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容器苗造林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播種容器苗的技術要點
(一)育苗地的選擇培育容器苗的時候,對于育苗地的選擇,要求不是特別嚴格,可以在大棚里面,也可以在漏填的空場地中。但總的來說,在選擇育苗地的時候,要選擇水源充足,通風良好,光照充足,距離造林地相對來說比較近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
(二)苗木容器的選擇根據苗木的種類不同,所使用的苗木容器也不同,苗木容器主要分為管狀容器、柱塞容器和可分解容器等三大類。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塑料容器、合成纖維容器、厚紙板容器等等。最早以前采用的容器多是圓筒狀的營養杯,但這種容器容易使苗木根系在容器內盤旋成團,以致在移植的過程中出現根系難以展開的現象,就現在來說,使用最多的容器是改良之后的圓筒容器和圓錐容器,這種改良后的容器內部表面上附有2~6個垂直突起的棱狀結構,根系可以沿著這些棱向下伸展,避免根系在容器內盤旋成團現象的出現。容器的大小也是隨著培育苗木的大小來選擇的。
(三)基質的裝填容器苗育苗基地和容器選擇完成之后,要做好容器內的基質裝填工作。首先是土壤的選擇和肥料的配比。對于江西地區的容器苗培育來說,需要選擇黃心土壤或者紅黃土壤,在土壤中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施用焦泥灰、菌根土、磷肥等肥料,例如對于濕地松容器苗基質的配比比例一般是:黃心土占60%,焦泥灰占24%,菌根土則占12%,鈣鎂等磷肥占4%。其次,基質配比好之后要攪拌均勻,并灑澆合適和水量,然后用塑料薄膜將容器內的基質裝填并壓實。第三,要把壓實裝好的容器基質放到事先做好的育苗床上,等待播種。
(四)苗木的播種容器苗的播種工作主要包括選種、種子處理、播種。首先要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將要培育的容器苗種類,無論選擇什么種類的容器苗都需要選擇那些遺傳品質和播種品質都比較優良的種子。其次,選擇好容器苗種子之后要對種子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主要的處理工作包括種子發芽促進處理、種子消毒處理。種子發芽處理:將新鮮的種子放到準備好的清水中浸泡一到兩天,然后裝到比較薄的塑料薄膜中放入冰箱或冷庫中貯藏15~30天,在此期間,每隔七天就要翻動一次種子,并打開種子袋子通風透氣。種子消毒處理:種子在放入清水浸泡之后,需要再放入0.5%KMnO4溶液中浸泡4~5分鐘.種子消毒之后就可以放到溫度在60ºC的溫水中,讓其自然冷卻,從而起到催生苗芽的作用。第三,容器苗的播種。經過種子消毒、催芽之后,就可以播種了。種子播種的粒數和容器的大小有關,而種子的大小也決定了同樣大小容器中種子的粒數。一般來說,中粒種子每一個容器可以播種2~5粒,中型容器可以播種3~6粒中粒種子。容器苗播種的方式主要有穴播和直接播種,無論哪種播種方式,在播種完成之后,都需要在播種后的種子表面均勻覆蓋一層0.5cm后的砂土壤。
(五)苗木追肥和管理容器苗播種之后要定期的對其澆水、施肥。澆水的次數需要根據苗期以及培育場地的溫度、濕度進行選擇。在容器苗在播種之后,自身不能吸收營養,需要人工對其追肥,給其提供足夠的營養。追肥的次數和用量要根據苗期來選擇。
(六)容器苗養成之后,就可以出圃,運輸到需要的地方進行大面積的造林。
二、移植容器苗的技術要點
移植容器苗主要是講經過修剪根系后的原床裸根移植到各種容器當中進行培育的技術。一般來說,移植容器苗所移植的苗木大部分都是成苗。移植容器苗的技術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移植容器苗所選擇的苗木。可以用來移植的苗木有芽苗、幼苗、成苗,按一般來說,進行移植的苗木大多都是成苗。移植容器苗所選擇的成苗必須是符合苗木規范的高質量的苗木。
(二)移植容器的選擇和基質的準備。移植容器苗所選用的容器相對來說比較大,通常來說需要選擇塑料薄膜容器。要根據不同種類的苗木,選擇不同的容器基質。
(三)做好容器育苗床。移植容器苗的苗床,寬度一般在1m左右,長度要根據不同種類的苗木以及地形來定。對于培育期比較短的苗木來說,只把床面培平就可以了,對于培育期較長的苗木來說,在制作苗床的時候要注意排水和通氣。
(四)苗木的移入。選擇高質量的苗木對其根系進行修剪,然后用手工的方式進行移植。
(五)移植容器苗的管理。移植成功之后的容器苗,要對其進行管理,要及時的對其澆水、施肥。
(六)出圃、運輸、造林。一般來說,苗木在容器中培育4~5個月之后,就可以出圃了。容器苗的運輸一般采用大卡車運輸。當上面所有的工作都做好之后,就可以造林了,一般來說,采用的造林方式是植苗造林。
綜上所述,容器苗造林技術主要包括播種容器苗的培育技術和移植容器苗的培育技術,無論哪種容器苗培育造林技術,都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規范進行:首先都要選擇高質量的苗木種子,然后要進行播種、施肥、澆水等一系列的管理,苗木在容器中培育4~5個月之后,就可以移植造林。
作者:王鈺賴青青單位:江西省信豐縣林木良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