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企業科技創新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國外大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情況
1.三菱公司。日本企業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他們的觀念是“知識產權是企業的發展支柱”。三菱公司由“知識產權總部”負責知識產權的管理,隔月發行公司內部知識產權刊物。其下分為“專利部”、“涉外知識產權部”和“策劃處”三部分,其中半數以上員工為法律背景,其他則為技術背景出身。專利部與研究發展部門密切聯系,負責協助研究和技術人員取得知識產權,其中駐外人員負責所駐地的專利申請與訴訟事宜。三菱社規規定,員工所做出的“職務發明”權利一律歸公司所有,職務外發明則由公司根據需要與員工協調讓度補償。對員工發明的終生多次獎勵,也是三菱公司的特色。多次獎勵包括發明創造在申請專利、實施、許可或者專利件數累計到一定數量都會給予發明人表彰、獎金、實績補償等,發明人離職可以續領,甚至死亡后其繼承人也可以續領,直到公司不再使用或不再許可他人使用這項專利為止。三菱公司對所有的新進人員都要集中訓練,施以半天至一天的法律和知識產權課程教育。待分配至各工廠后,又要接受各工廠有關的法律訓練。工作兩三年后,則要接受專利方面的訓練,尤其是學習撰寫專利說明書。一年舉辦一次知識產權周活動,知識產權總隊同重要干部巡回各單位,去講授并溝通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經常舉行研究開發成果的權利化活動,加強知識產權人員和研究開發技術人員之間的溝通,促進有希望成為權利的智慧財產早日獲得權利。三菱和國內外公司互相轉讓或交叉許可的情形很多。互相轉讓已成為三菱對付他人指控三菱侵權時的利器。當三菱被其他公司警告侵犯專利時,三菱經調查認為確有侵權行為時,即以自己所有的專利為談判籌碼,和對方談判進而互相轉讓,以減少或免除賠償額,最終避免了專利侵權訴訟。
2.拜耳公司。德國企業界普遍的知識產權管理戰略思想是,利用專利權壟斷技術市場,使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處于競爭優勢,以保持和提高企業的國際市場中占有的份額。拜耳集團的知識產權負責人堅持認為,企業要戰略性地培育以研發為導向的創新文化,同時,通過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企業的科技創新。將知識產權部門作為獨立實體從法務部分離出來,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做法,而拜耳早在兩年前就已實現了該模式創新。2012年4月,拜耳在德國成立了獨立的知識產權公司--拜耳知識產權有限責任公司,并分別在3個城市設立了分公司,涵蓋了拜耳所有知識產權業務。目前已擁有195名員工,其中僅負責專利的律師就有95人,而對比拜耳集團在全球的數據--超過380名負責知識產權工作的員工及包含在內的180名負責專利和商標律師,這家獨立的知識產權公司幾乎集中了拜耳全球近一半的知識產權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認為:“知識產權集中化管理,更有利于我們保持集團知識產權戰略的一致性,而不是過分顧及某個子業務集團的利益。”員工進人企業時,都必須接受知識產權方面的培訓,包括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文件管理及保密規定,知識產權申請、維權程序和途徑等。員工經過教育培訓,逐步形成了自覺遵守法律制度和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的強烈意識。
3.IBM公司。美國企業普遍有這種共識,即確定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目標就是對技術創新成果實施產權保護,將豐富的技術創新潛力轉化成為知識產權資源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IBM每年花費在研究開發的經費不下數十億美元,其對于知識產權的歸屬及管理是實行中央集中管理制,由總公司來集中管理此類事務。總公司及其子公司開發部門的員工所完成的發明、著作及其他成果的IPR均歸屬于總公司所有,然后再由總公司負責處理有關授權事項。知識產權律師常常與研究開發部門的經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密切合作,一方面向其灌輸IPR的觀念,一方面從中發掘優良的發明。自1950年至今,IBM每月自行出版技術公報,在技術公報中公開未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8000件以上。這一方面說明其申請專利采取有選擇慎重的態度,另一方面說明其巧施文獻公開的戰略,以阻止他人申請該專利。
二、對國內企業的啟示
2008年6月10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意味著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需要把知識產權逐漸上升到企業高度,繼而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2009年3月,出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任務分工和實施計劃。2010年3月,連續四年頒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通過上述研究,我們清楚的了解了知識產權是國際競爭的通用規則,國內企業應該把知識產權管理和科技創新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1.加強科技研發資金投入,努力提高研發密度。一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與其科技投入緊密相關的,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創新,尤其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為了適應技術的快速發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通過科研資源的合理投入來提高企業的創新績效。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要加強拓寬投融資渠道,盡量以多種方式爭取政府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并合理投資在新產品、新技術上的研究開發上,進而獲得更大知識產權收益。
2.增強全員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從戰略高度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建設。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只是企業技術創新的第一步,而在這之前,企業應該從自身的經營發展階段、企業的長短期目標以及資源情況出發,及時制定切實可行而又具有前瞻性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并根據實施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和修正,為企業提高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保駕護航,進而使每個員工樹立起“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權同有形財產一樣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切實提高企業全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因此,企業要從多層次地為員工提供知識產權知識及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機會,開展講座會議和工藝技術研討等活動,全方位提升企業員工尤其是工程研發技術人員對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程度,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文化和環境。
3.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體系,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企業來說,制度就是規矩,是規范和約束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要標準和依據。企業應強化知識產權管理的意識,建立健全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知識產權發展戰略》等內部管理制度,對知識產權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目標、內容、職責和執行等方面進行具體的規定,為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實踐提供全面指導,提高知識產權管理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提示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方面的自信心。進而,逐步形成貫穿生產經營各環節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尤其是固化研發項目立項前、中期、后期以及技術引進項目的專利審批管控流程,切實做到風險的有效管控,創新成果及時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避免出現專利侵權等糾紛,甚至專利無形資產的流失等。
4.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吸收、引進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利用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將知識產權管理進行具體的執行和操作,引導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協調運轉,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研究開發的過程中,建立起全過程的信息服務體系,通過專業人才對研發、技改過程中相關的創新技術、專利信息或商業信息等進行跟蹤和分析,特別是全方位地準確提供競爭對手的專利技術的專利性報告等,及時對企業開展的各類項目提出知識產權方面的合理建議。實踐告訴我們,激勵是進一步激發人的創造性和革新精神的需要。企業應對員工在參與知識產權活動中收獲的專利或其他自主知識產權給予及時的獎勵和表彰,以鼓勵員工持續進行創新,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無形財產財富。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是與企業科技創新聯系十分密切的企業活動,知識產權管理可以使科技創新的目的更加明確,提高科技創新的起點,可以充分調動發明人的積極性,從長遠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要想更大程度地參與國際間競爭,就必須持續進行科技創新,并利用有效的、適合自己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以保護和運用。
作者:王小軍單位: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