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體系耦合機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森林資源和區域內生態壞境是林業資源型城市發展的物質基礎。森林資源的存在,特別是天然林的存在是維護陸地生態平衡并且是改善區域環境的最重要因素。生態環境的改善會促進區域內林業資源的再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經濟增長和社會良性發展為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和制度保障。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各子系統間的相互關系。
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機制分析耦合是指兩個或兩上以上的系統或運動方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協同的現象,是在各子系統之間的良性互動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關聯關系。我們把林業資源型城市的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兩個系統通過各自的耦合元素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現象,定義為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
在整個林業資源型城市系統中,森林資源是其社會存在和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也就意味著森林資源總量及質量支撐或者限制著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發展的提升會對森林資源及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反過來,森林資源總量減少及生態環境的破壞反作用于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分別表現為對環境污染治理的要求和對森林資源恢復的要求,其最終結果是促進森林資源再生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這樣一來,通過壓力———承載———反饋之間的互動就形成了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
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目標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作用的總體目標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區域內構建產業結構合理、生態功能高效、林業資源良性循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耦合關系為標志;以改善生態環境為主體,實現森林資源與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在森林資源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的同時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經濟和民生質量的全面提高,最終實現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目前,國內學者對“社會—經濟—生態”復合系統進行耦合分析的成果已頗為豐富。尤其是系統科學的發展為區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關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近年來許多學者采用系統動力學方法、灰度關聯分析法、協調發展模型等方法對存在互動關系的系統進行耦合測度的研究結果都表明耦合度結果不僅可以闡明系統間的互動關系,而且可以描述系統的演進態勢或趨向,對于調控系統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林業資源型城市是由社會經濟子系統與生態環境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共同維持的整體。因此需要從系統耦合的視角來看,通過分析其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系統耦合機制的分析,建立適用于林業資源型城市的耦合度模型,以闡述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關系的本質和協調狀態尤為重要。
作者:王楠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