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古典建筑與園林藝術的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造園林需要大筆資金,即便是富商大賈也難以同帝王相比,從而限制了園林的建設規模。但園林的主題十分突出,色彩以白、青、栗等中間色為主,淡雅樸素。江南園林主要通過對空間的分隔處理,以流動感來表現清凈自然的藝術,在視覺、空間上采取動、靜結合,富于變化的格局,層次感強,使人在有限的空間中有景物變幻的感受,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其主要分布于蘇州、揚州、杭州、南京、上海、湖州和常熟等地區,其中蘇州、揚州最具代表性,以蘇州為最多。
寺廟園林寺廟園林的特點是開放、公共性,壽命長。選址、規模不限;宗教與自然景觀相結合,人工痕跡少,自然特色鮮明。寺廟園林一般為寺廟、宗教、自然山水的綜合體。數量上比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多。其中部分規模相當大,正如宋趙抃詩道:“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風景屬僧家”。寺廟面向香客游人,除了傳播宗教外,還帶有公共游覽的性質。在壽命上,帝王苑囿因改朝換代而廢毀,私家園林受家業衰落而敗損,而寺廟園林則具有穩定的連續性。一些著名寺觀的園林歷經百年的持續開發,積淀了宗教的發展變遷軌跡。由于寺廟園林主要依據自然風貌構景,采取的“人工”與自然的“天趣”的融合。在選址上、規模上隨意性強,這就為寺廟園林的建設提供了不同的構景素材和環境意蘊。
嶺南園林嶺南園林的特點是重在選址,以素構取法;建筑布局有韻地接踵而成;結合水型處理。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之南的概稱,長期遠離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造就了嶺南園林具有輕盈、自在、敞開的嶺南特色,而且熱帶風光、海洋氣質十分明顯。嶺南園林有廣東園林、廣西園林、福建園林、臺灣園林、海南園林等。廣東園林是嶺南園林的主流派,它以山水、英石、堆山、崖潭為主要布局,以藍綠黃對比色彩、廊橋、植物繁花為特征。廣西園林主要以自然景觀、歷史積淀為特征,表現于石林、石峰、石崖、石潭、壁刻之中。海南園林以海景、島景、礁景、灘景為布局,草頂、魚飾、樸素為建筑特征,椰林、檳榔、三角梅為植物特征。福建園林主要以礁石、塑鼓石為布局,以起翹正脊、海波脊尾為建筑特征,正脊龍雕、魚草、山花、石雕為裝飾特征。臺灣園林主要以灰塑石山、咕咾石山和模仿福建園林為布局,以閩南建筑為特征,以平頂拱橋、灰塑、磚雕、瓜果器具、漏窗為裝飾特征。
古典園林與建筑的關系
皇家園林中的建筑物高大宏偉,鮮艷奪目,布局以中軸對稱為上,沿著縱軸線和橫軸線設計,氣勢宏偉,山水縈回,花木繁茂。重要的建筑物都在縱軸線上,次要的在左右兩側的橫軸線上。這種布局與中國封建宗法、禮教制度相關。江南園林采用中軸對稱或向心的布局。私家園林中的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內,形成集中的庭院空間,向心、內聚感強烈。采用欲顯而隱、欲露而藏的手法把精彩的景觀藏于幽深之處,通過對比手法,在空間上產生變化。明代宅園繼承了唐宋山水園的風格,著重于水景、古樹、花木布局,創造出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清乾隆后,宅園中的建筑富麗繁瑣,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和價值取向。儒、道、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都注重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道家文化追求逍遙神游,儒家文化追求道德感應,佛家文化追求凈根頓悟。因此四周院墻、中軸對稱、內外有別、等級分明的建筑組群多與儒家思想聯系在一起;而風景園林追求自然天成的風格,更多的與道教聯系在一起;佛教梵宇卻對兩者兼收并蓄。寺廟作為“神”在世間的宮苑,形象地描繪了道教的“仙境”和佛教的“極樂世界”。它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人們心靈的棲息地。“竭財以赴僧,破產以趨佛”。
在嶺南地區為了改善高溫燥熱的環境,建筑物常建在水邊。園林中各類建筑物不像北方園林、江南園林采取散放的布局,而是均為有韻地接踵而成。建筑的格局主要受氣候和地域的影響。例如建筑的高活動面和高柱基礎的形成與水澇和濕氣有關、緩屋面的形成和臺風有關、寬檐廊的形成與多雨有關、高墻冷巷的形成與高溫有關、崖瀑潭局的形成與自然山水有關等等,利用現有的資源模仿自然山水。嶺南園林源于民間,經過繼承與發展,取各家之長。其實用性和園宅一體的設計理念就是嶺南文化開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的表現。秦漢時期,在自然山水間修建了許多氣勢宏偉的離宮、別館、宮苑。魏晉時期,懦、釋、道的思想引導園林化的寺廟產生,樸素自然的山水詩、畫帶動了士大夫對園林景觀的發展。唐宋時,山水詩、山水畫達到藝術顛峰。明清時,寫意山水園的發展達到高潮,造園藝術更加成熟、完美。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文人雅士,都寄托進了更多的審美情趣與社會理念,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追求和向往。一方面,園林的發展受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其必須滿足社會與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優秀的園林設計又刺激和完善社會各方面的進步,代表造園者的思想與自然歷史的融合變遷。
現代園林設計思考
近年來,隨著大量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和各種交通工具的出現,城市的人口密度日益提高。城市園林是人與自然接觸、相互作用的主要空間,讓人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結束后,回歸自然,現代園林要有親和力與和諧感,生搬硬套古典園林的建設是不符合時代的發展。“師法自然,創造意境”。需要創造出符合社會與人需要的園林形式,因此在建設中必須考慮繼承與創新。首先要明確現代園林的定位,根據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創作出符合當地文化特色的園林設計。其次要注重現代社會的需求,通過造園來拉近城市居民間的距離,改善生存環境,引導人們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最后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推動園林建設的全球化,吸收世界園林建筑的精髓,讓我國的園林歷史與文化得到永續發展。
作者:尚怡軒單位:河南省新鄉供電公司經濟技術研究所