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時期文學論文:文學教育困難及出路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時期文學論文:文學教育困難及出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時期文學論文:文學教育困難及出路

      本文作者:陳芝國作者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中文系

      虛構的斷裂與無邊的延伸

      這樣的課程設置似乎出于減輕學習負擔和教學負擔的目的,其實源自一種虛構的歷史斷裂論。這種斷裂論認為自解放初到“”結束期間長達30年的時間里沒有產生任何有價值的文學作品。然而,正如李揚在《沒有“十七年文學”與“文學”,何來“新時期文學”?》一文中所說的那樣,20世紀“50-70年代文學”遠比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史敘述者理解的復雜得多。事實上,“”后相當長時間內,王蒙、張賢亮為代表的“五七作家群”最激烈的歷史沖動,并不是要回到后來被文學研究者闡釋為歷史起點的資本主義的“五四文學”,而是要回歸“好的社會主義”的“十七年”。換言之,新時期文學教學如果繞開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又如何能講授王蒙的《蝴蝶》、《布禮》和《春之聲》呢?同樣的,“文學”更是“新時期文學”擺脫不了的另一個“傳統”。我們在講授食指的《相信未來》和《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時,又怎么能夠無視他曾創作過大量的主流詩歌?食指教會了白洋淀詩人如何寫詩,但食指自己的詩歌導師卻是徹頭徹尾的革命詩人,他們是郭沫若、郭小川和新中國成立的何其芳。另外,蔣子龍、賈平凹、韓少功、張抗抗、鄭萬隆、路遙、茹志鵑、陳忠實、陸天明、張煒、古華等一大批我們奉為新時期文學大家的作家,他們的名字也閃爍在“”時期正式出版的文學刊物上。于是,如欲講述新時期文學,必先講述“十七年”文學和“”文學。與虛構的斷裂同時并存的是無邊的延伸。隨著上世紀90年代初主流意識形態的重新收縮和市場經濟的強勁推行,中國社會的文化與文學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當歷史強行進入作家們的視野,還沒有學會與蓬勃發展的市場經濟和大眾文化打交道的他們頓生不適之感。他們被新時代從社會中心驅趕至社會邊緣,普遍的幻滅感在他們心中翻騰。不僅批評家程光煒在1991年已經悲傷地預感到20世紀80年代結束了,小說家馮驥才也在1993年認為一個時代結束了,并明確地為新時期文學畫上了句號。緊隨新時期文學出現的是受到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影響的后新時期文學。然而,20世紀90年代初新時期文學在文學創作與批評的退場,并不意味著新時期文學徹底退出文學的歷史舞臺。恰恰相反,新時期文學經過短暫的蟄伏之后,再次以嶄新的面目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它不僅從教育層面獲取了合法性,而且更成為改革開放成果在文學層面的體現。換言之,有著明確時間上限的新時期文學和同樣經常受到質疑的當代文學一樣,沒有時間下限,一直可以無邊地往前延伸。例如,陶東風、和磊合著的《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1978-2008)》,其目的就是為了展現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文學所取得的成果。然而,由于他們對大眾文化欲拒還迎的新民粹主義立場,不僅以專章論述王朔“痞子文學”的意義,而且竟然將木子美的《遺情書》與“80后”的玄幻文學和盜墓文學也一并當作了21世紀初中國文學的主要方面。沒有經過時間淘洗的純文學,比如賈平凹的《秦腔》、莫言的《生死疲勞》、余華《兄弟》等等,其價值尚且都應打個問號,何況完全商業化的大眾文學。縱觀世界各國文學史,沒有任何歷史分期的概念可以永遠保持有效性和合法性。換言之,當代文學不可永遠當代下去,新時期文學也不可能無邊地延伸下去。

      審美、歷史與對象

      針對新時期文學教學在概念生成、課程設置與歷史分期三個方面的困境,筆者以為應從審美、歷史與對象三個方面進行調整,方能找到解困之道。從審美方面進行調整,就是要在教學中注重名家名作的審美賞析。當下的當代文學教學與研究領域有兩個惡劣的趨勢,其一是重視理論的演繹,重視從文化研究角度解剖作品,在某些研究者那里甚至已演變為理論旅行,作為外國理論轉運漢和販賣者的他們已不知審美批評為何物;其二是完全舍棄純文學作品,將所有的才智與精力傾注于審美價值不高或者根本就沒有審美價值的大眾文學與文化,成為市場經濟轉軌中商業文化的推手。以審美教育為主的新時期文學教學,其重點不在于讓學員記住了多少作家的名字,不在于讓學員了解了多少文學史上的知識,而在于從文本細讀中讓學員學會從審美角度欣賞和解讀名家名作。針對新時期文學領域已經普遍存在的虛構的斷裂與無邊的延伸,從歷史方面進行調整,就是要在教學中將這種時間演進方式倒轉過來。在虛構的斷裂處重新縫合歷史,敞開新時期文學的史前史。在前述《教學計劃》尚未得到修正之時,作為新時期文學課程的講授者,可以考慮將學術界已經形成共識的研究成果納入日常的教學環節當中,盡可能地將1949年至1978年的文學現象向學員介紹,以期從現代文學的終點進行文學歷史的接續。尤其在講授王蒙等五七作家群,敞開歷史比封閉歷史更能得到學員的理解。其二,新時期文學和當代文學一樣,不能無邊地延伸下去,至少作為一門文學史課程應該有自己的時間下限。既然新時期文學這一概念已經從文學批評術語變為歷史分期概念,沒有經過時間淘洗的文學作品應該屬于文學批評的對象,而不應作為文學史書寫和教學的組成部分。因此,新時期文學的時間下限,2000年是一個比較恰當的時間點。雖然20世紀90年代初已有人感嘆新時期文學已經結束,但無可否認的是新時期文學的諸多因素和特征仍然浮現于20世紀90年代的文學中,換言之,20世紀90年代與20世紀80年代是反叛與衍生的雙重關系。相較于21世紀泡沫未破的文學作品和作家,20世紀90年代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和作家早已得到批評界廣泛的認可。陳思和2010年重新修訂的《新時期文學簡史》仍以2000年下限,也說明從歷史角度觀察文學發展應該持一種比較謹慎的學術立場。最后,我們不能無視教學對象的特殊性。按照《教學計劃》,這門課是專為中小學專科起點升本科的進修教師量身打造的。據筆者近年來講授此門課程的經驗,該門課程的學員仍以中小學語文教師為主。這部分學員已具備較好的語篇分析能力,然而,他們對小說、散文、詩歌與戲劇的文體差異不甚明了,他們在解讀入選中小學課本的當代文學作品和新時期文學作品時往往以教學參考書為準繩。教學參考書對作品的分析往往四平八穩,甚至完全背離文學的審美價值,只談文學的政治功能。這就需要我們在講授時介紹最新的有價值的新時期文學研究成果,從而打開他們已經僵化的閱讀視野。其次,中小學語文教師比較欠缺解讀新詩和戲劇的能力。因此,在講授本課程時,應加強新詩和戲劇的比重,不能將新時期文學課變成新時期小說課或者新時期散文課。比如,可以考慮將朦朧詩和第三代詩以及老舍的《茶館》作為教學的重點。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麻豆|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