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問題探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問題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問題探究

      摘要: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實現需要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支撐。近年來,中國環保產業迎來高速發展,但面向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仍存在科技支撐不足等關鍵問題。對中國環保產業和科技創新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并從科技管理創新角度,圍繞科技創新引領環保產業發展的目標,提出了構建促進先進環保技術廣泛應用的環境治理體系,推動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以及加強生態環境技術成果的供給、集成和轉移轉化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環保產業;科技創新;科技管理;對策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日漸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進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中國呈集中式、爆發式出現。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嚴峻,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層出不窮,給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引起國家和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3—2016年,國務院陸續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系統推進環境治理;2014年,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這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舉措的出臺帶動了中國環保產業的高速發展。環保產業發展為戰略新興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為環境污染攻堅戰的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目前中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環保產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目前國內環保產業已基本形成領域覆蓋全面、產業鏈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但面向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環保產業科技創新仍有短板,許多關鍵問題亟待突破。

      1中國環保產業和科技創新的現狀

      近年來,中國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環保科技水平穩步提升,部分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甚至領先水平。

      1.1環保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

      中國環保產業規模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據《2020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1]統計,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7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1.3%,其中,環境服務營業收入約11200億元,同比增長約23.2%。截至2020-09,環保企業A股上市111家,海外上市25家,新三板224家。據測算,實施生態環境部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戰役期間,環保領域的投資總需求約3.6萬億元,其中1.3萬億元用于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環保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率從2004年的0.3%上升到2019年的3.1%,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總體呈上升趨勢。

      1.2環保產業科技創新總體發展態勢良好

      首先是研發投入穩步提高。2019年,全國重點環保企業企業研發經費共支出158.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3.4%,占比同比保持穩定,企業平均研發經費額高出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31%,其中噪聲與振動控制、固廢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的投入占比高于平均水平,土壤修復領域、環境監測領域相對較低。其次是行業高學歷、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占比較高。環保產業由于技術性和專業化程度較高,對高層次技術人員的依存度較高。目前,環保產業從業人員約40萬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占6.1%,同比增長6.3%;研發人員8萬余人,其中22.8%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不斷優化的環保產業從業人員結構,為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奠定良好人才基礎。

      1.3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近年來,中國環保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環保工藝和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基本滿足中國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技術需求。中國10%的環保技術已處于國際領跑水平,環保裝備領域專利數量已位列全球第一。2019年,全國重點環保企業專利授權16397項,參與制修訂標準1182項。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袋除塵、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電除塵、垃圾焚燒發電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VOCs治理技術與國際接軌;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技術水平基本與國際接軌,大多重點領域處于跟跑階段;在土壤修復方面,異位熱脫附和淋洗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固廢處理處置方面,大規模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危險廢物、有機固廢處理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

      2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中國環保產業處于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節點,環??萍紕撔码m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地方重工程輕技術,影響企業創新動力。目前,中國環保產業的60%為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等公益性產業活動,40%為工業企業污染治理等產業活動。地方政府對環保公益性產業活動往往實施工程化組織和管理,以環保企業的資金實力、報價高低等作為主要衡量標準,重建設、輕運維,同時對技術的先進性重視往往不足。擁有創新技術的科技型初創企業,對政府來說一般信用度較低,難以激發創新活力。另外,地方保護、設置排他性準入門檻等現象仍然存在。這導致大部分企業仍以人力財力投入、銷售、工程等作為發展重點,嚴重削弱了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和能力。財政資金對企業研發的支持較弱。據統計,科技創新領域的財政經費中,約87%的經費支持了高校院所等研發主體。2016—2019年底,中央財政對環保領域科技創新累計投入經費約93.43億元,其中對環保企業研發經費支持約11.62億元,占比僅為12.4%。其中,截至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環境領域5個重點專項(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固廢資源化)中,環保企業共計獲得中央財政經費支持7.47億元,占5個專項總投入經費的10.6%;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中,企業共獲中央財政經費支持4.15億元,占專項總投入經費的18.2%。2019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19〕689號)中,明確要加大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的綠色技術研發項目由企業牽頭承擔的比例不少于55%。但就目前來看,中央財政科研經費對環保企業的研發支持相對薄弱,距上述意見中提出的55%的目標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科技成果多在高校院所,但轉化應用和產業化水平低。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中國環??萍紕撔屡c技術研發的重要主體,但目前高校院所研發的科技成果轉化率普遍不高,處于全球較低水平。中國每年取得的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超過3萬件,僅有20%左右的成果轉化并批量生產,其中能形成產業規模的大約只有5%;每年產出專利技術7萬多項,但專利實施率僅為10%[2]。同時,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較低,技術研發與應用脫節問題較突出。環境領域關鍵技術目前多處于小試階段(占46%),發展到產業化階段的僅為21%。原創核心技術缺乏,國際競爭力薄弱。中國環境監測等材料和精密制造有較強依賴的領域,尚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有較大差距。部分核心元器件(傳感器等)和高端儀器(如GC-MS、LC-MS)等仍存在一定的技術瓶頸,長期依賴進口,同時制造加工的標準化、智能化水平也不高。當前中國55%的環保技術仍處于跟跑階段,整體上與國際領先水平存在5~10年的差距[3]。2001—2017年,中國環保行業核心專利數僅占全球專利數的2.6%,遠低于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水平。因此,環保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亟待加強。

