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學會計核算的銜接及優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為適應國家財政預算改革和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變化的需要,提高中小學會計信息的質量,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原有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了新的會計制度。本文從講述中小學會計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的主要變化入手,進而對中小學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分析結果對現存的問題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以期能對新會計制度下的中下學會計核算進行進一步優化,以此為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服務。
關鍵詞:
新會計制度;中小學;會計核算;優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教育體系中,中小學教育是人才教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優化中小學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首先要意識到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而會計核算可以科學完善中小學管理體系,因此要推出新的會計制度以解決中小學教育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為適應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的變化,我國財政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結合新修訂的《中小學校財務制度》,對《中小學校會計制度(試行)》進行了全面修訂。此新會計制度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見,國家已經認識到新會計制度對中小學的重要性。新會計制度已經出臺,緊接著應對新會計制度下中小學會計核算的銜接和優化做進一步探討,以改進中小學教育管理質量。
一、中小學會計制度的發展過程
為了更好地在中小學管理實踐過程中實施新會計制度,首先需要對中小學會計制度的發展過程有所深入了解,在舊制度的基礎上改進,促進新制度實施。中小學會計制度共經歷了四個階段的變化,其中第一階段是在計劃經濟時代,那時經營中小學的費用幾乎全部來自政府的撥款,并且對學校的會計核算工作采用統一收支的方式進行統一管理;第二階段是經濟制度改革時期,此階段改變以往政府統一撥款的情況,逐漸出現多種新的學校經費的來源途徑,并在90年代末中小學開始實施《事業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從而進一步規范了會計核算的基礎,后期以政府撥款和多種方式籌款的方式并存,保證教育資金的穩定性;第三階段開始于《中小學校會計制度(試行)》在各中小學中實施,隨著該制度的實施,大大促進了中小學會計制度的發展,并同時對中小學教育質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第四階段開始于2014年最新頒布的《中小學會計制度》的實施,本制度的出臺更好地提高了中小學會計管理的質量。了解會計制度逐漸優化的過程,為新會計制度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更好地實施奠定基礎。
二、《中小學校會計制度》主要變化
優化新會計制度在中小學中的實施過程,要清楚地知道《中小學會計制度》的主要變化。
(一)適用范圍的變化
首先,修訂后的會計制度適用范圍更廣,原先采用《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中等職業學校也包含在新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內,也就是說新會計制度逐漸成為規范、標準的財務管理制度;其次,由國家財政撥款資助的,并且是由社會企業管理的學校也適用該制度;最后,在中小學范疇之外的幼兒園的管理方式非常復雜,并且辦學理念有所不同,即使差別很大,但是本制度也對幼兒園會計核算具有借鑒意義。由此可見,新會計制度更加標準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普適性。
(二)對學校建設和食堂管理有新的要求
對于學校建設的要求是在新會計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國家關于基礎建設會計核算的規定來進行,并且按照單獨建賬、單獨核算的原則進行。實現學校建筑會計賬單與中小學會計賬單合二為一,進行統一管理,從而確保會計主體的統一性,提高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其次,新會計制度要求對中小學的食堂進行單獨核算,并要求食堂的賬目在學校財務總賬的報表附注中有所體現,如此可以將學校總賬和食堂賬巧妙地統一起來,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
(三)會計科目的變化
新舊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上有所改變,中小學會計制度共包含五大會計科目,并且分別做出了大小不一的變化。總的來說,會計科目的改變有以下好處:首先更能滿足政府財政上的要求,有利于國家集中支付,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資金的安全性;其次是教職工薪金核算更標準,更加契合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標準;最后是改變科目分類,將財政性結轉結余與非財政性結轉結余分開,剔除冗雜的科目分類,使會計核算更加清晰明了。
