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紅瑞木育苗造林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分析了紅瑞木的品種特性,在子午嶺林區進行紅瑞木育苗造林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了該樹種育苗和造林技術措施,對這一優良的造林綠化樹種的繁殖和發展以及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紅瑞木;育苗;造林;技術
1品種特性
紅瑞木,別名涼子木、紅瑞山茱萸。山茱萸科,落葉灌木。高達3m,干直立叢生,樹皮紫紅色;在冬季枝條顏色十分艷麗,幼枝有淡白色短柔毛,后即禿凈而被蠟狀白粉,老枝紅白色,散生灰白色圓形皮孔及略為突起的環形葉痕;冬芽卵狀披針形,長3~6mm,被灰白色或淡褐色短柔毛;葉對生,紙質,橢圓形,稀卵圓形,長5~8.5cm,寬1.8~5.5cm,先端突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全緣或波狀反卷,上面暗綠色,有極少的白色平貼短柔毛,下面粉綠色,被白色貼生短柔毛,有時脈腋有淺褐色髯毛,中脈在上面微凹下,下面凸出,細脈在兩面微顯明。花為兩性花,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花小,白色或淡黃白色。核果長圓形,微扁,長約8mm,直徑5.5~6mm,成熟時乳白色或藍白色,花柱宿存;核棱形,側扁,兩端稍尖呈喙狀,長5mm,寬3mm,每側有脈紋3條;果梗細圓柱形,長3~6mm,有疏生短柔毛?;ㄆ?~7月;果期8~10月[1]。紅瑞木產于甘肅、陜西、青海、山東、江蘇、江西等省區,在慶陽子午嶺林區散生零星分布,生于海拔600~1700m的雜木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喜光、耐半陰、極耐寒、耐濕、耐干旱和瘠薄、耐修剪、喜較深厚濕潤但肥沃疏松的土壤。紅瑞木枝條終年鮮紅,葉在入秋時也呈鮮紅色,果白色,是優良的觀花、觀葉、觀枝、觀果樹種,園林中多叢植草坪上或與常綠喬木相間種植,是北方地區做綠籬的理想樹種,也是園林綠化極好的觀賞樹種。
2育苗技術
2.1育苗準備
整苗圃地,應當遵循“深耕淺耙”的原則,秋翻深度為30cm,春耙深度為15~20cm。翻地時施足廄肥,一般結合春耙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羊糞)3000~5000kg、三元復合肥30kg,同時施硫酸亞鐵30kg、15%毒死蜱2kg,進行土壤消毒和防蟲。精細整地,做成平床備用。
2.2種子處理
選用沙藏(或雪藏)處理技術,處理時間必須在30天以上。沙藏處理,將種子精選,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后,撈出用清水沖洗藥液,然后選擇通風的陰涼地方,用干凈的沙子進行沙藏處理,種子與沙子按1︰3的比例進行混沙層積催芽處理,種子沙藏30~40天,播前過篩,將種子與沙子分離,種子堆放地面,覆蓋濕麻袋,每天用溫水澆灑翻動2次,待30%的種子裂嘴后,即可播種。
2.3播種
在4月上中旬,氣溫上升到15℃以上,采用條播方式,行距50cm,667m2播種量15~20kg,播后先鎮壓1次再覆土,覆土厚度為2cm,覆土后用耙子背耱平,并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2.4苗期管理
出土前的管理,適宜的水分是種子發芽必須具備的條件,播種前灌足底水,播種10天之后每隔3~5天噴灑1次水,保持床面濕潤。出苗10天左右進行1次防病,噴灑70%多菌靈錳鋅800倍液,用于防治紅瑞木的葉斑病和白粉病。紅瑞木遇天旱時,易發生蚜蟲危害,用5%高效氯氟氫菊酯1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2]。紅瑞木幼苗忌積水,排水不良,易造成根系腐爛,所以雨季應注意設置排水溝,以防澇死苗木。根據幼苗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確定灌溉時間及灌水量,種子發芽期間灌溉要量少次多,幼苗出齊后,灌溉要量多次少,每5~7天灌溉1次,每次要滲透灌足,灌溉宜在早晚進行,切忌中午大水漫灌。苗期為促進苗木的粗生長和高生長,應在7~8月份進行追肥。追肥以速效肥料為主,一般追2~3次,采用溝施,將肥料施在根系附近,每次施尿素或二胺10kg。根外追肥在陰天或早晨10點之前進行,將肥料噴施在葉子正反兩面,每隔10天噴施1次,施用的葉面肥為磷酸二氫鉀和植物動力2003,噴施濃度按說明書配兌噴施。當年苗高30~50cm,地徑0.5cm,2年生苗高0.8~1.0m,地徑0.8cm,即可出圃栽植。
參考文獻:
[1]趙自玉.[J].新疆農墾科技,2009,6:36-37.
[2]鄭繼東主編.林業有害生物控制技術[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作者:賈鵬輝 單位: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華池分局豹子川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