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秋海棠園林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秋海棠栽培特性
長期以來,因易于栽培、花期較長等特點,秋海棠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豐富的形態多樣性。秋海棠葉形多樣,有楓葉形、三角形、心形等;葉面還附屬鱗片、刺、毛等;葉色斑斕。秋海棠花型也是萬千變化,如皺邊型、牡丹型、茶花型等;花色有白、黃、玫、紅、橙、粉等,色彩多樣。秋海棠在美化環境方面作用巨大,無論是地栽、盆栽,還是觀花、觀葉,都展現出其極高的觀賞價值。秋海棠不耐旱,喜半陰溫暖,只要光照和溫度條件適宜,開花期為全年,具有邊生長、邊開花的特性,10~34℃為生長適溫,否則容易受到凍害,且生長頗為緩慢。應選擇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質土作為基質。秋海棠適應光照能力強,不僅能生長在全光條件下,還可生長在半陰條件下,相對濕度應在60%~100%。
2秋海棠類栽培技術
2.1植株的引種植株能否存貨的前提就是植株的引種處理,為避免運輸時間過長導致秋海棠根部干燥,應盡快讓其吸收水分,將清水噴灑于植株上。在進行種植前,應觀察植株是否存在機械損傷、腐爛、病蟲害等,如果發現應及時處理,例如:發現局部腐爛應立即對該部位進行清除,并進行消毒,噴灑600倍液百菌清。種植基質需按照1:1:5的比例選擇珍珠巖、沙、腐葉土。待檢查后,種植沒有問題的植株。因秋海棠種類較多,種植條件與環境也各不相同,因此,針對具體的適宜的栽培環境進行處理。
2.2澆水與施肥對秋海棠進行栽培的每一項步驟都十分關鍵,因秋海棠類植物具有體內水分多等特點,因此,更需要重視澆水環節,尤其是澆水的頻度、澆水量、澆水時間等。在陰雨、正午等天氣和時間條件下不應澆水,因為如果澆水過于頻繁,土壤中積聚了太多水分,會阻礙秋海棠根系呼吸,造成莖、根腐爛,葉子脫落、變黃。一般情況下,冬季3~5天澆1次水,夏季1~2天澆1次水。富含有機質、疏松、肥沃的沙質是秋海棠較為喜歡的基質,肥料應在整體生長期內從組給予,同時對氮磷鉀復合肥采取合理施用的原則。為給灌木和根莖類型秋海棠植株提供營養原料,栽種時應施基肥。適量的氮磷鉀復合肥與腐熟的豬糞則為基肥。應在夏季、秋季、冬季停止施肥,因為多數秋海棠會在這3季中生長緩慢或休眠。以蟆葉類秋海棠春季施肥為例進行說明,每半個月施濃度200mg/L的氮磷鉀復合肥,比例為23:19:14,秋季之間應結束施肥。
2.3修剪除了對灌木類秋海棠木質化、老化的枝條進行修剪、剪除之外,在早春季節還應修剪一些綠色枝條,修剪的長短至4~5個節間,為其正常生長,可留些新芽。在秋海棠生長的季節,為促進新芽從基部發出以及枝條的強健,應對較弱或不易分枝的植株摘心,以確保植株成長良好株型與長勢。
2.4病蟲害的防治雖然秋海棠病蟲害少、抗性好,但在空氣不通暢、高濕、高溫等不良環境中卻容易引發病蟲害,對此可采用藥劑進行除殺。但植株自身抗性的提高、注意預防是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手段,要確保秋海棠植株抗性強、長勢健壯,健康的栽培環境、條件是必備的。
3園林設計中秋海棠的應用
園林設計的主要要素就是植物,其為園林增添活力,作為園林動景極富變化。在江西廬山山區大面積種植、栽培秋海棠,使自然景觀壯麗。在種植時,應根據其生態學與生物學特征,按照地區環境特色搭配秋海棠,對土質養分、水分、光照等環境條件綜合考慮,山區栽培可考慮將秋海棠搭配上其它落葉、常綠喬灌木植物,來設計、構造園林景致,例如:在第2層栽培秋海棠,第3層則種植較為耐蔭的花灌木,地被植物可種植于林下,這樣不僅有助于層次飽滿、結構穩定的和諧景觀的形成,還對肥、水、光等資源充分利用。在有限的道路空間里,為給游人帶來唯美享受,可利用秋海棠的色彩及姿態創造出濃郁的美。在進行設計時,應配合背景樹來密植秋海棠。例如:在路或湖的兩旁栽植湖北海棠、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等,待花盛開之際,路面被樹冠覆蓋,一條充滿詩情畫意的花徑浮現在人們的面前。如將秋海棠栽培于山區果園,還可搭配山荊子、湖北海棠等觀賞性品種及蘋果、花紅等大果品種,人們在享受田園樂趣的同時,還對獨具特色的秋海棠一飽眼福。秋海棠在于地被、灌木進行搭配種植時,秋海棠與地被在養分需求、根系深淺、個體大小上有較大差異,因此為提高景觀穩定性及效果,應利用山區環境資源及空間,避免種間競爭,讓群落層次更為豐富。
作者:邰雁眉單位:江西廬山花徑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