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營林技術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從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營林技術的綜合運用這一角度進行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森林防治;病蟲害防治;營林技術
在全球生態系統中,森林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森林又被稱為“地球之肺”,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與此同時,森林還為人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資源。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對各種資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因此對于森林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在森林資源開采過程中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病蟲害,受到病蟲害的影響,樹木會大量死亡,木材的質量也有所下降。因此,科學營林造林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將針對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運用進行研究和分析。
1病蟲害
1.1產生原因。首先,為了適應經濟需求和社會發展,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退耕還林,將原本用于種植生產的土地資源,栽種樹木,形成人造森林。通過這樣的方式滿足經濟社會需求,降低對自然形成的森林的開采,還原森林生態系統。雖然人工森林在面積上增加了,但是在功能和免疫系統方面和自然形成的森林還是有所區別。自然形成的森林生態系統是經過長年累月的優勝劣汰形成的,自身對于病蟲害具有免疫和自我調節的能力。而人造森林沒有經過長時間的適應,自身不具備強大的調節機制,很容易受到外來物種的入侵,產生各種病蟲害問題。其次,人造森林的樹種比較單一,大多數人造森林都是退耕還林,人造森林的形成是為了符合經濟市場需求。人造森林的形成時間較短,樹木沒有適應復雜的生態環境,整個森林的生態系統比較薄弱,一旦外來物種入侵,人造森林沒有強大的調節機制,會造成嚴重的病蟲害問題。最后,為了解決森林病蟲害問題,森林管理人員通常會定期噴灑農藥來預防害蟲。但是,在使用農藥過程中,農藥不僅殺死了害蟲,還殺死了很多對森林有幫助的益蟲,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雖然可以短期抑制害蟲對樹木的侵蝕,但是,缺少了天敵的威懾,害蟲又會卷土重來,侵蝕森林比之前更迅速。而長期地噴灑農藥,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使害蟲更難以被消滅,對森林產生更大的危害。
1.2防治手段。1.2.1病蟲害現狀。經過工作人員的走訪調查,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森林病蟲害多在春夏季節爆發,其中危害森林的害蟲主要是食葉害蟲,危害程度比較大的害蟲主要有楊舟蛾、側柏毒蛾、天牛、黃楊斑娥、大葉黃楊尺蠖、重陽木錦斑蛾等,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外來物種,比如美國白蛾等。它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傷害樹木,其中紫薇白粉病、大葉黃楊白粉病、金葉女貞褐斑病、大葉黃楊褐斑病等植物疾病對樹木的傷害極大,白粉病主要發生在葉片表面,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葉片萎縮畸形;褐斑病不僅可以導致植物樹葉嚴重脫落,嚴重的還會使樹木死亡。1.2.2防范措施。由于森林可以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國非常重視森林的防護管理,相關部門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但是對森林防護知識的匱乏,導致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得不是很順利,特別是對人工森林的防護。人工森林大多數歸集體所有,人工森林的經營權和所有權隸屬于不同的部門,這樣就導致了各部門對森林的病蟲害防護工作互相推諉,防治工作不積極。并且,由于經費有限,工作人員的收入不穩定,導致專業的技術人員嚴重流失。工作人員的知識匱乏,面對病蟲害的威脅,不能準確防治。一味過度地噴灑農藥,導致病毒和害蟲產生了抗藥性,進一步加大了防治工作的難度。1.2.3存在的問題。首先,林業工作者對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林業工作者對于森林的監管程度不夠,對于病蟲害的防治缺乏積極性,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延誤最佳防范時機,導致病蟲害的擴散,造成了不必要的森林損失。其次,對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缺乏經驗和科學管理方法。