三、中小學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新的會計制度已經出臺,但在各中小學管理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新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不到位
結合上述《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的主要變化,從中可以看出從舊制度到新制度,會計制度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需要中小學及適用范圍內的各大院校針對變化的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而現實是面對新制度,中小學財務人員工作量變大,并且由于學校難以自己承受高額的培訓費用,結果培訓工作未及時開展,中小學財務人員的技術能力沒能得到及時提升;其次,中小學的財務人員自身專業素養不夠,在會計核算方面提升素養很難實現,導致其工作能力跟不上,不能及時、高效地完成會計核算工作,這是新會計制度在中小學實施的一大阻礙。
(二)食堂核算不夠規范
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現代社會,中小學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就是將食品核算做到規范,可事實顯示,部分地區中小學的食堂核算不夠規范,沒有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建立單獨賬本,沒有單獨的賬本就意味著沒有突出的管理重點,并沒做到單獨做賬本和在總賬中體現;其次,食堂的采購過程對食堂的經營至關重要,但在食堂采購過程中,由于部分物資無法開具發票,例如一些需要天天采購的、零散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等新鮮食品,但沒有發票會導致食堂會計核算缺乏原始憑證,進而導致食堂核算的規范性不夠。
(三)資產核算不規范
隨著新的會計制度的出臺,會有在某些問題上沒有統一標準和對新制度的學習的問題,在過渡過程中顯現出資產核算不規范的問題。首先對于固定資產有折舊年限沒有具體規定的問題,因中小學固定資產有種類繁雜的特點,對不同的資產類別沒有設定統一的規范,新會計制度也沒有這方面的明確規定;其次,會計制度是以收付實現制度作為基礎的,但這樣會造成未收取的費用難以在賬面上體現,尤其是學校收取的學費等不能在總賬中體現,會使學校的收入難以衡量,無法反映真實的情況;最后,資產的計算都是基于歷史成本進行的,但是中小學校固定資產中占比最多的是中小學的學校建筑,基于中國房地產的現狀,房屋的歷史成本與現有價值之間差距太大,以致在報表上呈現的信息不盡真實,也就與虛假信息無異。
四、優化中小學會計核算的建議
(一)完善新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
制定新制度對中小學的管理工作固然很重要,但新會計制度制定后的銜接工作更為重要。對于會計技術不達標并且無法通過培訓提升其技能水平的財務人員,可以選擇細心且具有耐心的人員調到后勤崗,但對一些技術不能達標并且工作懶散的可適當警告,對于一些技術達標的人員要及時進行培訓,使財務人員對新會計制度盡快熟悉,掌握業務流程。對于解決學校難以承擔高額培訓費用的問題,政府會承擔一部分費用,因此必須重視培訓工作,學習新的會計制度。
(二)規范食堂核算
食品安全問題是中小學學生和家長都重視的問題,中小學時期是青少年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學校食堂一定要提供健康、有營養的伙食,保證國家教育人才的發展。首先根據新會計制度,食堂的賬目核算要建立獨立的賬單,并在學校的總賬中有所體現,而且建立獨立賬單需要食堂工作人員有很強的責任心,畢竟食堂每天購買的食品繁雜,且關系到中小學生的健康問題;其次,解決繁雜物品的發票問題,可以將花費在繁雜物品的費用通過多人簽字的形式來確定具體花銷,并體現在食堂單獨賬單上。
(三)規范資產核算方式
只有學校的經濟來源穩定,能準確核算自有資產才能更好地發展。根據上述資產核算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首先對于占資本比例比較大的固定資產,要盡快統一指標,使各學校有參考的依據;其次,對于收付實現制度可以輔以加學費的單獨賬單加學校代付的方式,來彌補學校賬面未收取費用無法體現的缺陷;最后,對于資產的核算參照歷史成本的問題,可以引入多種計量方法,對于隨時間變動較大的資本,需要參考近幾年的市價加以評估,體現資本的時間價值,從而提供準確有價值的資產核算數據,只有數據準確了,才能有利于管理層做出準確的決策。
五、結語
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出臺,各個中小學管理層應重視學校與新會計制度間的銜接和優化工作,更好地做好學校的會計核算工作,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推進制度的發展,進而保證學校的順利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優秀的人才,為國家的教育事業更好地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更好地實現中國的強國夢。
參考文獻:
[1]潘愛麗.新會計制度下中小學會計核算優化路徑分析[J].會計研究,2016,(21):61-62.
[2]王莉.關于新會計制度下中小學基建賬并賬的問題探討[J].財會學習,2016,(1):126-128.
[3]常青.新會計制度下中小學會計核算管理問題及對策探索———以貴州省為例[J].教育財務研究,2015,(3):94-96.
作者:張玉梅 單位:金鄉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