      3推動環保產業科技創新的科技管理對策建議

      科技創新是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美麗中國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支撐?!蛾P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19〕689號)提出,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完備、資源配置高效、成果轉化順暢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于深化生態環境科技體制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的實施意見》(環科財〔2019〕109號)明確,要重點完善科技創新能力體系建設,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優化科研立項,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構建支撐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科技創新格局。為促進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亟需加強環保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當前,環保產業迫切需要聚焦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構建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萍疾吭?019年全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統籌推動重大科技突破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加強社發科技創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三個污染攻堅戰、推動社會治理和治理能力建設提供系統支撐。創新管理手段、強化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抓手。為進一步提升環??萍紕撔履芰Σ赢a業發展,從加強科技管理角度,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3.1構建促進先進環保技術廣泛應用的環境治理體系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深入落實有關會議精神,生態環境領域,也迫切需要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受到市場環境的限制,具有較高創新水平、但尚未大規模應用的先進環保技術目前應用和推廣難度較大。為提升環保產業的總體科技水平,首先要探索構建促進先進環保技術廣泛應用的環保產業政策、環境標準體系和環境治理模式,為新技術、新裝備等提供鼓勵應用的政策環境,并選擇基礎條件較好和創新發展意愿較強烈的地區先行先試,以逐步改觀地方政府重工程輕技術的局面。產業政策方面,完善有利于先進環保技術推廣應用的引導政策體系。一方面,建立環保技術第三方評估體系。技術評估和鑒定是環保科技創新的必要環節,可信的第三方評價有利于增加政府和市場對創新技術的信任度,增大創新技術被應用單位采用的機會,但目前是該領域的缺失環節。國內目前普遍缺乏能夠對環境技術進行識別、鑒定的機構[4]。建議政府加強環保技術評估體系建設,引導一批專業化機構對環保創新技術進行鑒定、評估,并與需求端進行對接。另一方面,政府層面制定重點創新產品、技術創新首臺套裝備等先進技術裝備的引導推廣政策,在政府主導的公益工程中先行先試,為創新產品應用提供友好的政策支持。另外,鼓勵作為應用方的企業優先采用環保先進工藝,對于引進新工藝進行試點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等獎補和激勵政策,引導企業增大對先進環保技術的投資。標準體系方面,加快構建綠色技術創新標準體系,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產業化水平。中國的環保產業總體規模偏小、行業集中度較低,90%的企業是小型企業,缺乏技術創新能力[5]。為推動環保行業科技進步,引導創新能力強的優勢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制定各環保技術領域的技術標準、規范和指南,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指導,帶動全行業的整體進步。優先完善水、氣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復領域的技術標準體系,加快制定低碳經濟、清潔生產等領域的技術規范。

      3.2推動建立環保技術創新體系

      推動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中國的環保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產業技術和設備基礎仍較薄弱,科技創新水平較低,轉化創新成果動力不足,產學研結合不緊密,技術開發投入不足,需進一步加強培育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落實《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的綠色技術研發項目由企業牽頭承擔的比例不少于55%”的要求,加強支持引導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牽頭承擔有關國家項目,促進企業創新能力提高,并加強相關技術集成應用。加強產學研合作與深度融合。從國家重大需求出發,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相關重點專項科研項目指南的編制機制,引導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協同編制,避免技術研發與應用脫節;增加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鼓勵企業主動了解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成果,并對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成果進行轉移轉化,形成生態環??萍紕撔鹿餐w;優化重大生態環境科技集成示范項目的實施和管理,在申報、實施中充分發揮地方科技、環保管理部門的作用,引導地方加強政策管理創新與科技創新的協同。

      3.3加強生態環境技術成果的供給、集成和轉移轉化

      中國高水平生態環境創新成果的源頭供給依然不足,創新成果轉移轉化路徑仍不順暢。新時期,應堅持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個面向”作為方向指引[6],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高水平的創新成果,支撐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加強部署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圍繞生態環境關鍵技術領域,加快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增強“前瞻性”“卡脖子”技術的源頭供給?!犊萍疾筷P于印發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創〔2017〕353號)》中明確,要在“十三五”期間布局建設若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生態環保等國計民生重要領域,也要加強這類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從源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探索建設生態環境技術中試基地,加強技術集成、中試和示范,加快創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引導建立環保龍頭企業牽頭,優勢高校、院所、企業特別是上市企業與相關投資公司產學研結合的全國環保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全國環保科技創新活動交流、合作。編制生態環境技術成果轉化推廣目錄,引入金融資本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綠色技術成果與金融資本結合實現產業化。引導建立政府參與、產學研結合、市場主導的環保科技創新平臺,匯聚人才和市場資源,推動先進環??萍汲晒焖俎D移轉化。

      作者:馬艷 單位:南京大學環境學院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黄色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