例如,在對楊舟蛾的防治過程中,由于不了解楊舟蛾的生活習性、侵害方式,采取了錯誤的方式方法進行防治,即使起到了短暫防治效果,也并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殘存楊舟蛾[1]經過不斷地繁衍生息,給森林又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再次,對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來說,缺少專業人員的管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林業部門工作人員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經驗較少,很多工作人員對于森林病蟲害的理論知識掌握得比較全面,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缺乏工作經驗,很難將森林病蟲害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工作經驗相結合,制定出符合當地病蟲害情況的具體方案,并且由于經費緊缺,經常會導致看管不周,使病蟲害蔓延。
2營林技術
2.1運用營林技術防治病蟲害的意義。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比如:生物防治、人工捕殺、機械防治等方法。但這些法總能短暫地起到防治作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森林病蟲害問題。營林技術就不一樣,營林技術需要從科學的育種、抗病蟲害能力樹苗的篩選和推廣、樹苗的種植和護理等方面,層層把控,層層監督,從根本上解決森林病蟲害等問題。
2.2營林技術的實際操作。2.2.1品種選擇。對于森林病蟲害防治來說,樹木本身的自我免疫能力越強,病蟲的危害越小。因此,選擇自身抗蟲害能力較強的樹種,更有利于減少病蟲害的危害。通過生物技術,連續自交,不斷地篩選純合子,選出抗病毒、抗蟲害的優良種子。或者通過物理方法,對種子進行激光照射,通過基因突變提高變異頻率,加速育種過程,從中選擇優良的植物品種。2.2.2科學營造混交林。在森林防治中,混交林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混交林,增加人造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使森林中各種生物形成龐大的食物鏈,食物鏈之間相互制約,從而減少病蟲害對森林的侵蝕。在營造混交林時,要根據樹苗的品種、生活習性、生長習慣進行篩選。選擇喜陰的樹種和喜陽的樹種混合栽培,根瘤菌樹種和無根瘤菌樹種混合栽培,落葉松的樹種和落葉松樹種混合栽培[3]等。綜合各種因素,確?;旖涣趾侠磉M行種植。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混交林中樹種的比例、種植密度,需要進行科學計算,避免比例失衡,對樹木造成嚴重的傷害?;旖涣值暮侠矸N植不僅可以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有利于植物生長,還有利于緩解植物的病蟲害問題。2.2.3森林的維護和管理。通過科學的計算和考量篩選出的樹苗,要進行耐心地培育和管理。樹苗是培育抗蟲害森林的基礎,也是營林技術的關鍵。嚴格把控樹苗,有利于提高人造森林的質量,減少病蟲害的風險。苗木培育的重要任務就是對通過生物技術選出來的種子進行選育和繁殖,選育出的樹苗應當滿足社會的需求和抗蟲害的要求[4]。定期修剪培育出的樹苗,有利于樹木的茁壯成長,可以減少病蟲害,對于病害的防治效果明顯。在對樹木進行修剪時,要注意方式方法,盡量保證傷口創面的最小化,避免真菌感染,對樹木造成二次傷害。還要高度重視森林的環境衛生,定期對樹林進行衛生清潔,對森林土地進行松土除草,從根源上減少樹木的病害威脅。對土地進行松土,有利于微生物環境循環,增加土地養分,促進林木生長。除草是為了防治雜草吸取土地的養分,避免影響樹木的茁壯成長。2.2.4科學設置隔離帶。當生物缺少天敵時,生物的繁殖能力十分驚人。當森林出現了病蟲害時,如果不及時處理、防治,它有可能侵蝕整片森林,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雖然森林中害蟲的繁殖能力、擴散能力和遷徙能力比較驚人,但是,害蟲在幼蟲時無法進行遷徙,因此建立隔離帶,有利于避免害蟲地擴散蔓延,從而有效地抑制害蟲對森林的傷害。2.2.5對于蟲害的應對方法。通過研究不同種類的害蟲的生活習慣、繁衍過程,以及對樹木的侵蝕程度等自身特點,對其逐個“擊破”。例如,紅蜘蛛,損害的是樹木的樹葉,通過吸取葉片上的葉液來傷害樹木,導致樹木樹葉脫落,多發生在高溫干旱的時期;卷葉蛾,損害的是樹木的嫩葉,會導致樹葉卷曲枯死,影響樹葉的正常生長;金龜子,同樣損害的是樹葉的葉片,以樹葉的嫩葉為食物,導致樹葉減少,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5]等。對于不同的病蟲害,要對其深入研究,觀察樹木的變化,樹木得病后出現的癥狀,了解樹木的種源,栽培過程及氣候的影響,分析是由哪種病毒或者害蟲引起的,進一步預防和解決病蟲害。
3總結
病蟲害問題一直影響林業的發展,是影響森林生產的很重要的因素。病蟲害極大地影響了森林的健康,給林業發展帶來了很多問題,影響經濟發展,對于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營林技術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營林技術也表現出了明顯的效果,但林業工作者絕不能掉以輕心,要不斷進行創新與發展。
作者:徐瑩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