前學科教學中一種普遍的教學手段,它具有圖文并茂、可視可聽等感官刺激優(yōu)勢,可幫助教師將原本抽象、枯燥的數(shù)據(jù)和學習內容直觀生動、簡明快捷地展現(xiàn)出來,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可以鞏固加深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理解。多媒體輔助技術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簡化教學步驟,提升教學效率由于生物化學涉及知識點往往是分子水平,如講解遺傳信息的傳遞,利用板書、示意圖等形式進行講解不僅耗時耗力,且其中復制、轉錄、翻譯和反轉錄等抽象、微觀的過程也不能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學生往往很難消化、理解。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利用flash短片、課件圖片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使DNA復制、RNA轉錄、蛋白質翻譯等過程變得形象、直觀、逼真,學生易于接受。其他板書難以清楚、完整解釋的知識點,如環(huán)狀DNA拓撲異構體等,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講解,幾句話、幾張圖片就可以將知識點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效率也得到大大提升。
(二)輔助實驗教學,建設虛擬實驗平臺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有力補充,中專專業(yè)培養(yǎng)也要求生物化學教學提高對學生實驗操作基本功的鍛煉與培養(yǎng)。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教師尤其需要關注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前瞻性建設。但由于專業(yè)課時限制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實驗操作中的試劑配制和儀器操作過程都是由教師代勞,學生的主體參與性未能得到充分彰顯。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嘗試通過設計實驗室網頁的方式建立開放式虛擬實驗室,通過虛擬實驗輔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實驗教師可將實驗室內常用儀器操作、試劑配制方法、講義以視頻方式拍攝編譯上傳。例如教授分光光度計、微量取液器的使用和索式提取器組裝等,都可以利用數(shù)碼攝像機錄攝下來,并利用“會聲會影”等軟件剪輯、抓取圖片,重要步驟處標注注釋、提醒學生慢速播放。通過直觀生動地展示出實驗演示過程,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這樣就有效解決了教師指導實驗時需要反復操作的問題,學生可以反復熟悉實驗,進一步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科學運用思維導圖,有效把握課程知識體系
生物化學研究范疇覆蓋蛋白質、核酸等在內的生物大分子結構功能,以及遺傳信息傳遞等知識,點多面廣,不便于理解記憶,這就需要教師選擇利用好有效的工具幫助學生把握課程知識點體系,梳理思路,整理知識碎片,掌握章節(jié)內容。思維導圖就可以很好地做到這一點。首先標出中心主題,然后圍繞此中心逐項列出各主要分支及分支相關知識點,并利用不同圖形、線條和顏色等將以上內容串聯(lián)起來,簡單注釋各部分間的關系,進而在學生腦海中建構其完整的思維樹,學生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對單元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整體把握。如導學、復習蛋白質相關章節(jié)時,就可將其細分為分類組成、結構層次、分離分析技術、氨基酸與肽等主要分支來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思維導圖不僅可用于引領教學、指導教學設計,還可用于師生間關于課程學習的互動完善。整個教學過程中都可以運用到思維導圖,教師可以輕松地教,學生也能夠輕松地學,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作者:韋錦繡單位:柳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等衛(wèi)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