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以新技術提高玉米種植效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現代農業技術手段應用于農業種植中,能夠提高農業種植產量。玉米是我國農業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基于此,探究如何應用新技術來提高玉米種植效率,提升玉米產量,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物質保障。
關鍵詞:玉米;新技術;種植效率
1種植方式的變革,提高玉米種植效率
耕作栽培新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推進了農業種植技術應用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促進了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的進一步專業化發展。具體來說,耕作栽培新技術的具體應用情況歸結為種植方式的變革提高了玉米種植效率[1]。一是經過對玉米種植情況的深入研究發現,采用雙株種植方式[2],玉米幼苗的成活率高于傳統的單株種植成活率。二是雙株種植縮小了玉米植株的間隔,增加了玉米授粉成功率,從而增加了玉米產量。三是采用片狀玉米種植區域化分,這種大范圍的片狀種植能夠對玉米授粉情況進行分析,為玉米種植生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推進農業種植管理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從而提高玉米種植效率。例如,鄉寧縣牛塔村玉米高產示范基地積極將新技術應用于農業種植中,在玉米種植中實施雙株種植,縮小玉米種植的行間距,同時應用片狀種植優化玉米外部種植環境,大大提高了該地區的玉米產量,促進當地農業產值的進一步提高。
2種植方法的變革,提高玉米種植效率
耕作栽培新技術在現代玉米種植中的應用,也體現在種植方法的轉變上。一方面,對玉米幼苗采取外在保護措施,增強玉米種植幼苗階段的成活率,合理應用光合作用,增強玉米幼苗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從而延長玉米的光合作用時間,豐富玉米中有機營養的沉淀量,為后期玉米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保障;另一方面,玉米生長的另一個關鍵時期是玉米授粉時期,雙株種植為玉米的授粉提供了天然的授粉條件。此外,農民可以對玉米授粉情況進行檢測分析,對不符合授粉標準的玉米植株,實施后期人工授粉,達到保障玉米種植效率提升的目的。
3玉米管理措施變革,提高玉米種植效率
玉米種植的后期養護管理主要包括病蟲害的防治和玉米種植土壤營養供給兩部分。一是農民積極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及時做好玉米種植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分析病蟲害情況,及時做好病蟲害管理。二是玉米種植授粉后期,是玉米需要大量營養進行生長的階段。因此,應用土壤墑情儀和養分速測儀等儀器設備,及時檢測玉米種植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依照結果來補充肥料,噴施適量的新型有機營養葉面肥(農哈哈牌氨基酸型葉面肥),達到增產抗旱保水的效果,增強玉米生長環節的肥水管理,提高玉米產量[3]。
4收割技術的變革,提高玉米種植效率
收割技術的變革提高玉米種植效率的應用表現為應用機械化收割機進行玉米收割。對玉米秸稈進行粉碎處理,一部分轉化為有機物,深埋與土壤中;另一部分作為家畜的養料,實現了秸稈的過腹還田,增加耕地有機質。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玉米收割的效率,減少了傳統收割人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5結語
玉米生產新技術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小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通過對玉米生產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探究種植形式、方法、管理、收割技術幾方面對玉米種植效率提高的影響,為農業生產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提供實例支持。
參考文獻:
[1]朱滿德,李辛一,程國強.綜合性收入補貼對中國玉米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分析——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DEA-Tobit兩階段法[J].中國農村經濟,2015(11):4-14,53.
[2]榮廷昭,李晚忱,潘光堂.新世紀初發展我國玉米遺傳育種科學技術的思考[J].玉米科學,2003(S2):42-53.
[3]黃吉美.云南省玉米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園藝與種苗,2012(8):57-62,80.
作者:成紅 單位:鄉寧縣昌寧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