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美術陶藝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陶藝教學在小學美術學科當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陶藝教學能夠使得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得到鍛煉,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藝術創造力。這就需要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從小學美術陶藝教學當中提升一下學生的人文素養。本文立足于實踐,針對在小學美術陶藝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有效提升與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小學美術;陶藝教學;人文素養;重要性
陶藝教學屬于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素養的內涵是“具有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在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中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品質”。新課程改革理念與人文素養的內涵相符合,加強小學階段美術教育中人文素養的提升是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
1.小學美術陶藝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在小學生的學習發展過程當中屬于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他們的好奇心非常強烈,記憶能力也很好,學習興趣很廣泛。綜合考慮,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們身體發育、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小學陶藝教學是學生一生當中素質教育的關鍵階段,這就需要老師在陶藝教學過程當中,能夠從小抓起,逐步幫助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一方面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發展學生們的智力;另一方面還要使得小學生們的思想品質得到好的培養,這能夠為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美術教育屬于全面發展教育內容當中的主要成分。它要求小學生在進行美術學習過程當中,能夠用他們自身的眼光欣賞不同時代的文化美術作品,對生活當中的美術現象能夠高度重視。而陶藝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其中,更重要的是人文素養。
2.小學美術陶藝教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
教育改革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是新課改要求開展的必要課程,老師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當中,除了教會學生們畫畫和繪畫技巧以外,還要注重對小學生開展人文素養的教育,這樣有利于小學生的綜合發展與全面提升。
(1)注重人文環境
環境在小學生的生長發展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對于小學生們的身心發展能夠產生較大的影響力。小學美術教學環境在小學生的發展當中能夠對小學生們的思想道德行為產生一定的支配權。在開展美術陶藝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當中能利用的環境,包括教室的角落,盡量為學生們創立富有美感和人文情懷的藝術環境,這樣容易對小學生學習美術起到啟發的作用,可以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學生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例如,老師可在教室的墻面上展示知名雕塑大師的名品;老師可讓學生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充分發揮他們自身的特長,進行作品展示。也就是說,老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小學生打造藝術環境,這樣就能夠使得小學生感受到人文氛圍,從而有利于他們人文素養的提升。
(2)深挖教材內容
美術作為很重要的人文學科,小學生在學好美術的過程當中必須加強對人文素養的重視,在學生生涯當中學習的所有學科都蘊含著人文情懷,其中,數學能夠使得小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語文能夠提升小學生們的寫作與表達能力,人文素養不分學科,學生在學習階段學習這些學科,都將對他們的人文素養提升非常有幫助。小學美術老師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一方面要深挖美術教材陶藝教學當中深藏的人文素養,另一方面要教會學生能夠從不同的學科當中,發現其中的人文情懷。這樣能夠使得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充分發展,有利于他們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3)增強人文意識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當中,要想提升學生們的人文素養,除了提供必要的外部環境之外,重點是增強小學生們的人文意識。人文意識的增強是內在的主觀條件。小學生在學習當中處于主要地位,占據主要角色。所以,美術老師只有充分認識、理解并欣賞多彩多樣的藝術,才有可能使得學生擁有對美的認知,也才能感受美術當中深藏的人文情懷。學生要認真地對所接觸和學習的人文作品進行耐心解讀,對藝術品蘊藏的人文情懷進行深刻的了解和掌握,這樣就能夠使得他們自身的人文素質得到提升和加強。
(4)品評名家名品
小學陶藝課的開展,應該結合小學生們的身心特點情況,老師可以進行不同的教學目標制定和安排不同水平的學習內容,還可以依據學校的辦學特點,在進行美術創作過程當中,充分利用學校的藝術室,為廣大師生介紹有關陶藝的知識,使得大家對陶藝有個深刻的了解,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們學到較多的陶藝知識和陶藝技能,還有利于小學生人文素養在陶藝教學過程當中得以順利開展和提升。
(5)營造教學氛圍
在小學美術陶藝教學過程當中,良好的陶藝教學氛圍,能夠使得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大增,調動學生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梢越iT的陶藝室,陶藝室可以用陶藝作品等加以裝飾,這樣就會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很濃厚的陶藝氛圍,學生們在這樣生動具象的藝術教學中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為他們更好地了解藝術創造條件和機會。另外,美術陶藝老師需要提升自身的素養和教學能力,需要擁有較強的陶藝教學技能,還要注意在教學過程當中改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用較強的專業技能為學生們講授陶藝知識。
