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PBL模式生物化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生物化學的教學理念需要順應生命科學迅速發展的進程
隨著生命科學發展的日新月異,一些專業艱深的術語如克隆、基因診斷、轉基因食物以及致癌致畸的誘變因素等等,已經大量的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當中,理解這些問題的理論基礎就是生物化學,而這些問題的探索和解決也將推動生命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因此,作為生物化學的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所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除了使他們在課堂上學習之外,如何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彼此之間的聯系,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辯證的思考或合理的解釋以至于對日常生活加以指導和應用。
教學最好的方式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了解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學生則在學習過程中成為一個積極的合作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在PBL課程中,學生交流協作,積極響應他人的問題,厘清概念,用自己已有的知識來呈現一個更詳細和復雜的解釋,同時互相糾正某些誤解,同時利用小組的學習氛圍,帶動安靜的學生更多的參與。
3問題設立的合理和精妙決定PBL教學的效果
PBL問題的設立是否合理甚至精妙是決定PBL教學效果的首要因素。這些問題就是學生的教材,需要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能持續引導學習的過程。通常問題的設計和提出是按階段性來完成的,在每一次課后提供進一步信息,逐步引導學生求知的深度和廣度。PBL實踐的過程能否按預期的進行,直接檢驗了問題設計的質量。在PBL模式探索的初期,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學生的使用和討論進而發現不足之處,教師本身也能從中獲益,實現真正的教學相長。
4教師積極關注而不過多的直接干預學習的過程
PBL教師作為“引導者”,積極跟進討論的過程,而且要學會引導的技巧,不留痕跡的將學生從跑題的邊緣拉回到正路上來,并對什么是主要的學習議題做出合理的指導,還需要建立對學生的信心,相信他們能夠理解、接受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并在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享受學習的樂趣。但是同時更需要調整心態并注意克制自己在學生討論時過多的介入。
5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而負起學習的責任
在PBL模式中,每個知識點的獲得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檢索資料、團隊討論、歸納整理等等。然而學生習慣了被動的接受教師“滿堂灌”的知識,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應承擔的學習責任,突然進入到PBL模式中,會感到茫然無所適從,甚至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抵觸。而對于知識本身,也有部分學生對于能否完整的掌握課程知識表示焦慮和懷疑,總是希望教師能再講一遍。他們對于學習任務和學習責任的認識還是停留在“老師要我學,老師告訴我學什么”而不是“我要學,我對什么有疑問,我希望學習什么”。
6實踐PBL的不足之處以及可能的解決途徑
PBL的效果和優勢的體現需要時間的累積。在短期內,以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來評判,則存在著知識體系相對零散,部分內容不太扎實等問題。對于卷面考試以及各種執業資格的考試或者碩博的入門考試來說,其成績可能不如傳統教學出來的學生。同時,限于師資力量的不足,分組討論小班教學也是一個較大的壓力。因此,有提議對傳統的課堂教學作局部改良,在其中能否納入PBL的理念,從而可以對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兼而得之?但是不少最早引入和推廣PBL教學理念的學者堅持傾向于,如果采用PBL就需要堅持到底,如果只是偶爾穿插著使用,其教學效果反而會更糟。這個問題將有待進一步的討論。
作者:那莎陳光亮單位:安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