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自主創新的電子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自金融危機之后,全球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的“工業競賽”。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英法新工業振興計劃、中國互聯網+工業等。從此類戰略性的工業發展路徑分析,其重點集中到了電子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對接、融合、應用。但電子技術本身的特性在于“不斷創新”,而且任何一個電子技術方面的項目實踐均可以帶動某個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因而在這種發展戰略、電子技術功用角度觀察,應該對電子技術的自主創新問題展開具體研究,在策略方面推進其創新發展。
【關鍵詞】
自主創新;電子技術;策略;研究
根據丹納提出的“創造理論”,要求滿足時代性、主要特征、創造環境。集中到關于產品的創新時運用該理論,應該明確認識到現代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信息時代,同時,它的創造環境無論對于國家、團體、個人均有較大的自由度;但產品的創新重點需要抓住某個產品的創新特征,以主要特征分析為其進一步的創新實踐提供方向與依據。由此可以在電子技術的自主創新問題上,先對其主要特征加以說明,再根據一些實證結果提出具體推進策略。
一、電子技術創新的主要特征
電子技術創新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技術融合、創新周期、創新階段。在技術融合方面,以知識創新、電子技術的融合為主,因此以此特征為導向的電子技術創新,就應該增加科學知識研究,令其能夠較多的提供理論知識;而電子技術的創新則需要以此為基實現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在創新周期方面,電子技術創新周期“短”、“快”、“平”,在出現之后,迅速能夠傳導到各個行業,但其快速的成長也意味著快速的普遍化,以及被其它電子技術的創新所取代,因而周期短就決定了電子技術創新的“快、準、狠”方向。在階段性方面,通常電子技術創新需要一個基本的鋪墊,如原始創新階段、再創新階段就有效的體現了電子技術創新時的基礎之重要、再創新發展之必要性。三個特征集中傳達了電子技術創新的方向,也為電子技術創新提供了一種壓力,如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實力企業與一般企業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就是這種競爭壓力的具體表現。
二、推動電子技術自主創新的策略
根據現在在電子技術自主創新速度快、轉化效率高、經濟效益好的發達國家經驗分析,其推動電子技術創新的策略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保護、多元化投入、資源配置效率方面,所以,下面就這三點做出簡要討論。
1.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加強知識產權(IP)保護需要做到三點,一個是在法律層面做好保護的法律條例制定;二是確保執行的有效性;三是要求在保護中采用“嚴刑峻法”。從第一點分析,應該在法律條文方面細化到每一個關節點,尤其要增加典型案例方面的法律條文規定,一旦出現新的知識產權侵占、復制、剽竊、偷盜等行為,若屬于法律條文之外,卻能夠根據證據進行進一步認定的,則應該以“經典案例”的思路加以補充。從第二點分析,應該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真正做到有法必依,目前在司法改革的環境之下,已經有了顯著進步,但電子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由于存在一些特殊的特征,因而需要注意在執行方面的技術性,運用“技術手段”,提高執行效果。從第三點分析,要求針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采取“嚴刑峻法”;其理由是,知識產權是推進創新能力、自主創新意愿、加強創新持續性的重要手段;同時只有嚴刑峻法才能真正的保證創造者的權益,保護其成果,對于創新個體、企業、國家均有百利而無一害。
2.推進多元化投入
在電子技術自主創新方面,需要實施多元化投入。比如,資金、教育、課題項目等。從資金投入方面來看,電子技術的自主創新除了一般的政府財政或相關課題項目研究資金扶持之外,還應該借助當前的金融環境進行一些其它投融資方式,包括風投的引入、銀行信貸、股票市場、互聯網金融等,以此有效的提高資金注入量,保障電子技術的資本基礎——這也是電子技術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本質所決定。而人才方面的投入則要求以教育作為主要路徑,可以具體到教學研一體化層面,將電子技術方面的知識、理論、實踐教學,與研究、成果轉化,以及課題項目等集中到一起,較好的提高其自主創新諸要素的完備程度等。
3.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在任何一種生產行業,要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均需要通過資源配置的高效化而實現(可以參看經濟學家吳敬璉《中國改革二十年》中的具體分析)。電子技術自主創新需求的滿足自然也不例外,需要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達到其創新目標。尤其是在電子技術的三大主要特征之下,創新速度之快、運用之有效、競爭之成敗基本上依賴于資源配置效率的高度集中化的有效利用。具體的提高措施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借助生產要素的解構、重構步驟,先對牽涉到電子技術自主創新的人才、資金、研究項目等進行生產要素的具體解構,然后利用項目管理方法,達到各項基于生產要素的資源高效配置,比如,以項目為準的人才、資金配置方案;再如,以團隊人才為主力的新技術開發研究等等;因而要求滿足靈活原則下的資源可調配性的有效配置。二是通過“合作”,如企業與學校的合作,當前就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模式較好的實現雙方資源的分享、共用實現資源配置率的優化處理,較有效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三、結束語
在市場環境之下,國家、企業之間的競爭集中于軟實力,而軟實力的最重要表現以技術為主;比如,中國華為集團由于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較大,在短短十幾年間就以其技術創新迅速排到了世界百強企業之前。電子技術在現代的運用已經涉及到了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在改變著世界的發展形態,但由于其屬于“高、精、尖”類型,研發投入、創新需求、IP數量、風險、收益等均要求較多的資源配置;再加上更迭速度較快,所以持續創新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之路。因此建議在知識產權、多元投入、資源配置三個層面做出較好的推進,為我國電子技術的自主創新提供推動力。
參考文獻
[1]陳皓,周洪艷.工程領域電子技術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6):123-124.
[2]閆德林.新形勢下的創新電子技術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6,(24):72-72,73.
[3]張春平,初建崇,胡慧等.電子技術創新能力培養基地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5):21-23.
作者:陳馮進 吳浩湧 譚海軍 單位:深圳遠征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