(6)廣學陶藝知識
在陶藝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們學習陶藝的信心,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們加深對陶藝的歷史與自然關系的認知度。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從深厚的歷史中產生對陶藝藝術的了解和認知。小學美術老師可以在陶藝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加深對陶藝歷史的了解,然后給陶藝學習創設一定的藝術氛圍,這樣學生們就會從心中萌生出一種創作的內驅力。在小學生美術陶藝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可以讓小學生們從簡單的作品開始創作,時間長了,經驗積累多了,可以對物體進行重新組合,也可以把物體局部相疊加,等等開展一些復雜性的作品活動。由于小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強,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利用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進行思維發散,這樣他們就會使學生們創作出來的陶藝作品更加生動、完美。
3.小學美術陶藝教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注意事項
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實例闡述,在小學美術陶藝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相關注意事項,其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小學美術陶藝教學中要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我們教師應當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美術教育活動,聽取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學生們實際的美術學習需求,并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美術陶藝教學活動,這樣我們的美術陶藝教學活動效率與質量才能得到充分的優化與提升,我們小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才有可能從中獲得顯著的鍛煉、提升與發展。切忌教師高高在上,全程進行知識的灌輸與演講,卻不考慮學生們對于所學陶藝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這樣的陶藝教學活動注定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自然也是難以發展學生們人文素養的。
(2)小學美術陶藝教學中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雖然我們應當尊重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教師就要給予學生們絕對的自由,放任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在尊重學生們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們必要的引導與幫助,讓學生們既享受到自主學習的空間,同時又能得到科學的、合理的指點與幫助,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好地享受陶藝教學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夯實學到陶藝相關制作流程等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獲得人文素養的更好提升與發展。
(3)小學美術陶藝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們的個性化差異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基礎,自然也會存在著不盡相同的學習需求。這一點在我們小學美術陶藝教學活動中仍有所體現,且體現得淋漓盡致。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我們小學美術教師在日常陶藝教學活動中,不能想當然地用同一套教學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也不能面向所有學生實施完全相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及其手段,這顯然不符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自然也便難以促進學生們人文素養的進步與發展。我們小學美術教師在陶藝教學活動中應當有意識地將學生們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立足這些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實施有區別、有差異的教育教學引導。從教學目標的制定,到教學方法的采用,再到課后作業的布置,等等各個方面都盡可能做到差異化,這樣我們的陶藝教學實踐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也才能在迎合全體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同時,使其獲得陶藝知識及人文素養的進步與發展。這樣我們的美術陶藝教學活動才能很好地將“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與發展”的預期目的落實、貫徹到實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陶藝教學在小學教育中意義深遠。陶藝創作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能夠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動手操作性。它能夠鍛煉學生的操作靈活性,還可激活學生的思維創作性,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老師在小學美術陶藝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設恰當的教學氛圍,促進小學生更好的接受美術學習,陶藝創作能夠調動小學生們的創作思維,能夠開發他們的大腦,他們在學習陶藝技能的同時,還能夠對中國的歷史陶藝知識有個更加深刻的認知,從而使得他們的素養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咪.淺談小學陶藝教學中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科技,2019,32(4).
[2]丁啟輝.在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必要性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9(7).
[3]趙同.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亞太教育,2015(21).
[4]周璐.開展小學陶藝教學的策略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8(4).
作者:林朝聘 單位: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